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摊牌了:选择中国船厂合作,过去选择韩国,韩国的事太多了

司空知山海 2024-05-21 11:20:29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今年4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签约了一项合同,前者将为卡塔尔提供18艘27.1万立方米的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该项目涉资巨大,创下了历史之最。

从之前的经验来看,韩国造船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卡塔尔也曾多次采购韩国船只。

那么如今为什么给了中国这么大的单子,中国造船行业的优势是什么呢?

卡塔尔与韩国造船厂

受西方国家扶持,韩国的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飞速发展。

其中钢铁、电子、汽车等行业,为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从而推动了韩国在未来几十年的经济飞跃。

韩国三面环海,海洋产业潜力巨大,同时经济发展刺激了进出口贸易,所以海洋运输业就成了必须发展的产业之一。

1962年,韩国颁布相关条令,决定大力发展造船业。

经过十多年发展,大宇造船厂、三星造船厂、现代造船厂等纷纷成立。

到了1981年,韩国造船能力上升到40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

俗话说量变产生质变,韩国造船厂靠着之前积累的底蕴,开始强化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尝试材料自给模式。

在全盛时期,现代、三星、大宇和STX是世界四大造船厂,这四家都来自韩国。

可以说,韩国曾经一度垄断造船市场。

1994年,三星重工建造了韩国第一艘LNG船,随后其他船厂也加大开发力度,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

到2018年,韩国在LNG船贸易中的份额就到了78%,可谓是绝对的垄断地位。

截止到2023年,全球共有680艘LNG船正在营运,其中2/3是由韩国建造。

客观来看,韩国造船能力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大多数国家在选择LNG船时,会首先考虑韩国企业,卡塔尔也不例外。

2020年,卡塔尔能源公司拟将启动北田计划,加大对能源贸易的投入。

为此,他们计划购入一批LNG船运输新能源。

据卡塔尔公开的消息,他们计划购入百艘LNG船,该计划分为多个阶段进行,世界各国造船厂都可参加竞标。

这次部署,就是后来人们常提到的“百船计划”。

卡塔尔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气储备国,有名的中东土豪。

韩国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国,在造船领域的优势比其他国家大,所以一开始,卡塔尔的主要考虑对象是韩国船企。

在2019年,卡塔尔已经与韩国HD现代签署了一份合同,委托对方建造17艘LNG船。

北田计划正式启动期间,三星重工接到了一份建造15艘LNG船的订单,该订单的金额高达34.5亿美元,为三星50年来最大订单。

到了2022年,百船计划的第一阶段接近尾声,卡塔尔能源公司先后与全球9家造船公司合作,其中韩国公司拿到了54艘LNG船的建造合同。

与韩国的造船能力相比,我国虽然也是造船大国,但是在建造LNG船方面还略逊一些。

不过这局面很快发生了转变,随着我国在造船方面不断革新技术,我们建造的LNG船逐渐实现了弯道超车。

我国LNG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如今又是如何成功超越他国的呢?

中国的LNG船与卡塔尔订单

LNG船向来以高难度、高技术、高附加值著称,多数国家的造船厂是造不出LNG船的。

20世纪90年代,国际造船行业开始大量使用清洁能源,LNG船的市场也随之发力。

当时我国的造船技术相对落后,一没有高技术人员,二没有制造顶级船舶的经验。

连一些关键的专利也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同时人们对清洁能源的认知也不够。

但是我国管理部门对LNG船的研发十分重视。

沪东中华造船厂是第一家决定大力研发LNG船的企业,因为没有相关经验,他们不知道在造船过程中会遇到多少难题。

不过在过往的历史中,日本曾花了10年时间,研发出了一艘LNG船,这给沪东中华造船厂提供了范本。

既然日本能用10年造出LNG船,我们凭啥不行?

时任沪东中华总经理的王沪表示:当时的压力很大,除了传统的焊接工艺擅长,他们对LNG船的技术一无所知。

重点是,厂里定了研发LNG船的目标,其实很多人都没见过LNG船长什么样。

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出国参观,并花钱购买专利权和部分技术。

在LNG船的诸多专利中,法国的GTT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坎。

GTT是液货舱围护系统。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存放天然气的容器。

其技术难度在于,如何在常温常压下,让船体成功装载-163摄氏度液化天然气,并且在运输过程中确保足够的安全。

想实现这个目标,精密的设计方案和特殊的材料缺一不可,这方面是GTT的强项。

从原材料来说,GTT系统中的核心材料是殷瓦钢,可以承受-163摄氏度的低温而不变形。

当然,只有殷瓦钢是不行的。

以NO96型薄膜技术为例,要铺设两层防护,才能安全运输液化天然气。

第一层防护要先做一层绝缘箱,再铺设一层殷瓦钢。

这期间要做一次密闭性检测,确认没有问题后,最后再做一层绝缘。

第二层防护的铺设步骤与第一层一致,不过这层的殷瓦钢一定要达到36%的含镍量。

这两层防护的建造精度十分严苛,每一个配件的精度,都要控制在0.1毫米到1毫米之间。

另外,虽然LNG船的体积很大,但是殷瓦钢的厚度却很小,一层殷瓦钢的厚度大多只有0.7毫米,差不多跟普通纸张的一样。

要在这些前提下保证工艺符合要求,还要做到足够的安全性,可以想象,没有任何经验的工作人员有多大压力。

与技术和专利上的阻碍相比,管理部门也不轻松。

LNG船由十几万个零件组装而成,其中绝缘体有五万多个,在组装过程中十分繁琐,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很高。

这期间做错任何一个步骤,都要消耗大量成本弥补。

在建造过程中,制造现场要符合HSE管理标准,即:健康、安全、环保。

乌晓红是LNG造船工程质检部门的一员。

为了严格做好管理工作,她每天都要进行工作记录,前前后后写了15本工作笔记。

作为GTT系统的主要材料,殷瓦钢遇水会产生浮锈,用手摸也一样。

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她的主要工作是保障现场的环境达到工作标准,避免包括殷瓦钢在内的零件受到损伤。

2001年7月,我国尝试建造了NO96薄膜型模型仓,得到了法国GTT、日本、美国等船企的认可。

至此,GTT技术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接下来才能正式造船。

2008年,我国第一艘船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造船业实现了巨大提升。

在制造首艘LNG船过程中,我国工作人员不断研究相关技术,在完成目标的同时还产出了9项专利,为我国之后的LNG船制造工作减轻了压力。

这一年,沪东中华船厂承接了5艘LNG船,虽然无法与世界前几位造船强国相提并论,但是也有了一定竞争力。

2022年,国际上对LNG船的需求激增,我国建造的LNG船逐渐被其他国家接受,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25%。

阿布扎比石油公司便在这个时期订购了6艘LNG船,委托我国江南造船厂建造。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造船业发展迅猛,市场占有率稳定增长,慢慢取代了韩国的地位,实现了弯道超车。

2024年4月29日,卡塔尔与中国船舶旗下的沪东中华船厂签订了一份合同,委托我国建造18艘LNG船。

卡塔尔对这次合作十分开心,5月14日,卡塔尔能源事务大臣表示: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能涵盖你想做的一切,卡塔尔与中国有很好的合作。

在提到选择中国的理由时,他说:

过去我们都是从韩国买船,现在中国造船能力提升,考虑到我们想要的船只规模,所以选择了中国。

事实上,随着我国造船业的发展,韩国在成为绿叶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事多、昂贵等负面现状,直接葬送了它之前的优势。

中韩船企之争

从报价阶段的预计制造周期来看,我国比韩国晚上几个月,这就导致了在定价方面处于被动。

为了提高竞争力,我国的LNG船只价格往往比韩国更低。

不过在实际交付的时间上,我国通常会提前一段时间。

比如今年的5月15日,沪东中华船厂交付了一批17.4级LNG船,交付时间比合同周期缩短了5个月。

这意味着,购买的一方可以提前5个月投入使用,这其中产生的利润是巨大的。

除了预计周期方面的优势给了韩国不降价的底气,还有一个劣势,让韩国不但不敢降价,而且报价还越来越高。

这个原因是,技术上被卡脖子了。

上面提到了殷瓦钢的重要性,就意味着它的技术难度肯定很高。

以前只有法国才能制造出殷瓦钢,不管韩国还是中国,必须从法国购买这种产品。

但是在我国的不断努力下,宝钢成功研制出殷瓦钢,打破了法国的技术垄断,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殷瓦钢生产技术的国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LNG船的成本下降,降价的空间也变大了。

如果韩国与我国打价格战,是没有优势的。

2020年,韩国一艘17.4万立方米级的LNG船报价是1.86亿美元。

两年后,这个价格涨到了2.4亿美元,增长了29%。

我国在4月与卡塔尔谈成的合同中,18艘27.1万立方米级的LNG船报价近60亿美元,平均3.3亿美元一艘。

从价格上看,我国27.1级LNG船是韩国17.4级LNG船的1.37倍,但实际运货量也高出对方57%,货物运输能耗低9.9%,排碳强度也低23%。

对于有频繁运输需求的卡塔尔来说,选择我国LNG船更划算。

近两年,韩国造船业受大环境影响,遭遇了用工难的问题,以至于无法按照规定时间交付。

根据国际船舶网消息,由于韩国劳动力市场缩减,造船厂工人数量无法满足行业需求,所以船厂的工作压力很大。

像HD现代重工、三星重工、韩华海洋等,都不得不面对延期危机。

一旦超过交付期,船厂每天都需要向船东支付0.3%违约金,如果延迟周期超过90天,违约金额也会上升。

由于种种原因,韩国作为造船厂老大的地位动摇了,2023年下降为世界第二,我国成了新的世界第一造船国。

为了推动造船业发展,韩国政府拟将投入9万亿韩元(486亿人民币)扶持各大船厂。

不过韩国船企面临的困境太多了,想重新成为世界第一是非常困难的。

在技术上,韩国一直没有重大突破。

而我国最新交付的LNG船,已经更新到了第五代,在综合能耗、低温性能、轻量化、操控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韩国想夺回市场,恐怕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

从产业发展方面来看,我国造船厂拥有足够多的技术人员,造船效率高,不管在制造过程还是后期维护方面,都不会出现“韩国式”用工难困境。

从价格方面来看,我国LNG船零件的国产化率越来越高,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如果韩国的定价跟着我国的价格走,只会越来越不赚钱,而如果韩国定价一直居高不下,它的市场份额还会继续被我国占领。

不管怎么说,属于韩国造船业的辉煌,已经慢慢远去了。

总结:

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达4232万载重吨,同时还有13939万载重吨的订单,同比增长了11.8%和32%。

目前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有14种做到了世界第一。

在绿色能源领域中,LNG、甲醇动力、氨燃料预留、氢燃料电池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这些,都是韩国目前想追也追不上的。

参考资料:

《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拿下!》证券时报

《中韩造船巅峰对决:关键就在这颗“皇冠上的明珠”》新华网

《卡塔尔能源大臣:过去我们所有的船都来自韩国,现在我们选择中国造船厂》观察者网

《韩国造船业,有点慌》澎湃新闻

《我国第一艘LNG船自主建造纪实:10年铸剑摘取明珠》新华社

5 阅读:1789
评论列表
  • 2024-05-21 19:18

    事多就算了,最主要是从棒子开始向狗进化了

    记录 回复:
    [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 2024-05-22 08:47

    中国弯道超车是个综合因素的结果,疫情期间正常建造,不出意外地每次都是提前交付,借疫情期间韩国船厂停工停产大挖韩国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借因疫情导致韩企成本上升停摆时接单,殷瓦钢自主,很多专利权自主,中国是卡塔尔天然气重要买家你不用我造的船我不买

  • 2024-05-22 07:21

    卡塔尔“百船计划”订造了总计122艘LNG船,其中HD韩国造船海洋34艘,三星重工33艘,韩华海洋25艘,韩国船厂产能饱和接不下的30艘订单由沪东中华获得。[笑着哭]

司空知山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