央视热剧《我的阿勒泰》爆火:溢出屏幕的女性生命力,太治愈了!

张德芬空间 2024-05-22 14:15:46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僵硬的脸越来越多,富有灵气的人越来越少了?

正如陈奕迅那句歌词: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了生活不变?

但最近入围戛纳影展,口碑爆炸的国剧《我的阿勒泰》,一打开屏幕,扑面而来的就是灵动的生命力。

明亮,干净,纯真,宽广,自由!

看醉了多少在生活中满身疲惫、毫无生气的中年女性朋友们。

故事中的19岁汉族女孩李文秀,在追梦受挫后回到新疆牧场和母亲经营小卖部,却遇上了哈萨克族理想型男孩,谈了场纯纯的恋爱。

无数女性,不分年龄、不谈婚否,都高赞此剧为“纯爱天花板”,还戏称:原来一个男人展现出来的所有魅力,完全来自于女性的高级想象:

“此刻,一个心如磐石的女人,再一次相信了纯爱”;

“老阿姨看了好上头,要看两集悬疑片冷静一下”;

“纯爱在这一刻彻底具象化,双向奔赴的爱情太好嗑了”!

不过,除了纯爱之外,更让女性心动和向往的,是剧中女性角色们的不羁与自由,还有她们在草原上溢出屏幕的生命力。

所以,今天想通过这部剧和大家聊的是:

女性在变化动荡的环境中,如何安顿自身,活出爱与独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想到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爱如果是真的,她一定会带你找到属于你的路。

如同全剧开场那一句:去生活,去爱,去受伤。

自由奔跑的灵魂,

会让你触碰到生命本身

这几天,相信女主角文秀已经在很多人的微信背景“摔跤了”。

这个片段堪称全剧的“高光时刻”:一个少女和少男“心心相印”后,在草原上自由快乐地奔跑着。

似乎不是她在奔跑,而是生命在舞蹈。

如同弦乐上跳动的音符,生命在沸腾,喜悦在燃烧。

通过一个人,爱上了一片草原,更是爱上了整个世界。

她在摔了一跤的同时,还摘了一朵小黄花。

我想,这是她的青春里最好的隐喻。

19岁的文秀本想打工挣钱,去北京追求作家梦,却因笨手笨脚被辞退,不得不回到牧场投靠母亲。

但文秀并没有抱怨或躺平,她“安顿”自己的方式,是积极生活,跟着妈妈转场做生意,投入到生活中。

虽然生命让她“摔了一跤”,但她却因此摘得小黄花——和哈萨克族小伙子谈了一场纯纯的恋爱。

这又有谁能预料?看似跌入低谷,生命却带给她最大的惊喜?

回想我们过半的人生,也难免遇到“摔跤”的时候:情感失心,工作失意,生活失去自己......

但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在这样的暗夜,懂得爱护自己,顺着生命之流往下走。

看回文秀,她在牧场的生活不仅滋滋有味,还让她有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她发现,自己不是一定要去北京才能写作,在这里能写得更好,因为这里有“生活”。

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这是全剧最打动人的地方。

在美丽的阿勒泰,她们骑行,走路、吃饭、干活等最日常的事情,却是那么有趣、生动。

这是生活本身教会她的,比书本上的教条更真实。

而生活在都市的我们,机械化工作的日子里,都忘记了生命本来的模样:

热情,绚烂,力量,为所爱的事情奋不顾身。

不是生活改变了我们,有时候可能是我们丢失了本心。

那么,你生命本来的模样是什么呢?

“我爱你,意味着,

我清楚地看见你”

很喜欢文秀在剧中的这段独白:

“在哈萨克文化里,人与人之间,产生友情,或者爱情,是由于被看见。

所以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见了你。”

什么是爱?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依旧牵动着我们的心。

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教授,曾在《浪漫爱情的心理》一书中写到:

真正的爱情,是相互“心理上的看见”。

在布兰登教授看来,真正的看见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内心里的互相懂得。

对文秀来说,第一眼看见男主巴太时,这个“野性加纯真”的大男孩,简直是人间理想:

巴太懂文秀对写作的热爱,在得知她缺纸后,给她割桦树皮来书写;

牧场常常下大雨,巴太预料文秀的帐篷会漏雨,主动前来帮忙搭雨罩;

直球出击,有误会时及时澄清,该告白时就告白;

对文秀不吝啬赞美,尊重文秀不愿意说谎偏袒他父亲;

骑在马背上的潇洒帅气,弹琴吟唱时的浪漫深情……

总之就是常说的:不回避不冷暴力,时时有关心,事事有回应。

而文秀也懂得巴太对马儿“踏雪”的爱与伤痛,懂他“捉弄”自己的小心思,理解他无法离开牧场,而选择留下来和他在一起。

尽管如此,他们的爱情还是受到了离别的考验:巴太为救文秀而牺牲了自己最爱的马。

两人因此而分开,但文秀也没有抱怨,而是好好经营自己的文学梦,静待缘分再一次到来。

真正的爱,不仅是懂得对方的好,更重要的是对彼此伤痛的看见;

也承托得住对方的阴暗面,知道他恐惧什么,不想失去什么,他如何看待自己等等。

人到中年的我们,是否也能真正敞开心扉,看见自己,看见对方?

松弛王者张凤侠:

活着为什么一定要有用?

谁懂啊?网友纷纷表示最先爱上的,竟然是文秀的妈妈张凤侠。

何其有幸,能有像张凤侠这样松弛的妈妈。

“糊涂女儿”和“不着调妈妈”的组合,一开场就喜剧感拉满。

“妈,床塌了!”

“又不是天塌了,还能影响我睡觉?”

女儿在大城市打工被辞退,回来找她,她也没问为什么,也不说教、唠叨。

没有自我感动式的奉献,索取和控制,张凤侠对女儿想做的事情都尽量支持。

对老年痴呆的婆婆的照顾也充满耐心。

当女儿怀疑自我,问她自己是不是没用的时候,她反问:“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

人活着不需要被定义有没有用,像树像草一样,就这么待着也很好嘛。

这样通透的中年女性,我很疑惑,她为什么会“恋上”像高晓亮这样不靠谱的男人?

直到我看到这一段,才懂她是把对丈夫的爱投射到了高晓亮身上。

丈夫去世多年,她独身一人养活婆婆和女儿,累了、寂寞了,也只能一个人喝酒。

虽然嘴上说着“我不想你了,也不喝酒了,挺好的”,却一有时间就到月亮湾怀念丈夫,这才遇上了高晓亮。

尽管文秀极力劝阻,张凤侠依旧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迷恋之中。

唯利是图的高晓亮,一心只想挣钱回去让父亲瞧得起自己。

试问一个如此缺爱的人,怎么可能给得出爱?

果然,高晓亮拿了货进城就没再回来,但张凤侠也干净利索买单离场,不抱怨不内耗,挥剑斩情丝:

“男人跑了就跑了嘛,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离了婚也不丢人的,男人没了再找一个嘛。”

村书记感叹:全世界的女人,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她了。

有人可能觉得张凤侠恋爱脑,但导演说:

“大家会否定恋爱脑,但我认为是另外一种方向的慕强。

你认为理智,冷酷,自私,只爱自己,才是一种强大的话,那是偏颇的。

我觉得女性身上的多情、浪漫、甚至是情绪化,很容易跟别人共情,她的包容,她对这个世界的慈悲心,它也是一种强大。”

爱时,她全情投入;爱错了,也可以大大方方买单离场,这才是真正精神独立的女性。

似乎对张凤侠来说,面对变化动荡生活的方式就是:保持流动,珍惜当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再颠簸的生活,

也要闪亮地过”

影片有一个片段特别打动我。

张凤侠在转场的路途中,既要照顾老年痴呆的婆婆,还要照看小卖部的各种物品。

拉着骆驼一路颠簸,显得风尘仆仆,经常泥巴沾满身。

此时一位长辈提醒他: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演员马伊琍也说,这是最让她感动的一句台词。

常常,我们在早九晚六的工作中,身心疲惫,仿佛被掏空。

但恰恰是在这样的时刻,才更需要关爱自己,照看自己。

别被工作,生活的“忙”带跑了自己的“闪亮点”。

蒋勋老师曾说:忙这个字,竖心旁加亡,代表着“心灵的死亡”。

这是很好的提醒,此刻,我们有没有活在当下?

是否可以停下忙碌的脚步,穿上裙子,化好妆,去脚踩大地,去欣赏花朵,去仰望天空,去海边发呆,去和孩子们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大声说我爱你……

生命远比眼前这一点事,更精彩纷呈。

改嫁,无需羞耻不必怯懦

哈萨克族女孩托肯(两孩子的妈),是这部剧中靓丽独特的存在。

因丈夫去世,她想改嫁却困难重重,因为改嫁时想带走两个孩子,遭到夫家强烈反对。

但她丝毫不怯懦,坚持改嫁不退缩。

我们在这位哈萨克族女性身上,看不到所谓的讨好、羞耻、我不够好。

只有我要、我坚持、我可以!生命力爆棚!

乡村舞会上,她吐槽歌词:“怎么天天(唱的)爱来爱去的?”

为了爱,她可以不顾一切!

当喜欢她的人有点“嫌弃”她时,她会直接说:走开,我会带好两个小孩去开饭店。

她是那么明明亮亮、坦坦荡荡的存在。

又有可爱细腻的小心思,看穿文秀和巴太互相喜欢,经常打趣两人。

托肯这样的女性,像红宝石一样,闪闪发亮。

似乎对她来说,生活的变故不会给她带来过度的影响。

她永远向前看,如火箭一样往前冲,生命力爆棚,活泼勇敢,精神美丽。

写在最后

你可以和自己对话

在牧场的生活,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只有茫茫一片大草原。

你可能会问,过惯了城市生活,草原上的日子不会枯燥乏味吗?

正如文秀的奶奶,80多岁的老太太问:“你不觉得闷啊?你就不想找人说说话?”

文秀系着接雨水的塑料袋,淡淡回应:“我可以自己跟自己说话,我有两个世界,还有写作的世界。”

我想,写作是她打开内心世界很好的媒介。

因为爱,因为投入,所以自由。

但内在的这个丰富世界,并不是作家,艺术家的专利,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本有的。

正如导演滕丛丛所说:我们见过世界,看过了物质的追求之后,开始往内心去寻求安宁。

这不仅仅是一部牵动女性情丝的纯爱剧,更是一部展现女性生命力的群像剧;

祝愿你我,都能在这里找到一种方式,通往内在的“阿勒泰”,自由自在。

*本文由李绚彦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李绚彦

编辑丨李小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