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北京保卫战后,于谦被加封为“少保”,这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历史看兴衰 2024-04-07 18:52:22

公元1449年,瓦剌大军大举进犯北京城,在形势对明军不利的情况下,于谦力排众议,坚持防守北京城,力主抗战。

然后在于谦的指挥下,明军成功的击败了瓦剌大军。

而于谦也因为立了大功,被朝廷加封为少保,然后于谦就有了于少保这个称号。

于谦是在朱元璋时期,在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出生,他从小就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气节非常仰慕,于是他成人之后,也成为了一位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人。

公元1449年,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讨伐生活在蒙古高原的瓦剌。

然而,因为军队的指挥不当,再加上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带着几十万大军,准备前往王振的家乡,就为了让王振炫耀一番。最后几十万明军精锐部队,在土木堡战役中,被瓦剌军队歼灭了一大半。

明军经此一役,精锐尽失,而且皇帝朱祁镇,也成了瓦剌的俘虏。

瓦剌在土木堡战役中,击败明军精锐后,于是就继续向北京城方向挺进,准备将北京城攻克。

当时北京城内的大多数官员,都支持放弃北京,迁都到南京。

正是在于谦的坚持下,明朝的统治者,决定留在北京城,抵抗瓦剌的进攻。

在北京保卫战打响前,于谦担任兵部左侍郎一职。

明朝统治者决定防守北京城后,于是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于谦,并将于谦升任为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在明朝,是正二品的官职。等到北京保卫战打赢之后,于谦又被加封为少保。

少保这个官职,在明朝时期,属于从一品的官职,但是却没有实权,等于就是一个好看的封号而已。

不过与于谦的正二品比起来,少保的从一品官职,等于是给于谦的一个恩典,毕竟还是要比正二品的官职,听起来品级大了一点。

少保在明朝时期的作用,就是负责保护太子的安全。

明朝时期,太子的身边会有太师、太傅、太保三人,然后还有少师、少傅、少保。

太师是负责教太子文化的,太傅是负责教太子武功的,太保是负责保护太子安全的。

而少保,就是太保的副职,与太保的职责一样,只是官阶要小一级,太保是正一品官员,少保是从一品官员。

0 阅读:88

历史看兴衰

简介: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