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扩张领土没用?斯大林防线足以装下一个德国,欧洲怎能不惊慌

聪征说社会 2024-05-22 20:45:4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彭乙彬

编辑|t

引言

1939年后,苏联在东欧不断扩张土地,侵占了东欧诸国,建立了“东方战线”,苏联扩张领土到底有没有用?东方战线扩张的领地超过了40万平方公里,将边境线向前推进了三四百公里,也让欧洲变得惊慌。

(东方战线)

一、苏联的扩张本质

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让自己的领土得到了扩张,改变了当时苏联的战略地位。

1941年,当德国把矛头对准苏联之后,东方战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苏联扩张的本质是好意的,在保证了苏联西部安全的同时,他们也默认了许多行为。

比如在德国入侵波兰一事之上,苏联在初期选择了与德国共同瓜分波兰,而这也恰恰符合了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本质。东方战线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领土并入苏联,同时入侵罗马尼亚,强硬的要求占领部分地区。

(德国闪击波兰)

苏联早期的扩张本质是残酷的,在苏联反抗纳粹的同时,苏联本身也成为了压迫东欧的一部分,甚至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扩张了西部边界,其实也失去了自己的立场,甚至在某些时刻,和纳粹德国达成了利益合作。

列宁曾说,一个弱小的民族被合并到强大国家,如果没有得到这个民族的同意,那就是这就是侵占别国领土的行为。但很明显,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是贪婪的。甚至面对德国侵占波兰的情况,苏联还为德国侵占的行为辩护。

(苏德瓜分波兰)

苏联与德国此时把矛头对准了英法两国,这极大程度上加深了苏联与英法的矛盾,而且为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指了错误的道路。当丘吉尔上台后,一改绥靖政策,企图积极拉拢法国、美国对的展开制裁,而苏联则因为与英法的关系,导致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移。

苏联嘴上说得冠冕堂皇,是希望通过建立东方战线,确保自己的安全,阻挡法西斯的进攻。但事实上在战争中,东方战线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丘吉尔与斯大林)

二、苏联是如何推进东方战线的?

苏联扩张领土有用吗?当然有,东方战线建立之后,将苏联在东欧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将曾经寇松线收复,对于苏联国内的部分不满声音得到了平复。而且当东方战线扩张的范围,已经大到装下一个德国之后,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忌惮苏联。

事情要从一战过后的波苏战争说起,苏俄签订了《里加和约》,导致寇松线以西的部分地区被波兰瓜分,苏俄失去了大片地区的主权。波兰政府又开始培养苏联内部的分裂势力,这让波兰与苏俄的关系越来越差。

(寇松线)

但在二战前夕的苏俄,早已不是当年被波兰分走土地的苏俄了,于是这次他们决定一雪前耻。面对德国迅速崛起,苏俄丧失的土地成为了法西斯的下一个目标。于是为了改善苏俄西部边界的防御,又为了收复失地寇松线,于是斯大林决定向西扩大领土。

苏俄率先向西方国家提出,共同对抗德国,但因绥靖政策所以没能成功。反而西方国家希望德国把矛头对准苏俄,希特勒知道进攻苏俄时间未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德反而达成了合作。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现场)

波兰遭到德国入侵之后,苏联出兵前往寇松线以东地区,波兰军队遭到了苏联军队的围歼。随后苏联收复了波兰以东的部分区域。但这并不足以泄愤,毕竟波兰屡次跳动苏联内部分裂,于是苏联制造了卡廷惨案。

在苏联出兵的时候,芬兰居然趁乱把寇松线西北地区占领了,甚至多次挑起边境冲突,这简直是在苏联的脸上跳跳舞,于是1939年10月苏联与芬兰爆发战争。最终苏联取得了寇松线以东和以南的领土,拿到了汉科半岛的租借权。

(汉科半岛)

在拿回寇松线以东的领土之后,苏联并没有停止扩张,如果说之前抢占芬兰和波兰的领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但接下来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手段,只能说是强占了。此时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都是欧洲的边缘角色。

这三个国家高层也完全被法西斯笼罩,国内政治、经济,都被法西斯控制,但这也让他们失去了民心。三国政府企图向德国请求外交支持,但是此时德国抽不过身,只能让这三国政府选择下台,而这也让三国陷入了政治动荡。

(波罗的海三国)

苏联随后插手三国政府,1940年7月要求三国政府重新选举,法西斯党派自然失败,随后苏维埃政府上台,于是苏联的东方战线再次扩大了范围。此时罗马尼亚政府也遭到了苏联的制裁,苏联要求收回比萨拉比亚地区。

这里最早是一战后,协约国谈判后被划分了出去,如今苏联找借口要收回,罗马尼亚自然顽强抵抗。德国在得到消息之后,没有插手干预,最终罗马尼亚只好答应了苏联的要求,随后苏军驻扎进入了罗马尼亚。

(东方战线)

苏联将军事力量作为自己的后盾,他们将东方战线向西推进,大约有300公里,整体面积达到了46万平方公里,人口有2200万人,甚至比德国的领土都要大。

三、引起欧洲的忌惮

但正如同前面我们提到的,苏联的行为是强占,他们和德国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对苏联本身来说,安抚了国内的情绪,提高了斯大林的威望。但同时,也让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苏联关系进一步恶化。

(丘吉尔与戴高乐)

苏联的进发行为,引起了欧洲的忌惮,毕竟苏联在扩张过程中,丧失了身为非法西斯国家的原则立场,反而因为和德国签订条约,似乎达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友谊,对德国有种默认、支持的感觉。

那谁知道你苏联之后,会不会真的和德国联手,然后朝着欧洲腹地深入进攻呢?所以这个时候,欧洲各国与苏联的关系也不好。

(苏联)

尽管欧洲各国反对社会主义,但是苏联与德国达成互不侵犯条约,英法两国肯定是首先反对的。苏联的这个行为,破坏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因此后来丘吉尔选择推动反法西斯同盟时,是先找的法国,再找的美国,然后再是苏联,这就是因为苏联与欧洲国家的矛盾。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时间推迟,其实是对国际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张玉龙.关于历史上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评析[J].理论学习,2002,(05):60-61.

1 阅读:40

聪征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