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航天要干这些大事:新火箭首飞和月背采样,能量餐也在其中

行冭空 2024-02-27 17:32:31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其推出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中发布了2024年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空间站常态化运行、载人飞行、返回任务等各项重磅项目。

同时,中国还将启动商业遥感卫星系统,进一步提升航天技术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这份全面详实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涵盖了我国预计将于明年展开的约100次发射计划,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各项航天科研工作及计划。

据预测,这一庞大的发射计划将使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更多突破。

面对未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空间站将逐步进入常态化运营状态,预计年内将迎来两次货运飞船的发射和两次载人飞船的发射以及两次返回任务。

其次,考虑到探月四期工程的推进,集团也计划明年向月球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以及嫦娥六号探测器,争取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样本带回任务。

对于商业航天领域,中国将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推动航天科技集团的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建设。

除此之外,中国还将积极提升航天技术,使得这些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也将在明年迎来首次发射任务。远程控制方面,我国预计将完成超300次航天器的外空部署。

而在火箭型号方面,已经研发完成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将在明年分别迎来它们的首飞,这将进一步拓宽我国现有火箭型号的选择范围。

对于我国而言,无论是推出全新型号的运载火箭,还是进行现有型号的改造,其主要目的都是为我国未来的航天事业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例如,长征八号改进型便是基于长征八号火箭进行改造,包括替换3m直径的二级箭体,升级发动机性能等方面,使得火箭整体运载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由航天科技集团主导、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合作研发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已经于2020年12月22日成功首飞,展现出其强大的运载能力。

此外,长征八号改进型还将在民用领域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如开展空间太阳能电站、卫星发射等相关工作。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透露,今年我国将全力以赴推进探月四期工程,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以及嫦娥六号探测器,力争取得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全球领先地位。

据悉,我国将于今年上半年圆满完成鹊桥二号及嫦娥六号两颗卫星的发射任务。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负责开发的研发人员孟占峰介绍,嫦娥六号探测器将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的艾特肯盆地,采集月壤样本后上升、轨道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月地转移、再入返回等环节,最终成功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全过程大约需要历经1个半月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与过去的月球正面取样本返回不同之处在于,如若嫦娥六号着陆在月球背面,它将无法直接联系地球。

为了保证取样期间的通讯畅通且避免通信问题,中国计划在发射嫦娥六号之前发射鹊桥二号中继卫星。

其目的在于建立一条稳定的通信通道,确保地月之间信息千丝万缕如影随形,为嫦娥六号期间的通信提供可靠的保障。

届时,嫦娥六号探测器将于明年搭载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在月球背面采集样本并返回地球,这将是世界首例此类尝试。

后续,载人登月的航天员们,也将会进行紧密的训练,然后搭乘新一代运载火箭,带上能够持续供能的航天员能量餐,为奔赴月球做好充足准备。

总体看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2024年发展规划,囊括了空间站建设、登月探索、商业航天等各个领域,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勃勃生机和美好愿景。

期待在后续的航天发展中,我们能有更为亮眼的表现。

如果喜欢文章,请【点赞关注】作者,然后分享转发给更多的人阅读。

0 阅读:144

行冭空

简介:悠悠如云行太空,竟使三风变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