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陈启宗,扬言以“国人身份”为耻,转头向美国捐款200亿

徐徐侃历史 2024-05-16 18:20:25

中国作为一个地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难免会出现一些忘恩负义之徒。

这些人一边靠着国家的扶持与帮助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却去跪舔西方国家,展现出了极为虚伪的一面。

在“砸碗骂娘”上,香港富豪陈启宗绝对是领头羊了。

他的恒隆集团在中国攫取千亿财富,却转身就表示自己以中国人的身份为耻。

他从不在中国捐款捐物,却转头就捐给美国200亿,以示自己的仁慈慷慨。

如此行径,实在让人不耻。

那么陈启宗为何会说出如此言论呢?他的人生又有怎么样一番经历呢?

一、富二代的高起点

1949年,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同样的,对于居住在广州市顺德县的陈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年份。因为他们等待了许久的儿子,陈启宗出生了。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陈家对于这个孩子有多么宝贵。他们希望这个孩子能够有朝一日继承自己的家族产业,延续家族的荣光。

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一切都处在需要振兴的时刻。

但这个时候,陈家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定,那就是离开中国,前往彼时最为强盛的美国发展。

而对于陈启宗来说,美国的文化构成了他人生中的底蕴,也成为了他的生命底色。

或许就是这样的缘故,让陈启宗对于美国存着一种复杂的爱意。

而在美国期间,他的父亲陈曾熙就已经创办了恒隆集团,并且做得风生水起。

那一年是1960年,陈启宗只有11岁。

尽管身为富二代有着优渥的家庭,但是陈启宗并没有沉溺进去,反而是真的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背负起家庭的荣耀。

在不断的学习中,陈启宗考入了美国南加州大学。出于继承家业的考虑,他选择了商业管理专业,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

毕业之后,他就跟随父亲扎根恒隆集团,从各种方向去了解这个庞大的集团。

但好在陈曾熙尚在人世,可以给儿子一些指导。而仿佛为商业为生的陈启宗,也迅速成长起来。

只是商业的兴衰终究要受到大环境的影响,1986年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严重的衰落期。对于恒隆集团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危机。

但正所谓祸不单行,陈曾熙恰好在这一年撒手人寰。

这些对于只有37岁的陈启宗,是一个莫大的考验。彼时的他,还没有还掌握整个集团和未来的能力。

面对这样的情形,陈启宗只好把集团的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叔叔。他只能等待着一个时机,来迎接属于自己的时代。

这个机会,很快就出现了。

那一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这项政策对于陈启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他敏锐的把目光投向了大陆的房地产行业。他希望能够让恒隆集团进入大陆,从而攫取巨额财富。

但是彼时房地产的前辈们都不看好大陆市场,于是他们对于陈启宗的这个决定十分不满。

但是陈启宗最终力排众议,拍板进入大陆,并且以上海为支点,向全国进行辐射。

这位恒隆集团的掌舵人把大量的资源投入了内地,拿到了不少黄金地段,从而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

而有关部门也对恒隆集团的敞开怀抱,全力支持它的发展。

而陈启宗也靠着这样敏锐的商业思维,成功赚得盆满钵满。

在那样一个时代,陈启宗的抓住了这个难得的风口,跻身成为了香港富豪榜,实现了父辈的愿望。

随后在内地,恒隆广场和港汇恒隆广场拔地而起,而陈启宗也顺势而为,提出了买地、建楼、出租的模式。

靠着这个模式,无数商户入驻这两个广场,给陈启宗带来了无数的利益与财富。

但是对于商人来说,钱再多也是少。于是他把目光移向了二线城市,并且加大了投资力度。

可以说,陈启宗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目光犀利”,另外一方面也和政府扶持脱不了关系。

按理来说,陈启宗应该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对待内地,对待中国。

可事实上他却并没有,他反而是在一众记者面前大言不惭的批评中国。其中言论听起来更是让人愤慨不已。

网友们纷纷感慨,陈启宗就是一头“白眼狼。”

二、奇葩言论引争议

2013年,已经成为企业家和富豪代表的陈启宗参加了一场位于北京的经济论坛。

在这场会议上,各国的经济人才齐聚现场,互相探讨与交流世界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

这场论坛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过是报纸上的一角,并不会被过多关注。

但是陈启宗却用一句奇葩言论成功引起了大众的讨论。一时间也让恒隆集团陷入了难以消弭的舆论风暴中。

在这次论坛上 陈启宗面对着各国媒体和各界精英“愤怒”的表示,“今天我第一次以是中国人为耻!”

而陈启宗之所以会出此言论,则是因为会场纪律不佳,导致他上台发言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但是这件事情和中国又有什么关系呢?与会的人员五湖四海都有,他们不同国籍、不同语言,怎么会被陈启宗一水儿当成中国人呢?

总而言之,报道一出,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被羞辱的感觉。人们纷纷涌到恒隆集团的社交平台上,希望陈启宗给个说法。

处在风口浪尖中,恒隆集团股票大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恢复生息。

而陈启宗也在后来的采访里表示,自己只是一时失言,内心并不是这样想的。

尽管这个回答听起来很敷衍,但是大家也并没有再深究,毕竟谁又没有说错话的时候呢?

我们实在不必要刨根究底,因为一句话让一个企业被重创。

只可惜,大众的宽容并没有换来陈启宗的真诚。因为他在第二年就捐给了哈佛20亿。

这20亿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接收的最大一笔赞助。为此他们甚至专门建了一座叫做“陈启宗”的大楼。

三、200亿后的退场

原本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那毕竟是陈启宗的钱,愿意给谁就给谁。

但是问题就在于,陈启宗是靠着中国发家的,但最后却一分钱没有捐给中国。

而陈启宗也样的行为也再次引起了争议。这一次陈启宗依旧是看似真诚,却充满不屑的回答,“在中国捐款太复杂了。”

而对于陈启宗的言论,大家虽然有些生气,但是也无法置喙什么。毕竟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可很快陈启宗对于美国的“跪舔”,却迎来了反噬。

因为陈启宗最开始捐款这20亿,是捐献给哈佛的公共卫生学院。其目的为了用于全球的公共健康难题。

但是哈佛大学拿到这笔钱后,却表示要用于资助学生,建立新校区等等。这和陈启宗的初衷实在是大相径庭。

但是这一次陈启宗并没有站出来说美国捐款水太深,而是沉默不语。

他的沉默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打了他自己的脸。

如此双重标准,也不怪大众对于陈启宗的印象极差了。

而在经过这件事情后,人们发现陈启宗并没有停下向美国捐款的脚步。他不仅携家带口移民到了美国,甚至捐给了他的母校南加州大学整整200亿,这样的豪爽,实在是太有讽刺意味了。

对于陈启宗来说,他或许是感受到了人们对他的不屑。所以这些年他安静低调多了。

就在今年的1月份,陈启宗正式卸任了恒隆集团的董事长等一系列身份,将恒隆集团交给陈文博。

而陈文博也延续了陈启宗的风格,把事业重点放在大陆,加大了对高端商场的投资。

只是结合陈启宗之前的言论,这样的集团策略实在是让人有些想要发笑。

恒隆集团还能在内地占有一席之地,攫取千亿财富吗?

这实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而十几年前,说出那句话的陈启宗或许并没有预料到将来会有这样一天。

但是无论如何,属于陈启宗的时代似乎就这样落幕了。这个曾经倨傲的香港富豪,也已经迟暮了。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对自己曾经的行为感到一丝羞耻。

又或者他不会,但无论如何,陈启宗不会被忘记,他的那些言论同样也不会被忘记。

结语

从陈启宗的角度出发,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他对中美态度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

毕竟他虽然是一个中国人的外表,但内心早就成为了一个美国人。

这也不怪他能够大言不惭的讲出那样的论调,做出那样的行为。

从商业上,我们的确已经敬佩陈启宗,毕竟他的能力也是十分独到。但是从人品上,我们却是无法对其恭维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如此看来陈启宗还是没有学会。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59

徐徐侃历史

简介:谢谢你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