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的高澄,死在了篡位的前夕

星洲看历史 2023-02-22 10:42:14

北齐文襄帝高澄,他和有“六位帝皇丸”称号的唐中宗李显一样的尴尬处境,父母兄弟子侄都更出名,自己却名声不显。高澄父亲是东魏实际建立者,北齐神武帝高欢,母亲是四帝之母娄昭君,三个弟弟都是皇帝,尤其二弟是著名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儿子中有无数少女的偶像兰陵王高长恭。但和怯懦昏庸的傀儡皇帝李显不一样,高澄少年得志,权倾天下,殴打皇帝,即使在权臣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高澄是怎样一个人,概括一下,高澄是一个极有政治手腕,有一定军事才能,受汉族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兼具开拓和守成能力的合格的王朝接班人,足以接下高神武的伟业;同时,他又是一个鲜卑化严重、轻礼法、好色的狂妄暴虐之人,可能仅是因为死的早才没有暴露出如几个弟弟那样的严重缺点;最后,他是一个帅哥。

高澄是高欢与娄昭君的长子,年龄远超过兄弟,二弟高洋比他小八岁,因而从小就是作为高欢的继承人培养的。史载其“生而岐嶷”,少年老成,“神武异之”。而且高澄很早就显露出了极高的政治手腕,高欢与尔朱集团决裂前夕,东出河北,拜码头自认渤海高氏,认高乾为叔,以换取河北大族的支持。虽然高乾接受了高欢,但渤海高氏的另一重要人物,也是河北士族坞堡力量的领袖之一高昂并不买帐。是十二岁的高澄去高昂的大营中,行子孙礼,言辞谦卑恭谨,哄开心了高昂,才最终让桀骜不驯的高敖曹终于投靠到了高欢帐下。

高澄十二岁时,娶了北魏孝静帝的妹妹为妻,“神情俊爽,便若成人”。然而即使再少年老成,也是受雄性荷尔蒙支配的少年,好色这个爱好贯穿了高澄并不长久的一生,而且几乎影响到了他的命运走向。高澄十四岁时,趁高欢出征之际,与庶母郑大车私通,被婢女告发。高欢怒打了高澄一百棍,放言要改立尔朱英娥之子为世子,尔朱英娥是尔朱荣之女,天然对鲜卑勋贵就有号召力。最后高澄还是靠司马子如帮忙,逼死告密的婢女,回忆娄昭君与高欢早岁躲避葛荣时的艰辛,才父子和好如初。

高澄十五岁时,入朝辅政。高欢居于晋阳掌控军事,专心解决关西黑獭,朝政悉决于高澄。“加领军左右、京畿大都督。时人虽闻器识,犹以少年期之。而计略严明,事无疑滞,于是朝野振肃”。此时高澄以少年之姿,为政府首脑的同时,加京畿大都督统领河北军队,并接管了一部分鲜卑军人,是整个东魏的二号人物,邺城的首脑。这也是高欢为了日后高澄接班而展开的准备工作。甚至面对与高欢共建大业,平素等夷平辈的鲜卑勋贵,高澄也毫不留情的给予打击,以建立自己的威信。

高澄辅政之前,在邺城辅政的是“四贵”:孙腾、高隆之、司马子如、高岳。然而这批鲜卑勋贵贪污起来跟打仗一样玩命,所以高澄就直接拿他们开刀了。除了从叔高岳因为是同宗近亲外,太师咸阳王元坦、太保孙腾、司徒高隆之、司空侯景、尚书令司马子如等勋贵,都被高澄整治,或罢免、或下狱,他们跑去找高欢哭诉,高欢对群臣说的是:“儿子浸长,公宜避之。”“咸阳王、司马令皆我布衣之旧,尊贵亲昵,无过二人,同时获罪,吾不能救,诸君慎之”。要知道这批人是亲眼目睹、亲身参与了河阴之变,跟尔朱荣、尔朱兆、贺拔岳、高欢、宇文泰等共事过的,可见高澄的政治手腕之高超酷烈,与其父高欢双簧配合无间。

打击勋贵的同时高澄也培养起了自己的班底。由于与勋贵之间的关系并不深,高澄的集团以汉人士族官僚集团为主,也承担起了整个帝国运转的行政工作。集团的二号人物,就是高洋,高洋虽然日后狂悖,但这个时候是扮演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弟弟和助手的角色。也就由于这层关系,高洋日后能依靠高澄一手建立的官僚系统。在高澄高洋统治期间,邺城的官僚集团一度压过了晋阳的军事集团,直到高洋死后局势才失控。

高澄的第一次好色,几使自己失去了世子地位;而第二次好色,几乎让高欢的政权崩溃。高欢的政权结构主要由四股力量组成:其一就是北镇勋贵,以出身北镇的高欢故旧和上层鲜卑贵族组成,包括北朝一级民歌表演艺术家斛律金斛律光父子,高欢的连襟著名占星大师段荣段韶父子,鲜卑老公厍狄干,旧交孙腾、司马子如等;其二是河北藩镇,也就是建义信都所倚赖的河北大族坞堡力量,以渤海高氏、渤海封氏首之;其三是被蹂躏多次的以北魏宗室诸元为核心的洛阳士族集团;其四则是在竞争中失败的尔朱余党——虽然实际上无论高欢集团还是宇文泰集团,其本质都是尔朱余孽。

高澄看上了高昂弟弟高慎美貌的妻子李氏,见面就扑上去试图强奸,李氏衣带尽裂。恰巧适逢高仲密外放,高慎由于高乾死于天诛,高敖曹战死,疑虑不已,最终决定以战略要地虎牢关降宇文泰。东西形势剧变,高欢和宇文泰分别亲征,引发邙山大战。

这次大战的结果虽然以宇文泰惨败告终,但战场瞬息万变,宇文泰和高欢本人都曾被杀的只剩下十几骑跟随,险些阵亡当场。高欢最后靠外甥段韶射翻贺拔胜的坐骑,才拣回了一条命。而高慎叛乱之时,曾经联络河北望族,一时河北轰然。高欢深知河北为其基本盘,一旦有变,恐怕今日是高欢,就是昔日之尔朱兆了,所以急派渤海封氏的封隆之安抚,也不接受高澄“尽灭其党”的建议,甚至对直接叛乱的渤海高氏,也因其是佐命元勋,仅仅制裁高慎一门而已。

这次战争虽然有对“与高王共定天下”的渤海高氏打击的深层次原因在内,但高澄的好色才是战争的导火索。战后高慎家人被侯景擒获,高澄如愿以偿的将美貌的李氏收编为妾。李氏有幸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但比起日后她进行的一次更重要的告密,还不算什么。

高欢生前掌控晋阳霸府军队,因而高澄并没有什么机会表现军事才能。而高欢甫一离世仅仅五天,高澄就马上面对了来自军事上的严峻挑战。专制河南十四年,飞扬跋扈的侯景起兵叛乱。结果就是打遍天下豪杰的宇宙大将军,带领八百残兵,狼狈逃往江南。高澄趁机“遣诸将略江淮之北,至是凡所获二十三州”。再行反间计,使侯景在江南再次起兵,引发[侯景之乱],直接改变了南北形势。

如果说这次以慕容绍宗击败侯景,还是依靠高欢死前部署。而下一次亲征颍川,讨伐王思政,则充分显示了高澄的军事能力。王思政在西魏的地位几乎等价于东魏的侯景,早在大统八年就位列大将军之位,修坚城玉璧、荐韦孝宽为守。后来王思政以大将军出镇河南,此时的西魏仅有一个柱国,就是宇文泰。李虎、于谨、赵贵、独孤信等人不过与王思政平级。王思政有过击毙慕容绍宗、刘丰生这样的显赫战绩,结果面对亲征的高澄大军,孤城坚守,又被掘水灌城,终于城破,为高澄所擒。这两次军事行动,让东魏重新掌握了河南之地,也让高澄的军事能力得到的晋阳勋贵们的认可。勋贵领袖斛律金、段韶、韩轨等人普遍认可了高澄的接班,而高澄所亲信的官僚集团也展示了足够的军事政治能力,高澄从而彻底掌握了高欢的遗产,全面控制了整个东魏的军政大权。也就是这个时候,在邺城的官僚集团全力支持,晋阳的军事勋贵承认其为新领袖的情况下,高澄开始了篡位的准备,也暴露出了自己的狂妄性格。此时,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段落,在历史上绝无仅有:臣子殴打皇帝和臣子质问皇帝为何谋反。

文襄尝侍饮,大举觞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悦,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活!"文襄怒曰:"朕!朕!狗脚朕!"文襄使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文襄勒兵入宫,曰:"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负陛下邪!"将杀诸妃嫔。帝正色曰:"王自欲反,何关于我?我尚不惜身,何况妃嫔!"文襄下床叩头,大啼谢罪。就在禅让前夕,高澄遇刺身亡,集团的二号人物高洋接班,完成了篡位帝业。也由于高洋是最大的受益人,所以多有猜测高洋是暗中主谋,这并非毫无道理。但从高洋面对高澄死后的反应来看,诛杀刺客后,高洋“回遑不能自决”。连夜召集讨论的是高澄的亲信谋主杨愔、帮高澄殴打皇帝的崔季舒等,又显示了高洋绝非谋杀高澄的元凶。要知道高澄遇刺的时候,杨愔、崔季舒都是在现场的,杨愔把鞋跑丢了,崔季舒躲到厕所才逃过一劫。高洋执政期间,也更依靠高澄一手建立起来的官僚集团,没有丝毫芥蒂。而且高洋晚年,大杀宗室,兄长高澄一系却没有人受到伤害。高长恭甚至可以与勋贵斛律光、段韶等人深交,成为北齐皇室在军方的代表人物。托孤重臣,也是同为高澄亲信的杨愔。

因而高洋应该并不是刺杀高澄的主谋,只是作为当时掌控军队的京畿大都督,高氏家族二号人物,自然接班。高澄是怎样一个人?看他生前干的那些事儿好像和高家其他人比起来没有太丧心病狂 而且还是个美男子?最后被厨子刺杀真的是意外吗?如果要用一个标签来概括高澄,那么应该是“少年得志”。这种“得志”,不像小王一样是那种纨绔子弟式的大少爷张狂,而是真真正正的年少有为。12岁时,高澄就可以和父亲高欢讨论政务,并且对答如流,深得高欢喜爱。16岁那年,高澄正式担任朝廷官职,并于两年后任吏部尚书——干中组部长的活,这就是在为未来的接班做准备了。而且,高澄的这种准备是认真的。他当吏部尚书不是为了积攒资历、积累人脉,而是真正在为帝国的未来筹划布局。在吏部尚书任上,高澄干的几件事值得着重介绍:

首先,他改变了自北魏后期以来以资历选官的方法,而是根据名望和能力来选官。很多人可能一看到这种论资排辈的选官模式就深恶痛疾,但事实上,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论资排辈就是最好的选官模式。官员任免中,虽然我们都追求“能者上,不能者下”的选贤模式,但在现实里,这个目标就像永动机一样难以实现。其中的关键,在于“能”是一个相对很主观的概念。套用我们之前打过的一个比方:两个大区经理,一个业绩突出,另一个选人用才更强,你说哪一个更适合当总经理?两者当然都不能偏废,但职位只有一个,A干了B就不服气,反过来也一样,你说怎么办?这种时候,资历就是一个很好的筛选标准了。

既然大家成绩都差不多,那我资历比你老,你先等等吧。由于这个标准很客观,因此各方都能接受。一个客观标准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让胜负有明确的准则,让身处竞争之中的人都有可以预期的目标。但同时,高澄也并没有放弃选贤任能。想要选贤任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领导者要能识人,而且有意愿、有能力把他的选官标准推行下去。如果只是一个三五年一任的流官,那么他对于推行一项短期内无法完成的目标是意愿不大的。

风险太大,还不如不做,反正也不是必须要做的事。但高澄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这本就是我的江山我的国,我当然要全力以赴去芜存菁。基于这样的原则,高澄在选贤任能的同时,还开始着力肃清贪腐。他的主要助手,是崔暹——这部分内容这里就不展开了,感兴趣的可以戳:《一个人,与一场他的反腐战争》。经过如此一番整肃,东魏官场的风气焕然一新。此外,高澄还招徕文士大夫,并开放言路,允许民间议政。一时间,东魏国内风气大变,高澄声望也水涨船高,隐隐有明君之称谓。

这里需要做一个解释:乍看之下,高澄做的很多事、推行的很多政策,比如对权贵的整肃,以及趋缓民间高压政策等,都是与高欢的执政背道而驰的。但事实上,这些并不是对高欢的背离。但凡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政治家,都知道以上这些政策是使国治久安的不二法门。只不过,知道是一回事,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高欢就属于知道但做不到的那种人。可自己做不到,并不意味着就不可以追求了。

如今高欢不做而高澄做,其实就是父子俩在唱双簧:有高欢托底,给高澄一个安全边界,高澄就可以放手去做,既能在短期内收到实效,又不至于引发颠覆时局的矛盾。大而化之的说一句,在任何组织中,一个人如果能得到像高澄一样的做事环境,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高澄的能力还不止于此。高欢在西征的过程中染病,回晋阳后便一病不起。他自知大限将至,急召高澄嘱咐后事——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处理侯景的问题。后来发生的事,一如高欢生前所料:侯景在他死后即反叛,但最终被高澄平定。

同时,抓住侯景在萧梁叛乱的机会,东魏还攻取了原本属于萧梁的淮南之地——关于淮河之于南朝的重要作用, 感兴趣可以戳:《淮河之重:错把风流笑谢安》。也就是说,在高欢去世后的短短时间内,高澄不仅荡平了侯景的叛乱,收复了因侯景叛乱丢失的土地,而且还更有所得,将东魏在南线的边界从淮河边一直推到了长江边,这可是高欢在世时都没能够达到的成绩。一时间,高澄的威望空前提高。一件埋藏在高欢父子内心最深处的谋划,也渐渐开始浮现:篡位。但没成想,高澄却死在了篡位的前夕。

东魏(北齐)有个奇怪的两都制,以邺都管民政,晋阳管军政,晋阳在事实上的地位还要高于邺都。高欢在世时,平时都待在晋阳;邺都的事,则交于高澄负责。如今高欢病逝,高澄也遵循这一惯例,迁到了晋阳办公,把邺都的具体事务交给了弟弟高洋。这几年征战无常,高澄因此基本上也就不去邺城。更况且,他跟孝静帝的关系也不大好:某次,因与孝静帝发生争执,高澄恼羞成怒之下,竟然派人当面殴打了孝静帝。孝静帝颜面无存,但哑巴吃黄连,也只能忍气吞声。事后,高澄也自觉孟浪,从此便基本不再见孝静帝。高洋作为高澄最信得过的助手,便开始负责邺城的留守。

但这种“信得过”,只是基于血缘的选择。高澄实际上对于这个兄弟的态度,只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那就是:鄙夷。虽然史书已经做了多重美化,但高洋长得丑这件事,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而高澄还喜欢拿这个事开玩笑,他曾经这么评价高洋:这人也能得富贵?实在是想法解释不了的事啊!高澄不止喜欢diss高洋奇丑无比的长相,还处处不给高洋留余地,他居然喜欢抢高洋的正妻李氏的衣服玩物。

李氏觉得这简直不可想象,为人兄长,怎么可以这么不知廉耻?!但高洋竟然大大咧咧的说,算了啦,我们要体谅大哥。李氏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家的规矩可真奇怪,弟弟惯着哥哥!此时的李氏,其实有点大惊小怪了。再过很多年以后,这个家里还会有更奇葩的事出现,那时候老太太和小叔子将联起手来,抢夺她的家业——为了这个,老太太还把女婿给杀了。后面更是连孙子都杀。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我们先按下不表。高洋为人深沉,深沉到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程度。他很少说话,有时就算是跟家人待一整天,也能做到一直静静的看着别人,一句话都不说。不像高澄早早步入政界,高洋早年间基本上没有什么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功绩。

直到高欢病逝以后,高澄才逐步让这个自己看不大起的弟弟担当重任,把邺都交给了他——毕竟,打虎亲兄弟。在权力交替的关键时刻,真正能靠得上的还是只有血缘。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高澄忙于处理侯景叛乱的变故,而高洋也尽职尽责的在邺都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处理帝国民政方面的日常事务,以及监视身在邺都的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直至高澄遇害。在铲除了侯景余患后,高澄便开始准备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进而自己称帝。做这些事,自然需要进入邺城谋划,毕竟此处才是首都。但此时的高澄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大限将至。高澄喜欢东魏的琅琊公主,经常出入于公主府中。

因为一则出入惹人注目,二则谋划篡立乃是大事,所以他把侍卫们都远远支开了。某天,高澄又在与心腹们讨论篡立的具体流程步骤。这时候,萧梁徐州刺史兰钦之子,被俘虏后用为奴婢的的兰京进到房间里献食。高澄一见兰京就把他赶了出去,并且还跟旁人说:我昨晚梦到这个贱人要来杀我!话音刚落,兰京又进来了。

高澄大怒,我让你滚出去,你又进来干什么!兰京突然抽出一把刀:我来杀你!说完便向高澄冲来。随即,兰京的六个同党也冲了进来,高澄被杀。就在变故发生的同时,高洋也及时赶到。只不过他来的时候,高澄已然被杀。高洋只能把兰京等人杀掉,但对外宣称高澄只是重伤。从史料记载来看,高澄的死,很可能并不是一个意外,而是高洋周密策划的结果。让我们再来复盘一次这场暗杀。首先,凶手有组织有计划。兰京不是孤身而来,同行的还有六个人,他们不仅全部都能接触到高澄,而且还就准备在附近。

其次,事变发生以后,高洋的处理太过果断。他在高澄遇刺的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现场,凶手被当场处死。至于那些与高澄同时在场的人,关系最为密切的陈元康身受重伤,当晚去世;其他活下来的,如杨愔、崔季舒等,在高洋执政时期无不受到重用。就在高澄被刺杀前几天,崔季舒还有过一番很奇怪的举动。他当众吟咏鲍照的诗句“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然后痛哭不已。我们如果站在腹黑的角度来复盘这次暗杀,那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我们如果再假设高洋有取而代之的想法,那么,他会如何行动?

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真实中发生的情况。高洋如果想要除掉高澄,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下手。这两年高澄一直领兵在外,邺都实际上就在高洋的控制之下。而高澄此次进入邺城,可能正是高洋最后有优势的时刻——高澄此时正在谋划废立,一旦等他成功,住进了皇宫,高洋很可能就会丧失对邺城的控制。此刻,可能就是最后的机会。而且偏偏,他还有了这个机会:高澄把侍卫都支开了。在高澄遇刺后,高洋又第一时间赶到。

这个“第一”,真的是“第一”,高洋去的时候,凶手都还在现场,但高澄已经死了。看上去,就好像高洋是在旁边等着行刺发生的一样。史料阙如,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证据,能证明这起事件不是暗杀而是谋杀。但通过一些细枝末节,我们还是能做出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推断的:高洋有犯罪动机,也有犯罪条件,他能够深入犯罪现场,而且还是事件的最大受益者。高澄死于武定七年八月,但直到半年以后,他的葬礼才开始举行。

在这半年中,高洋一直都忙于接手兄长去世后遗留下的实力。如何让老臣们拥护,如何把自己信任的人安插到关键岗位上,如何安抚四方不使国内震动……这些都是高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难,但高洋也还是有不少优势的。在高欢去世、高澄执政的那两年之间,高澄事实上并没有自己的班底,也就是说,他没有真正忠于自己的嫡系。在他麾下,都是高欢留下来的高氏集团元老,比如斛律金斛律金、杨愔等。但于这些人而言,高澄和高洋,区别其实并不大。更何况,高洋自己并没有直接动手。老臣们即便想要调查真相,难度太大不说,调查出来又能怎样呢?只要他们不想脱离高氏自立,就总归会接受高洋这个现实。权柄转移,这种在别人那里需要伏尸百万的事,高洋只用了六个降人,就轻易解决了战斗。

在高澄之后,朝廷对于贪腐的整肃,基本上告一段落;选贤任能的事,似乎也告一段落。高洋在位十年,大臣们基本上都是高欢身前的旧人,其中尤以鲜卑老臣为多——甚至于,在高洋称帝以后,获封王爵的鲜卑老臣还有七人之多。可见,高洋已经完全放弃了高澄此前的努力。史料记载,高洋在高澄死后,迅速返回晋阳,接手军事力量,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澄政令有不便者,洋皆改之。

高隆之、司马子如等恶度支尚书崔暹,奏暹及崔季舒过恶,鞭二百,徙边。”崔暹有什么恶?大家心知肚明。至于什么是鲜卑老臣眼中的“澄政令有不便者”,大家大约也是明白的。我们可以设想,高澄的北齐和高洋的北齐,会是不一样的气质。我们当然不能就此认定,高澄的北齐一定会更好,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高澄身死,东魏(北齐)政治正常化的探索,已经宣告终结。

当高洋出于笼络鲜卑勋贵的目的,放弃高澄之前的努力,也就部分注定了北齐此后衰败的历史。站在这个角度上,可以合理设想:如果当初是高澄最终称帝,那么北齐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局面。但历史有时候就是如此,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一个决定,可以彻底改变后面的历史走势。历史的发展当然是唯物的,但唯的是“你”的物,还是“我”的物,这就不见得那么有确定性了。以当时的情形来看,北方统一南方已是必然。但北齐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衰败,却不见得就是历史的必然。

1 阅读:1103

星洲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