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了一辈子的丁克,晚年怎么过?就看能否破除这三项“后遗症”

唯唯安 2024-02-03 11:10:41

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刷到了一条关于丁克的言论。心理导师李茜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凡是丁克的女人,都是缺心眼!

据统计,我国大约有60万丁克家庭。何为丁克?顾名思义,就是不要小孩,追求“自由、无压力”,充分享受二人世界,婚后甜蜜生活。

但不得不说的是,女人在选择丁克前,真的需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考虑好自己的未来。因为一旦选择,就不容易回头了。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对夫妻,两个人感情很好,能吃到一起去,玩到一起去,想到一起去。

年轻的时候,两个人一拍即合,都决定不要孩子做丁克。一路潇洒到38岁的时候,丈夫开始后悔了。

他开始羡慕同龄人,身边有儿女围绕。本来看到吵闹的孩子都绕着走了他,现在看到小朋友幼稚天真的模样,都会下意识的停住脚步,驻足观望。

当妻子发现丈夫的变化后,开始有些慌了。她试探着问,两个人恳谈后,丈夫发现原来自己想要孩子的想法已经如此强烈了。

38岁,尝试了一年,未果。39岁,开始做试管婴儿。妻子忍着剧痛去打促排针,每个月频繁的检查、复查、抽血……还好,折腾到最后结果是好的,妻子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也算是保住了两个人的婚姻。

30岁生孩子,自然受孕轻而易举,40岁生孩子,不但难受孕,怀孕的期间还可能诱发太多的孕期综合症,甚至高血压,糖尿病都不在话下。

所以,当丁克到了一定年龄,同等条件下,两个人都后悔的话,男人的付出会小很多,而女人需要付出的代价,特别大。

所以,想要做丁克,就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可能性。特别是晚年过怎样的生活,就看能否破除或承受这三项“后遗症”。

心理压力:相扶到老,一人离开,余一人孤寂

丁克,年轻的时候自然是潇洒舒适的,毕竟别的年轻人沉浸在屎尿屁和孩子的教养中时,他们可以自由的享受生活。

如果两个人始终相爱,那就更完美了,身体舒适度和精神情感上都得到了满足。

可是,当步入晚年,有一个人先离开时,就苦了留下的那个人。早已习惯了有人陪伴,突然间变成了孤零零的,这时需要的就是心灵的强大。

毕竟大多数的老年人,在失去另一半之后,还有子女作为牵挂和寄托,可以减少一些情感上的痛苦,而丁克没有。

更重要的是,年轻时的心境与老年时期相比,都会有些波动,甚至会截然不同。

就拿著名主持人康辉来讲,他结婚时26岁妻子23岁,两人经过综合考量后,一致决定:选择丁克。

结果,2004年康辉父亲被查出肝癌晚期,一年后去世了。老人生前,想抱上大孙子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这也成为了康辉一生中无法解开的心结。

当我们步入老年后,很多年轻时的爱好会逐渐消失,或是因为身体状况的改变,不得以去放弃这些爱好和生活方式。再叠加上退休,人就会变得格外空虚。

在这个脆弱的人生过渡期中,需要来自子女的支持和慰藉。伴侣走后,被留下的那个人很容易变得孤独、失落、焦虑。

婚姻破裂:男人后悔,女人出局,一个人过

选择丁克,对于女性来说,无疑风险会更大一些,这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若一对丁克的夫妻,男人中途反悔,女人的结局大多会有些凄凉。

导演尔冬升的作品《倩女幽魂》、《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都很经典。但是他的为人,却比不上这些作品。

尔冬升在年轻的时候,跟妻子提出要丁克。妻子思量再三也同意了。结果待到妻子人老珠黄时,他却反悔想要生孩子了。于是,他果断地抛弃妻子,在年近花甲的时候离婚再娶,生子。

歌星谭咏麟也是如此,年轻时妻子支持他的事业,两人约定要丁克。结果妻子年纪大了无法再生育时,媒体却爆出他早已有了一个孩子的事实。而且,是跟粉丝生的。

当初和妻子信誓旦旦地说要丁克的男人,结果,妻子陪他丁克到老,他却中途反悔。在妻子还在与他并肩作战的时候,他却早已投敌,还背刺了妻子。

公众人物在大众的监督下,都敢如此明晃晃的背叛,更何况普通人了。大多数情况下,道德监督,依靠的只能是个人的人品。

所以,在决定丁克之前,女人一定要预计出,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能够接受这种可能性发生后,自己所承受和付出的代价。

晚年生存:能否拥有,支持晚年善终的体魄和金钱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人数高达4000万。且,大多数老人的身体情况都不容乐观。

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了晚年,似乎都被一点点地抽掉了。而作为丁克,没有子女的照拂,一定要未雨绸缪,为自己留下能够支持晚年善终的体魄和金钱。

当然,这并不是说生育过的老人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完全可以靠着儿女了,毕竟总是有那么一些不孝子孙的。

但心理学上,有一个“流进流出”的原则,指的是:在年轻的时候,我们付出精力、财力养育孩子,就是在流出。老年之后,孩子就会以“流进”的方式来反哺我们。

有的丁克认为,老了以后可以进养老院生活,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事实上,福利型养老院难进,私人养老院开销又不是一般人能够持续负担得起的。

就算能住得起,据知情的过来人讲,国内大部分的养老院聘请的护工都是文化有限、并且“看人下菜碟”的。为了子女撑腰的晚年,就只能靠自己“随遇而安”了。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能做的只是分析利弊,而非指指点点,毕竟那只不过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罢了。

世界上的任何事,都很难追求一个完美,顾此失彼,就看你如何去选择了。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0 阅读:53

唯唯安

简介:写走心的文字,观世间的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