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别管西方抹黑“产能过剩”,非洲专家称中国应加强投资非洲

天机调茶局 2024-05-23 17:05:35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在新兴能源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西方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抹黑也日益增多。

面对这种情况,非洲金融公司(AFC)的首席执行官萨马伊拉·祖巴鲁建议,中国应将目光投向非洲,利用非洲丰富的资源和潜力来多元化供应链,并有效应对这些无端抹黑。

非洲的资源与中国的新机会

祖巴鲁在多哈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军者,应该考虑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到非洲,而不仅仅把非洲当作原材料的来源。

他强调:“大部分新能源的供应链都在中国。我们希望中国能把非洲视为多元化供应链的一种方式,因为非洲拥有支持这一点的矿产和金属资源。”他还补充道,非洲同样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这些资源应在非洲进行加工,以实现产业链的本地化。

目前,中国正面临来自西方的“抹黑”,认为其「产能过剩」影响了西方的制造业,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祖巴鲁认为,将更多的制造业转移到非洲,可以帮助缓解这些抹黑,尤其是欧洲对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和碳排放的关切。

他指出:“我们看到,非洲市场不仅仅是为非洲服务的,而是为全世界服务的。因为如果在非洲进行加工,可以利用非洲的可再生能源,从而降低碳足迹,并将产品出口到欧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入非洲市场。2023年,中国对非洲的新能源汽车进口量同比增长291%,锂电池进口量增长109%,光伏产品增长57%。

然而,中国从非洲的进口仍主要是原材料,如原油、铜、钴和铁矿石,这些资源在2022年占据了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尽管中国对非洲的进口在那一年持续增长,但其与非洲的贸易顺差仍达到近470亿美元。

中国在非洲的新能量制造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埃及、摩洛哥和南非等较为富裕的国家。然而,大部分中国投资仍然流向传统的建筑材料、矿业和建筑行业。

根据荣鼎集团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预计将达到历史新高,其中超过一半的投资流向欧洲、中东和北非以及亚洲。

北非地区因为靠近欧洲和美洲,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以摩洛哥为例,该国在摩哈末六世丹吉尔科技城获得了中国和欧洲新能源公司的数十亿美元合同,建立了多个制造基地。然而,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制造基础设施相对较低,该地区往往错失中国的投资机会。

祖巴鲁表示,大部分AFC的资金用于“开发和融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和工业资产”。作为一家多边金融机构,AFC是中国国家政策性贷款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借款方之一。去年,进出口银行同意再向AFC提供3亿美元贷款。

中非合作的未来与挑战

非洲金融公司在促进非洲工业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祖巴鲁表示:“我们建设能够在非洲大陆实现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的生产能力,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是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还可以通过合作开发,促进非洲本地经济的发展。

在中美贸易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祖巴鲁认为,非洲应把这种竞争视为机遇而非挑战。他指出:“我们没有与任何人竞争。我们对任何想在非洲投资的人都持开放态度。”非洲领导人应抓住这些机会,做出明智的商业决策,从而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

美国政府在非洲的首个重大项目——洛比托大西洋铁路,便是这种竞争的例子之一。该铁路长达1300公里,穿越矿产丰富的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直至邻国安哥拉的大西洋港口洛比托。这条铁路旨在挑战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展示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在非洲争夺主导地位的决心。祖巴鲁强调,非洲领导人需要抓住机遇,承担责任,采取行动,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关注和投资。通过合作,中国和非洲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中的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中非合作不仅能有效应对西方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抹黑”,还能促进非洲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来说,非洲不仅是原材料的来源,更是拓展全球供应链,降低碳足迹的重要伙伴。中国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与非洲国家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显著增加,从铁路、公路到港口,遍布非洲大陆。

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非洲的交通运输条件,还为当地的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环境。例如,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和肯尼亚的蒙内铁路,都极大地提升了这些国家的货物运输能力和经济活力。

祖巴鲁指出,AFC的资金主要用于“开发和融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和工业资产”,这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非洲工业化中的重要性。通过改善基础设施,非洲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推动本地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减少对原材料出口的依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中美竞争中的非洲机遇

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和科技竞争加剧,非洲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正在吸引全球的关注。祖巴鲁认为,这种竞争为非洲带来了新的机遇。

美国在非洲的投资,如洛比托大西洋铁路项目,显示了其对抗中国影响力的决心。然而,对于非洲国家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投资,推动自身的发展。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不仅限于传统领域,还逐渐扩展到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例如,摩洛哥的摩哈末六世丹吉尔科技城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在这里,中国和欧洲的新能源公司投资设立了多个制造基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这种合作模式为其他非洲国家提供了借鉴,显示了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双赢的可能性。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铜、钴、铁矿石和锂,这些资源对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这些资源主要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口,缺乏本地加工和增值。

祖巴鲁建议,中国应在非洲建立加工基地,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加工,不仅能降低碳足迹,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可以通过与非洲国家合作,共同开发这些资源,建立本地化的生产链。例如,利用非洲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为新能源材料的加工提供电力支持。这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稍作小结

中非合作的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化水平不均衡,有些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无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其次,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可能影响投资和合作项目的推进。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中国和非洲国家需要加强合作,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例如,通过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一体化;通过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提升非洲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对于非洲国家来说,与中国的合作不仅能带来资金和技术支持,还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提升工业化水平。通过共同努力,中非双方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非合作的深化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中国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与非洲国家携手推进合作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非洲国家也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8 阅读:4915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9:48

    可以把清北的教授专家都打包送去非洲

  • 2024-05-24 07:12

    感觉非洲那边的砖家更不靠谱[得瑟]

  • 2024-05-24 06:51

    [呲牙笑]诚信不好,很难收回投资,最后基本上都是投资变捐赠,中国人的血汗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对吧

  • 2024-05-23 19:29

    新能源是新兴产业,世界市场未来需求潜力巨大,哪来的产能过剩?!更何况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没有进口你美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太卑鄙无耻了!

  • 2024-05-24 12:40

    丰洲还溃乏成灾!奴相才去跟它们纠结!过剩也怕死,无产(穷落后)也怕捱揍!悲哀啊

  • 2024-05-23 19:54

    人间清醒

  • Fan 1
    2024-05-24 03:33

    非洲国家政治不稳定,影响投资。

  • 2024-05-24 18:39

    借鉴一下南非和印度,搞不好到时候把你的产业,资金冻结了,毛都没有

  • 2024-05-24 08:52

    中非要共同努力,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天机调茶局

简介: 南航博士/不一样的国际视角/基于事实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