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奋发有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辽沈晚报 2024-05-23 07:05:41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第十二届辽宁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

□ 谢晓娟 赵海丰

辽宁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加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为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配齐建强思政课关键队伍。学校党委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学院实施“双骨干培养计划”“名师工作室支持计划”等制度,定期开展专项培训和研修活动。学院现有思政课教师75人,在全省率先完成1:350配比要求。学院教师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1人,中央“马工程”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共青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各1人,入选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1个,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1人,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思政课“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5人,省教学骨干9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省教学能手16人。学院拥有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评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学院开足上好思政课,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7门。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学生团队参讲式”“三三制实践教学”“读学悟”等多样化思政课教学方法;将辽宁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打造“辽大红色思政课”;将新媒体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建设《坚定道路自信——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虚拟仿真课程;以“社会场景真实问题”贯穿思政课实践教学全部环节,合作共建3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荣获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教改项目15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其他教学成果106项。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获评全国2023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1项。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与阐释。学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建优建强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等13个科研平台;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论坛”“青年先锋论坛”等。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8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100余项。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教育部思政课教师奖励基金二等奖1项。获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3项,获省级以上其他科研奖励30余项。近年来,学院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题研究》等学术著作39部。学院1位教师入围艾瑞森校友会2023年中国高贡献学者榜单,1位教师参与编写“马工程”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并获中宣部致信表扬。

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学院组建理论宣讲团,深入到基层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获评辽宁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3位团队成员获评辽宁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3位教师入选辽宁省委理论宣讲团和辽宁省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团成员。发挥咨政建言作用,获得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8篇,被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采纳10篇。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建设重点项目,获批“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辽宁省)”。承办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前培训16届,培训达1万余人,承办全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大赛12届。

笃行致远新征程,砥砺奋进谱新篇。辽宁大学将进一步落实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要求,使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高校铸魂育人的坚强阵地,努力为建设教育强省、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力量。(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