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款游戏竟掀起波澜,免密支付让孩子父亲崩溃,自扇耳光

红枫文史娱 2024-04-10 16:20:18

手机上玩游戏,这可能是当下很多人的常规操作,不论大人还是孩子。

大人还好些,成年人嘛,有赚钱能力,也有自控能力,痴迷这玩意倒也没什么。

孩子可就不同了,一旦迷上,自控能力差,又没有经济来源,不但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还有可能给家庭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还真不是危言耸听,这两天,网上就有一段家长自扇耳光的视频挑动着人们神经,让人看了一边扼腕叹息,一边义愤填膺。

事情经过

4月8日晚,一名父亲在网上发布一段视频,称自己9岁的儿子最近在玩一款名叫《蛋仔派对》的手机网络游戏,10分钟就充值了6490元,而近几日的扣款更是高达上万元。

这名父亲站在该款游戏研发公司——“网易”所在地杭州的办公楼前,一边自扇耳光一边控诉:“什么我们也没做,他就搞个免密密码,一扣扣个六七千,十岁的小孩沉迷网络游戏,父母还不知道,我们的小孩就这么被你们干报废了,我受不了……”

这期间旁边似乎有人向他提到要求游戏公司退款,这名父亲说,“和退款不搭嘎,这是退款的事情吗”?

“不搭噶”是浙江方言,就是“没关系”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名父亲认为这件事本身跟钱没关系,其带来的后果是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伤害。

视频发酵后,有媒体迅速跟进采访网易游戏相关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现在已经全额退款,同时得知这个账号注册后8个月内已经为该款游戏共计充值13824元。

显然,游戏公司之所以退款,肯定不是什么良心发现,而是顶不住舆论压力和道德审判,内心有鬼罢了。

这件事发酵的最后结果很可能会引起国家相关部门注意,勒令所有的游戏公司进行整顿改进,拒不执行或顶风作案者则有可能被关停下架。

所以,游戏公司怕了……

支付陷阱

就事论事,现在有些游戏确实很缺德,特别是他们弄的这个免密支付,就是挖得陷阱,别说小孩子,大人也经常被套进去,一不小心钱就可能被游戏划走。

可是当你想取消免密支付时却非常麻烦,没有官方一步步指引甚至你都找不到取消按钮,藏得很深。

让你付钱时他们却体贴得很,极其简单,主动弹出窗口到你眼前,你只需轻轻一点,完成,密码都不劳您大驾输入。

游戏公司这么做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赚钱,而且是争分夺秒地快快赚钱,省得设置密码输入环节的话会使一部分人放弃。

尤其是小孩子们,密码不一定记得住,有时还需要手机验证码,如此一来就有可能会被家长发现而露馅。

这陷阱设置的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游戏问题

那么,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蛋挞派对》到底是怎样一款游戏呢?

按照游戏公司的推介说明,这是一款潮玩题材的休闲竞技手游,玩家会化身Q萌蛋仔,加入闯关派对并结交好朋友,在奔跑、跳跃、翻滚中体验乐趣。

据统计,这款游戏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5亿,2024年春节期间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4000万。

如此深受欢迎,看来这款游戏肯定有它的独到趣玩之处,如果是健康正向的,倒也没什么,但有网友吐槽说,《蛋挞派对》有些地方做得确实不地道。

第一点,有一批新地图会恐吓小朋友,教他们改支付密码,然后付款。

第二点,部分场景画面出现恐怖人偶,头放在盘子里,僵尸啃食人肉等等,令人不适,有的孩子会害怕。

第三点,有潜移默化的不合适教育观,比如有些小蛋仔冲关的关卡,需要把别人挤走,有悖于我们平时给孩子所传输的合作精神。

因为这款游戏服务对象大部分是未成年,上述网友吐槽如果属实,其设计理念还真就存在严重问题。

如何应对

网上有大批网友建议取消或限制针对少年儿童的网络游戏,显然这是不合适的,国家层面也不可能因噎废食。

作为一个产业,网络游戏本身有它存在的空间,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

笔者认为,首先政府层面要加强管控,严厉打击不良游戏开发商,划出红线,只要他们敢踏越,就让他们付出沉重代价,达到从此后再也不敢这么做的效果。

其次最好不要给孩子配手机,即使配了也尽量在功能上予以限制,比如不捆绑银行卡,不能私自下载软件,或者只有通信功能,没有娱乐功能。

第三,作为家长要严防死守,随时掌握孩子用手机或电脑在玩什么,手机密码要经常更换,游戏不是不能玩,但要有时有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实在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而被引诱不断充值,游戏公司固然可恶,家长也是有责任的,毕竟孩子是长在家长身边,一味指责别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话,难保下次同样的错误不会重犯。

#网易回应儿子充值游戏父亲自扇耳光#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