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唐功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功高王侯之臣

糊涂哥讲故事 2024-02-10 18:47:51
前言:

凌烟阁是贞观17年李世民所建,他过完四十五岁生日后,看着纷纷离世的朝臣武将,让李世民不禁怀念起旧时的忠诚和功绩。为了表彰部下的杰出贡献,激励更多的人们,李世民决定修建凌烟阁,并命令阎立本绘制了二十四功臣的真人画像,即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以为人臣荣耀之最。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朝英雄豪杰从军报国,功成名就的标志。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共分为三层,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他们对唐朝有一定的贡献。本期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功高王侯之臣。

太子太傅申国公高士廉

德高望重,宠辱不惊,社稷之臣,主持朝政

高士廉(576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他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舅舅,既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牵线人,也是他们婚礼的主持人。曾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后,高士廉因善于鉴别人才,他为朝廷举荐了诸多贤臣,最终在72岁时寿终正寝。李世民为其痛哭流涕,可见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

司徒鄂国公尉迟敬德

夺槊陷阵、唐之山岳、智勇双全、堪敌万众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名恭,字敬德,隋末为军阀刘武周效命,后来兵败降堂,跟随李世民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割据势力。在玄武门之变中,他亲手射杀了齐王李元吉,又率兵挟制李渊,在李世民登基后,率轻骑大破突厥。他晚年闭门不出,炼制丹药字符,最终在74岁时去世。后世他与秦琼一起成为受人尊崇的门神。

司徒魏国公李靖

唐将之冠、军功卓著、南平吴会,北定沙漠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他虽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一位可以和李世民媲美军功的人,但是在贞观年间一举消灭东突厥,远征土谷浑,立下了不世之功,晚年被小人诬告谋反。从此闭门不出,与李世民同年去世,因其功勋卓著,在后世不断被神化,成为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之一。

宋国公萧瑀

骨鲠大儒、刚正不阿、忠诚亮直、明君贤臣萧瑀(575年~648年),字时文,他是南朝梁皇室后裔,曾是隋炀帝的小舅子,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所倚重,李世民即位后,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合,后多次得罪李世民,言辞直接到连魏征都无法与之相比,先后六次被罢免宰相,在最后一次罢相时,李世民已经忍无可忍,收回他的所有官职封爵,把他赶出京城,不久又官复原职。在萧瑀姐姐萧皇后去世后,他也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于贞观二十一年病死,享年七十四岁,陪葬昭陵。

辅国将军褒国公段志玄

临危不惧、积忠累仁、治军严谨、亚父之风

段志玄(598年-642年),本名段雄,字志玄,20岁时参加晋阳起兵,成为李世民的部下。在玄武门之前,李建成想买通段志全谋害李世民,被段志全拒绝,还将此事报告给了李世民。因其忠诚。在李世民登基后,晋封为樊国公,率边军出征吐谷浑,后被贬官,不久又启复,贞观十六年病逝。

辅国将军夔国公刘弘基

战功赫赫、开国猛将、驻守北边,抵御突厥

刘弘基(582年-650年),他早年参加晋阳起兵的老部下,在李渊攻占长安之战中功劳第一,他随李世民讨伐薛举、宋金刚、刘黑闼中,屡立战功。李世民即位后,他因义安王李孝常造反受牵连,被免官除名,后被重新启用,驻守北边,抵御突厥,又随李世民征高丽,于永徽元年病逝去世,陪葬昭陵,终年69岁。

蒋国公曲突通

隋室贵臣、被迫降唐、奉公正值、从平四方

屈突通(557年-628年),亦名屈突仲通,字坦豆拔,他性格刚毅,好武略,善骑射,早年效力隋朝,后来兵败归降李渊,跟随李世民、薛平群雄,后随李世民发动宣武门政变,李世民登基后,镇守洛阳,卒于任上,享年72岁。

勋国公殷峤

首预举义、秦府能臣、开唐之功,配享太庙

殷峤,字开山,晋阳起兵时成为李渊的心腹。后随李世民攻打薛举,兵败除名。从平薛仁杲,恢复官爵。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战功卓著,封为郧国公。后在征伐刘黑闼的路上病逝追赠司空,但因左命之功,配享高祖庙庭。

大唐驸马谯国公柴绍

平阳之夫、屡建战功、临危不惧、驸马良将

柴绍,字嗣昌,他是李渊的女婿。自李渊太原起兵后,他参与了攻克长安、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在李世民登基后多次大破突厥,51岁时病逝。

邳国公长孙顺德

功勋之臣、玄武之变、堂前失节、痛改前非

长孙顺德,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的叔父,太原起兵时,投靠李渊父子,他与刘弘基一起招兵买马,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晋阳起兵后,多次建立战功。他平定了霍邑,攻破了临汾,生擒了名将屈突通,平定了陕县等地,为唐朝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玄武门之变中,与秦叔宝等人共同打击李建成的余党。后因居官贪贿,坐罪免官。李世民翻看功臣图时,又想起他以前的功劳,将他重新启用。长孙顺德改过自新,尽心为官,但是很快又被罢官,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结语:

李世民在排序二十四功臣时,综合考虑了功臣的贡献、忠诚和地位等因素,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们为唐朝的繁荣贡献力量。他的排序也反映了他对功臣们的赏识和信任,以及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帝王所具有的卓越的心术。下期和大家一起探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外一层的其他功臣。

1 阅读: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