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女子买鲈鱼听错,1斤25元听成了15元,老板杀完后不想买了

大城侃社会 2024-03-26 18:10:57

买需要老板处理的商品,在买前是应该要问清楚,到底这个东西是怎么卖的,不过有时口头说也容易会听错。

等到处理好要付钱的那会,顾客和老板就会为价格吵起来,一方觉得就是在坑人,一方觉得就是正常市场价。

四川遂宁,一位女子就和卖鱼的老板吵起来,1斤鲈鱼到底是25元还是15元。

她觉得就是1斤15元,老板认为说的是25元,就是看他杀完鱼才故意说15的。

一位女子想要骑着车离开,老板拉着她的车不让走,两人的情绪都是比较激动的,不过也是就事论事的在争执。

主要就是鲈鱼的价格问题,一方觉得老板就是说的15元,她才会让老板去杀鱼的,一方觉得开始就是说25元的。

不过这种事情也说不清楚,毕竟两人谈价格的对话,经过的人也不会注意去听。

最后她是没能买下杀好的鱼,而是一位正好也要买鱼的,看两人吵得这么严重,干脆就让老板卖给自己算了。

坐标四川遂宁,时间3月26号。

当天的情况也是很简单,女子到市场上去买鱼,通常就是口头上说价格的,摊位上是没有写明1斤多少的钱数。

也不知是老板说得不清楚,还是她自己的听力不太行。

等到把鱼给杀好以后,要付钱就出现了争执,老板说的是1斤25元,她听到的是1斤15元,自然是不愿意付钱。

两人拉扯了一阵后,女子又给加了3元钱,老板同样是不同意卖,最后女子不想扯皮想走了,老板也拉着不让走。

在两人争吵的过程中,老板也提到自己摆摊挺久的,一直以来也没人说他坑过人,市场也买不到1斤15元的鲈鱼。

为了证明自己所说的话,老板还问起了路过的人,这些路人也支持老板的说法,整个市场确实是买不到那个价格。

尽管有不少人都在说她听错,不过女子还是自认为没听错,老板就是和她说的15元,她好心给加到18元算厚道的。

最后双方也没吵出个结果,还是个好心路人帮忙的,把杀好的鱼给买下来了。

摆摊都是口头说价格的,毕竟也不是专门卖一种,而是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许今天是卖25元钱,明天就不是25元钱了,没办法直接写个牌子出来,让来买的人都不用问,这也容易会出现误会。

有时老板说得不够大声,顾客就会听错了价格,以为东西就是那么便宜。

正如文中的情况一样,应该也是听错了价格,而不是老板故意把价格说低,毕竟路过的人都说没有1斤15元的鲈鱼。

这位老板也是长期在这里摆摊卖鱼,不太可能会以低价坑人来挑鱼的。

要知道小城市流动人口少,到市场买菜也就那些人,一旦哪个老板传出坑人的名声,以后也不用在这里做生意了。

不过听错也是挺难处理的,毕竟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只是也就没多少钱的事情,只要不是坑人的付钱就是了。

为了这么点钱和老板吵,到头来谁都没个好心情,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大家对此怎么看?

0 阅读:4

大城侃社会

简介:专注于社会热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