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言:奋力打造一个人才济济的雄安

雄安发布 2024-05-21 11:27:19

编者按

胸怀梦想的远征,尤需逢山开路的闯劲;前无古人的事业,呼唤锲而不舍的笃行。

去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视察雄安,对新区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堪称奇迹”“殊为不易”的高度评价,让我们备受鼓舞。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实现“聚要素”、推动“上台阶”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这个节点,我们回溯来路,展望未来,以新气象和新作为,推动雄安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

5月9日起,我们推出系列雄言与广大雄安建设者共勉,让我们一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雄安实践的新篇章。

雄安新区城市建设新面貌与未来之城发展图景。央广网发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去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在雄安视察时强调,要“努力建设新功能、形成新形象、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提高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在“并重”“并举”新阶段,雄安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上持续用力,打造干事创业的热土、人才集聚的高地。

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雄安官网李鑫 摄

政策体系更“吸引人”。雄安坚持“普惠+优惠”原则,人才需要什么政策,就制定什么政策,重磅发布具有前瞻性、首创性的《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和创新热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举措》(“雄才十六条”),制定出台特聘专家管理办法,不断健全完善具有雄安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特别是以“三个不低于”为目标,加快推进京雄同城化,出台教育、医疗、薪酬、社保、住房等系列配套疏解政策,让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好。据统计,新区设立以来,新增创新创业人员7万多名。新区将细化实化“雄才十六条”等文件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来雄安大显身手。

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澎湃新闻记者刘璐 摄

产业平台更“集聚人”。雄安努力打造集人才服务保障、人才要素流动、产才融合集成等为一体的平台,坚持建好用好科创中心、创新研究院、综保区、高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等创新平台,推动央企在新区设立机构200多家,建成空天信息、智能网联等20余栋主题楼宇,设立100亿元雄安产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雄安央企疏解基金,推动成立5亿元种子基金、10亿元天使基金、10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加强产才融合对接,加大龙头企业、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引进力度,让更多人才来雄安创新创业,让更多成果在雄安落地转化。

“千企雄安行”活动现场。中国雄安官网牛思佳 摄

品牌活动更“聚人气”。近几年,雄安广开渠道引才,各类聚集人气的活动层出不穷。深入开展中关村千企、百所高校、百家科研院所、万名大学生等雄安行活动,促进产业有序转移、精准承接与深度合作。新区对接企业2300多家,在150所高校设立引才工作站,发布150项科技成果,3000余名高层次人才、企业家、高校代表汇聚雄安,2万余名北京高校学生到新区研学求职……日前,第二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成功举办,60余名院士专家为新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200名疏解高校博士研究生感受未来之城发展脉搏……促交流、谈合作、看新区,正在推动更多优秀人才团队把创新事业布局到雄安,为新区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签约仪式现场。中国雄安官网牛思佳 摄

服务生态更能“留住人”。雄安优化“引育留用”体系,做大做强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搭建人才智慧服务平台,打造一支服务人才的专业队伍,提供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雄才卡”累计发放1万多张,已成为雄安引才的亮丽名片和享受人才服务的通行证。选调精兵强将组建的12支产业服务团,正在提升着新区服务人才的整体水平。实施好雄才·安居工程,打造一批青年人才驿站,抓好子女教育等各类要素配套,让各类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5月12日,雄安新区第二届科技·人才·创新周启动。

雄安是一个放下行囊、成就梦想的地方。雄安对人才的渴望是真心实意的,对人才的支持是真金白银的。现在的雄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我们将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提升识才的眼光、爱才的品质、敬才的风范、用才的胆识,加快集聚以“人”为核心的各类现代化城市发展要素,让新区创造活力充分涌动,让各行各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0 阅读:17

雄安发布

简介:雄安新区唯一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