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傅作义的精锐部队阻挡,日军早进入北平了(完整篇)

马革话英雄 2024-05-03 07:46:01

原创 关大山人 马革文草

一九三三年四月三十日,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何应钦急调驻张家口的战时五十九军傅作义部开往北平昌平布防,以阻止突破长城的日军进一步侵犯。傅作义部队是阎锡山那里出来精锐,训练有素。傅作义部队能抵挡住日军的南侵脚步吗?

傅作义将军

傅作义将军得令后,即令五十九军各部队迅速集结向昌平开动,全军于五月一日四时前到达昌平。张家口距昌平二百余里,而部队又散驻察哈尔省各县乡,接到命令后,仅用二十小时,全部(徒步)抵达昌平。

何应钦见到前来报到傅作义,大为惊讶,称赞说:部队不是训练有素,是难以做到的。

一九三三年一月,日军进占山海关后,继续向南侵犯,占领了热河省。舆论大哗,国民政府不得已,必须做出抵抗的样子。代替张学良到北平的何应钦执行蒋介石的“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指示,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态势。

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各部队只是部署在长城各口,没有通盘考虑,没有互相协助的计划。虽然二十九军在喜峰口、罗文峪用大刀夜袭鬼子;中央军十七军二师、八十三师在古北口与日军血战,日军迂回到中国军队后面。迫使中国军队后撤。

傅作义部队五月十四日夜间奉命开至怀柔以西牛栏山一带,并在平古大道怀柔西北高地经石厂、高各店之线占领阵地,构筑工事。五月十七日在半壁店、稷山营之线构筑主阵地。

傅作义将军将全军三个旅全部部署在这两条战线上。

五月十八、十九日,日军尖兵出现,被傅作义军队赶了回去。二十日,日军飞机出现在傅作义部队阵地上空,侦察,投弹十余枚。由于傅作义部队工事坚固、隐蔽,仅伤民工一人。

二十三日上午四时,晨曦微露,日军第八师团的铃木旅团及川原旅团的福田支队,开始向傅部二一八旅、二一O旅前沿阵地大举进攻。附坦克十余辆、大炮二十门、飞机十架掩护。

日本《大坂新闻》记者随日军行动报道这次战斗。记者写道:

“五月二十二日,中国竟一面讲和,一面在怀柔附近构筑最新式坚固阵地,并调来阎锡山之精锐部队,人所公知的傅作义军。

该军虽号称精锐,但与日军向无一度之接触。因此,彼竟跃跃欲试,抱必胜之信念,而蔑视日本军之威力。自到怀柔后,对我西义(师团长)一部,即采取抗战行动,我军对此‘执拗冥顽’之中国军,实不得不予以严重打击。

西义一师团长

遂于二十三日午前四时以铃木旅团及川原旅团之福田支队,向怀柔正面攻击,然后以以铃木旅团之早川联队,以一夜之强行军,向敌后方行大规模之迂回,而山中羊肠小道,仅可通行一人一马。

是夜,余(记者)为明了情况,也随战斗司令部前进,二十三日午前四时许,即到达目的地,该地距北平仅七十余里。

枪声、炮声及飞机之轰炸声,想北平居民闻之定怆惶不安。我铃木旅团之川本联队及各联队于午前七时,即将敌怀柔之前沿阵地占领。

是时敌有少数部队顽强抵抗,是役我军因受地雷之损失甚大,所以士兵不敢走不长草及无道路之地。

长城一线的日军

午前七时许即到怀柔西端,敌在高地筑有中国式的坚固阵地,该阵地两旁伸出,一对密云前来之我军,一对由蓟县前来之我军。

侧背之(迂回)早川联队,突受敌千余人之进攻,结果伤亡约三百余人。

在高地之敌,因受我军牵制,欲逃不能,仍继续抵抗,并均藏于掩蔽部内,仅利用微小之枪眼孔射击。我军即难达歼灭之目的,又无法攻击前进,我铃木旅团长不得已竟不带钢盔,亲自出马于敌前约六百公尺之高地,从事敌一线指挥。

友军中一勇士从河内跳出来跃进,被前面敌军在石壁下隐伏的机关枪射倒,为此各队之勇士竟八人前后遇难。

因敌阵地坚固,我步炮难以前进,于是即向高地之敌进行激烈火力轰炸,敌阵内沙尘四起,烟雾弥漫,我某中队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将敌阵左方高地占领,但因受敌军有力之逆袭复归敌手。结果敌我双方损失均重,战至午后六时,战斗才停止。

五月二十四日参观中国式之阵地,实有相当之价值,且于坚硬之岩石中,掘成良好之战壕,殊令人惊叹。敌兵隐藏于坚固之穴中,仅露二寸宽、四寸长之枪眼,作殊死抵抗。

观其在作战中掩埋之遗尸 ,其中尚有十六、七岁者,且有类似学生者,青年之热狂可见一斑矣!”这是日本记者写的报道。

傅部二一八旅、二一O旅前沿阵地各有一个连的兵力,抱着与阵地共存在的决心,顽强战斗。激战至七时许,两连官兵伤亡殆尽,日军也伏尸累累,逐占领两旅前沿阵地。

董其武将军

日军继续向二一O旅正面及二一八旅董其武团阵地,猛烈进攻。二一O旅担任防守石厂正面,怀柔至北平汽车公路之线;二一八旅担任防守怀柔城西十余里平古大道之左右两侧高地。

战斗开始时,日军飞机十架对两旅阵地轮番扫射、轰炸。日军大炮也轰击。敌人火力虽猛烈,但只伤了数人。一挨敌人步兵接近,两旅阵地枪弹、手榴弹、炮弹齐发。敌人退后,出动了坦克。

战前,傅部在阵地前沿,挖了四公尺深的外壕两道,外壕外埋设固定及活动地雷,敌坦克一接近外壕就会爆炸,敌坦克无法接近。

战斗激烈,日军尸体遍地,我军伤亡也重。第一线董其武团三营七、八连伤亡达三分之一。该团重机枪连,在射击敌人时,遭日军炮火覆盖。该连为不中断火力,坚持不转移,最后只剩下一个班长张恒顺坚持战斗,阻敌前进。

十一连班长杨根胜,两腿被炸伤,担架兵抬他下去,坚持战斗不下火线。有的士兵子弹打完来不及补充,跳出战壕与日军拼刺刀;有的士兵子弹打完后,拉响炸弹与敌同归于尽。

日军自清晨四时向曾延毅二一八旅,叶启杰二一O旅发起进攻,战斗了八个小时,未突破主阵地。

正午十二时,敌师团长西义一下令改变主攻方向。铃木旅团长亲至第一线不戴钢盔站在高地上指挥。以飞机六架、大炮十余门为掩护,向叶启杰的二一O旅左翼薄鑫四二O团发起猛攻。

薄团官兵用重机枪、炮兵“零线子母弹”和手榴弹杀伤,毙敌不少,日军还是无法前进。

正在酣战之际,敌骑兵七十二联队,配合敌步兵迂回早川联队,由长园堡附近渡河,向二一O旅后方口头村进行迂回。薄团第一营营长曾子谦指挥该部主动迎战。战斗激烈,曾营长负伤,该营一连连长魏振海阵亡。

薄团被围攻,二一O旅另一团战斗激战之中。为对付迂回之敌,炮兵一连官兵,由掩体内拉出三门山炮,当日军逼近在五六十米时,用“零线子母弹”(炮弹内含小群铅球二百粒,炮弹出膛三十米即炸,爆炸面积长三十米宽三十米)向日军射击。打得鬼子死伤累累。

经历了东北军,一打就跑,两军如此之近,中国军队还开炮射击,让日军非常惊讶。

日军前后夹击,把茶乌村据点占领。战况不利,叶启杰旅长向傅作义将军请求支援。

傅将军得报后,认为怀柔以西平谷大道两侧高地失守,日军可长驱一举攻占北平。马上打电话给二线二一一旅四二一团孙兰峰团长:“立刻率领该团跑步向二一O旅阵地前进,支援该旅,夺回已失阵地。”

孙团跑步增援时,被敌骑兵七十二联队发现,当即骑马冲锋,尘土飞扬,妄图冲垮孙兰峰团。傅作义部队驻扎绥远(今内蒙地区),打骑兵有经验。孙兰峰团长立即命令:重机枪连占领右前方高地,集中火力射击敌骑兵,掩护部队前进,将敌骑兵击退后,仍随团部跟进。

孙团长又命令正从身边进过的第十连连长:你连占领左前方三百公尺处森林边沿地带,向敌人冲锋骑兵,实行伏击,将敌击退后,回归建制。又命令第一营刘景新营长:不管敌人骑兵袭扰,迅速前进,占领苏家口附近有利地形,向当面之敌痛击。

日军骑兵原想趁傅作义部队不备,冲垮中国增援部队。不想被伏击,人马纷纷倒地,只得退回去了。

孙兰峰与叶启杰旅长见面后,商量了敌情。孙团长亲到一线指挥全团向敌人攻击。为了夺回茶乌村据点(原叶旅指挥所),孙团与敌激战,三次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最后被收复。

曾延毅旅正面战斗稍缓后,也主动派兵出击,增援叶旅,叶旅转危为安,在孙兰峰团有力配合下,向敌发起反攻。双方战斗至下午六时,孙兰峰团经过三次出击,将迂回叶旅的早川联队击退,叶旅失去阵地全部恢复,与日军形成对峙状态。

傅作义认为,当面之敌虽然被击退,敌人必定会全力再犯。命令孙兰峰团接替一线的损失过重的薄鑫团。孙兰峰提出,与其明天被动挨打,不如学习二十九军夜袭敌人,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有利于我军防守。傅作义将军同意此建议。

孙兰峰从全团选出奋勇队五百人,集中全团冲锋枪,由刘景新营长率领,孙兰峰亲自指挥,准备于午夜十二时以后开始行动。却接到北平军分会何应钦命令,全军停战,后撤至高丽营集结,次日即行停战。这是为何?

二十三日上午八时,战斗正酣时,何应钦从北平打来电话:要傅作义总指挥亲自到北平面商要事。傅作义以战事紧张,让军参谋长苗玉田去了。

苗玉田一到何应钦那里,何应钦说,与日本人与达成停火协议,迫不及待要傅作义部队停火后撤。傅作义以日军还在进攻,战况激烈,拒绝后撤。

下午,傅作义回答日军还在进攻,全线战斗中。何应钦露出焦虑不安的情绪。三小时,何令苗玉田打电话四次。最后,何应钦迫不及待地对苗玉田说:你回去向傅总指挥说,你们撤至高丽营既设阵地。

苗玉田说:请委员长(指何应钦)先下一个手令吧!此时商震在苗玉田背后,小声说:对、对。何应钦当即命令参谋人员写了手令:“五十九军(傅作义部战时番号)立即停止战斗,向高丽营附近集结撤退,详情见另电。”苗玉田当即将手令内容用电话向傅作义作了传达。

傅作义听了命令悲愤地说:这样的战斗打得毫无价值,牺牲这么多官兵,他们以自己的宝贵生命换来的却是妥协停战,他们能死而瞑目吗?

命令传达到前线,前线部队指挥官都认为,不能在敌火力下撤退,只有日军先撤,我们才撤!

战斗到下午六点,日军撤退后,傅作义派参谋人员分赴前线各部,正式传达北平军委会命令。各部于午夜十二时先后,向指定地点撤退。金中和旅仍占领阵地,掩护撤退,防止敌人追击。

这次战斗,副作义部队阵亡三百六十七人,受伤五百余人。日军阵亡二百四十六名、受伤六百多人。(日本报纸披露)长城抗战最后一场恶战,让日军意识到中国军队并非都是一打就跑的懦夫。

傅作义部队在怀柔顶住了日军的进攻,国内各报誉为“最后有力最光荣之一战”。五月二十三日,战斗激烈时,傅作义部队伤员众多,北平各大医院派出救护车和最好的大夫为伤员治疗。地方上为傅作义部队构建工事提供大批人力物力。

日本《朝日新闻》写道:“如果不是傅作义的精锐部队挡住,日军早进入北平了。”

五月二十五日,何应钦派军分会作战处长徐祖诒和李择一到日军第八师团同师团长西义一进行停战交涉。

中日停战协定于五月三十一日上午十二时,双方在塘沽正式签字,蒋方代表为熊斌,日方代表为冈村宁次少将、喜多诚大佐。为《塘沽协定》。长城抗战就此结束。

傅作义部队在停战协定签字前,一战惊敌胆,保卫了古都北平。谱写抗日史上光辉的一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3

马革话英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