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最晚独立的东帝汶,比洛阳市还小,被印尼霸占24年脱离虎口

史座 2023-12-17 14:12:36

东南亚最年轻的国家就是2002年才独立建国的东帝汶。

作为一个人口只有134万人、面积仅有1.5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家,比我国的洛阳市还小,东帝汶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存在感,更谈不上影响力,是一个被忽略的存在。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数百年来一直遭遇外来压迫,从没有东帝汶原住民自主的光辉时刻。

早在16世纪初期,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大国葡萄牙就瞄上帝汶岛,从此开始了东帝汶长达400年的殖民侵略历史。在这段时间里,葡萄牙、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先后对东帝汶实行殖民、占领统治。

东帝汶最近的一次被占领统治是从1975年印尼出兵开始。葡萄牙康乃馨革命之后,该国启动了非殖民化进程,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帝汶就属于非殖民化范畴之内。于是在1975年葡萄牙就同意了东帝汶实行民族自决的想法,根据公投来决定自己的道路。

当时,东帝汶内部有三股势力,一是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民阵)、二是主张继续与葡萄牙保持关系的东帝汶民主联盟(民盟)、三是主张与印尼合并的东帝汶人民民主协会(民协),三方政见不同,为此还大打出手。无奈之下,民阵单方面宣布建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这属于东帝汶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本以为东帝汶人民从此可以过上独立自主的好日子,谁知好景不长,仅存在不到一个星期,身边的邻居印尼直接扼杀了这个新生的国家。印尼士兵大举开进东帝汶境内,甚至把东帝汶宣布为印尼的第27个省,一直到1999年才同意东帝汶独立。

可能有人就有疑问了,既然印尼强势占领东帝汶长达24年时间,为何最后又允许东帝汶独立呢?吃到嘴里的肉再吐出来,可不像坐拥191万平方公里地盘的印尼的风格。

其实,印尼之所以软化态度,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第一:印尼占领东帝汶违反国际法,受到国际社会反对;

就在印尼出兵占领东帝汶的那一刻起,联合国就通过了决议要求印尼撤军,要求印尼尊重东帝汶人民自己的选择,此后联合国一直就东帝汶问题与印尼斡旋谈判。

联合国的动作至少释放了两个信号,第一说明了国际社会并没有一个大国支持印尼的侵占行为,否则就不会形成谴责印尼的决议案;第二,国际社会已经初步认可东帝汶的国家地位,印尼出兵东帝汶,就是军事入侵,作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印尼,这是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为。

某种意义上说,印尼没有印度的命,却犯了印度的病。当初印度吞并锡金王国时,那是因为印度已经在锡金经营了二三十年时间,以切香肠式的手法一步步控制锡金局势,最终达到完全吞并的目的。

而印尼占领东帝汶却选择在了葡萄牙刚放开东帝汶手脚的时机,东帝汶独立公投、宣布建国这都是国际看得到的动作,印尼却公开耍流氓,那么联合国肯定会盯着他,否则联合国的权威就得不到维护。一旦受到联合国各成员国集体施压的时候,印尼就是一个国际孤儿。

这种情况下,东帝汶就不再是印尼手中的宝,而是一个烫手山芋,迟早要扔掉。

第二:印尼独裁总统苏哈托下台,接任者顺应国际呼声;

当初印尼为何敢违背联合国的决议,迟迟不对东帝汶松手?关键就是因为掌控印尼大权的人是独裁者苏哈托。自从1965年苏哈托发动军事政变后,印尼的一切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在了苏哈托中。

在苏哈托的统治期间,他一方面竭力屠杀异己,另一方面扶持军人势力治国,个人权力达到顶峰。在这种情况下,苏哈托总统根本不在乎联合国的决议,或者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我行我素惯了。尤其是在东帝汶领土归属的利益面前,这关乎到苏哈托的个人威严,他更不可能放手。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苏哈托的独裁统治使得内部民怨沸腾,而外部又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内外交困之下,苏哈托被迫辞职,结束了其32年的独裁统治,从而换了一位哈比比总统,印尼政坛才算走上正轨。

哈比比总统上位,他急需要国际支持以缓解外界压力,这才对久拖不决的东帝汶问题松口,允许其脱离印尼。从这个角度说,苏哈托总统才是东帝汶独立的最主要阻碍,当他下台之后,东帝汶走向独立之路就不存在障碍了。

第三: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印尼内外交困需收缩;

在苏哈托执政后期,东南亚多国爆发金融危机,其中印尼经济遭遇毁灭性打击,物价飞涨、食品供应困难;与此同时,印尼又遭遇罕见粮荒。

双重打击之下,印尼的贫穷人口迅速上涨,达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此引发了印尼人对苏哈托的严重不满,纷纷开始走上街头,各种暴力事件频发。

在这种情况下,印尼统治者自身都难保,哪还顾得上东帝汶呢?这对东帝汶来说是一个摆脱印尼的绝佳机会,东帝汶爆发反印尼的占领运动,向国际诉求民族自决。

因此,印尼遭遇国内危机的打击,又受到国际社会的压力,他只能从东帝汶抽身全力解决其国内的事务。

所以,东帝汶能从印尼的虎口中挣脱,既是印尼自身遭遇危机给了东帝汶机会,同时也是东帝汶奋起反抗的结果。

0 阅读:2

史座

简介:读点小历史,涨点小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