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永远的3000点之谜,再次面临的3000点保卫战!

龙风趋 2024-04-13 21:27:16

如今,上证指数在3000点附近徘徊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梗”。每当市场稍有动荡,这个神秘的3000点就像一个魔咒,让人们既期待又担忧。然而,少有人深思这一现象的根源。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永远的3000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2007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牛市。那一年,上证指数不仅轻松突破了3000点,更是一路飙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6124点。然而,这场牛市背后的推手并非今天投资者们津津乐道的赛道股或白马股,而是那些如今常被诟病的周期股。钢铁、煤炭、有色金属、远洋运输、造船等行业的股票被炒到了极高的估值。

如云南铜业股价高达98元,江西铜业73元等,这些都是前复权价。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炒作,将上证指数推高到了3000点以上的高位。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些被过度炒作的周期股股价迅速下跌。尽管随后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有所反弹,并在2009年达到了反弹的高峰,但之后这些股票的股价便开始了漫长的回归之路。时至今日,它们仍未能回到当初的高点。这些股票的疲软表现对上证指数构成了持续的拖累。

在2009年之后,上证指数长时间在3000点以下徘徊。直到2014年,一场由杠杆资金推动的牛市再次将上证指数推高。当时,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热门股票以及一些央企基建股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例如,中国中铁的股价在短短时间内从1.2元飙升至24元,涨幅惊人。然而,这种非理性的上涨同样不可持续,当股价开始回归时,对上证指数又形成了新的拖累。

幸运的是,2015年之后公募基金开始抱团取暖,并发现了所谓的赛道股。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白马股持续上涨了10倍以上,为上证指数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然而,这些抱团白马股和赛道股的上涨同样缺乏可持续性。当它们的价格开始回归时,上证指数再次受到向下的牵拉。

那么,为什么上证指数总是在3000点附近徘徊呢?原因很简单:每一次把股指拉到3000点之上,都是因为某一部分股票经过了非理性的上涨,并且这些上涨明显都是不可持续的。当这一部分股票价格回归时,对指数自然形成了向下的拖累。

此外,新股的高价发行以及新股上市后持续的下跌也是导致上证指数难以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股的高价发行使得市场资金被大量消耗在追逐新股上,而新股上市后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导致股价持续下跌并对指数造成拖累。

了解了“永远的3000点”现象背后的原因后,我们该如何进行投资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呢?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我们要避开新股。新股上市后三年内都不要轻易买入,因为新股往往存在价格虚高的风险。其次,我们要避开上一轮甚至再上一轮牛市大涨过的股票。在那些大涨的股票没有回到起涨点之前都不要买入,因为它们很可能还存在价格回归的风险。

在避开这两种股票后,我们可以在剩余的股票中寻找那些业绩不错、短期没有退市风险的股票进行投资。当获得20%左右的收益后就可以考虑卖出,以此循环进行投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非常实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规避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并获得稳定的收益。

然而,知易行难。很多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做到理性投资,他们总是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要想在股市中获得稳定的收益,我们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还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总之,“永远的3000点”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我们能够理性分析市场现象并坚持正确的投资策略,就一定能够在股市中获得稳定的收益。

当避开所谓的上证综合指数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周期是正常的。

深证成分指数,牛熊分明。源于筛选的优质股票。

创业板指,100家股票指数,也是牛熊分明。

科创50指数

现在期待的是,后期的科创50会不会复制创业板指的奇迹之路,如果能够走出中国的科技牛市,那还是可以拥抱奇迹的。

可能是因为惯性,或者是媒体的引导,更多的关注上证指数,其实很多时候资源会慢慢集中的,只会帅选更优质的股票进行资金的集中,走出中国的指数牛市。

0 阅读:0

龙风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