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刺激又来了?催买房无果后,央行一锤定音,楼市或将有大变化

专聊房君 2023-11-10 20:01:14

楼市走到现在,到底是让它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还是让它就此企稳并反转?先来看两个信息吧。

第一个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再次回到负值区间。

都知道,这个CPI跟我们日常的吃住用有关,包含住房、食品、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的价格费用,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物价水平。如果经济活跃,这个数据往往是向上的,需求大,价格自然就高嘛,如果价格数据向下,意味着经济活力不足,居民消费意愿不强,价格随之下跌。

如果说,仅仅10月份CPI数据不能说明趋势或者问题的话,我们可以把最近一年每个月的数据连成线。你会发现,同比去年同期数据方面,去年11月份是2.2%正增长,此后基本是螺旋式下降,一直跌到今年7月份的-0.3%,8月和9月分别反弹到0.3%和0.2%,但好景不长,10月份再次回到负值区间,为-0.2%,有没有可能再次超过7月份的前低,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曲线看的话,基本就是一条向右下的下滑线,趋势不言自明。谁都知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意味着什么?

第二个是外来投资40多年来首次出现负数。

这是一份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在今年第三季度,直接投资负债,也就是外来投资净流出了118亿美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曾见到的季度数据情况。即便算前两个季度,今年1-3季度外来投资也同比减少了90%,继续萎缩成为了一种趋势。

外来投资直线减少,虽然说原因有多方面的,比如有疫情原因、关税战原因,我们自身消费低迷因素等等,但结果影响确实显而易见的。比如制造业产能升级扩张减缓,出口订单转移,特别是失业率上升至5%,这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外来投资持续减少,最直接影响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第三季度刚开始,1万亿特别国债就率先启动了,目标很明确,促经济、保就业。

当然,无论是消费萎缩,还是外来投资萎缩,都反映了一种经济现象,对我们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的挑战。此时,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了拖经济后腿的楼市上面,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机构数据显示,10月份这一个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去年下降了3成,相比1-10月的累计下降13%的数据,有进一步下滑趋势。很明显,虽然支持楼市的优化措施出了一箩筐,像“卖旧买新”补贴、降低房贷利率、增加公积金贷款额、放开购房者资格等等,无一不是但结果不太尽如人意,购房者观望的多,出手的少。

但前面也说了,对内消费失速、外来投资萎缩,经济发展压力无形中加大,如果再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关联大几十个行业的房地产业提振起来,谁都知道影响有多大。而且,根据以往经验,房地产与消费是正相关的,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对此做过研究,说房地产抑制了消费纯粹是胡说八道,事实上,买房若能带来财富效应,居民财富增长了,就敢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也就是坊间所说,房地产兴,百业兴,找到根子,就好对症下药。

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具有支柱作用,专家能看到的,主管部门自然能看到。作为这轮(2021-2022年)楼市主动降杠杆(实施三道红线)的牵头部门央妈,都表态了对未来房地产相当有信心。根据中新网以题为《中国央行: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报道,央行在对外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中定调到:

1.将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2.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可以说,这两句话,是央行对当下楼市的最新判断,可谓一锤定音,对我们理解接下来的楼市政策、偏重等,都有指导意义,楼市也将迎来“大变化”。起码有几个层面的含义:

1.原因是房地产供求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是所有措施依托的基础;2.手段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市场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支持;3.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很显然,意味着当下的楼市下滑趋势不符合这个目标,需要通过措施来达成这个目标。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二句话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房地产,但房地产自然包括在内,这句话其实很好地回答了网友们一直在问的“保房价还是保汇率”问题,答案很明显,通过措施保持货币汇率的均衡水平,为房地产复苏保驾护航。同时也可以看到,现在不提针对房企的“三道红线”了,而是以提高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管控和防风险能力替代,这可以联想到前面已经提出的一视同仁的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放开地价最高价限制。直白地说,就是挑战放开后管控能力,既要强刺激救房企、提振楼市,又要把金融风险控制住。

在一系列措动作下,楼市或迎“大变化”。

毫无疑问,除现有措施外,后续还有更多更精准的楼市优化政策出来,而楼市表现呢?未来几个月到明年下半年,自然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大概率迎来几个大的变化:

一是市场将加速筑底。目前临近年底,本来就是楼市淡季,开发商为了冲业绩指标,房主们为了应急而变现二手房,市场可能还会继续下探一点,但这也是加速触底的征兆,为后续出清利空因子,就像股市所说的“机会是跌出来的”嘛,在前期各项支持政策落地后,明年开春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复苏。

二是土地市场将逐步回暖。公开的统计信息显示,此前楼市火热期执行的22城集中供地城市,伴随着11月9日,杭州官宣取消土拍现价,目前已有19个城市取消土拍最高限价,实行“价高则得”,全面取消地价限制指日可待。现在,房企融资资格放开了,地价限制也取消了,毫无疑问,一场土拍回暖大势已经酝酿得七七八八,你只需安静的观看即可。

三是购房者信心逐步恢复。这个真没什么好说的,土拍市场热度上来以后,购房者的预期也会随之上升。诸如,A地块价格又创历史纪录了,B地块也不错,原来都卖不出去的,现在也有房企拿了,算算正常成本,怎么也不比现在卖的房子价格低,还是赶紧买吧。此前观望的购房者,逐步进入市场,这都是购房者信心提升的表现。说白了,当预感到未来价格大概率涨,一定就是购房者出手的底气。

四是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后,呈现量价齐升趋势。有了前面3个变化,楼市库存也会逐步消化,加上这两年“超跌”土地出让量,供求关系也将逐步趋于平衡,呈现量价齐升趋势也是自然而然。特别是二手房,随着楼市热度上升,挂牌量也会相应减少,有利于市场升温。不过,这里也需要明白一点,在市场回暖初期,还是要看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城市的表现,他们具有示范和风向标作用,他们的高度和时间长度,也决定了其他城市楼市变化。按照以往经验以及上一轮楼市的长期洗礼,按照城市能级,楼市复苏呈现一个逐步递减的趋势,分化式复苏大概率不可避免。

22 阅读:15644
评论列表
  • 2023-11-10 23:53

    又在吹牛逼!

  • 2023-11-11 15:41

    房价最起码下降%70,才能提高成交量。死扛高房价,靠忽悠来骗人是走不远的,是找到接盘侠的。

  • 蓝天 15
    2023-11-11 00:47

    房子饱和了,只有大幅降价才能刺激购房消费。

    骆驼闲子 回复: 用户10xxx09
    6亿栋房子都盘点出来了,住人的干嘛不敢公布出来?
    用户10xxx09 回复:
    目前现状说房子饱和是不可能的!须要用房的钢需和需要改变住房条件的大有人在。关键一点就是没钱!
  • 2023-11-11 11:24

    专家都是在放屁,跟本就不了解底层老百姓现在的生存压力,希望专家多到底层走一走看一看,实际了解最底层老百姓的现状,要接地气,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

  • 2023-11-11 10:52

    谁有30年房贷还敢消费,能活着就不错了

  • 2023-11-11 09:04

    什么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现在死亡人口已大于出生人口,人死了房子就不需要了,当前本来住房供应量就大,所以后期房价只会跌的更加多

  • 2023-11-11 17:43

    池塘里没有鱼了,你把水搅在混也没用!!

  • 2023-11-11 07:30

    明年比今年更难,等着挨饿吧

  • 2023-11-10 22:25

    生活都难度还说买房,

  • 2023-11-11 14:08

    没有知识的人都知道买房子🏠占消费的大部分,带动好多产业链舞动,但在房子多的没有多少人住了情况下,谁还会买它干嘛!

  • 2023-11-11 07:43

    普通百姓收入降低,消费水平自然下降。

  • 2023-11-11 13:51

    房地产供求发生变既便有也不会这么快!万事都有过度期。只不过是一手好棋给打烂了所造成的!很简单就是凡搞私企的老板能有几个不受这样那样制肘的?环保一项就把你整爬下!没有普通百姓的就业上岗就不可能出现普遍的消息上涨。放心吧

  • 2023-11-11 08:22

    高房价买不起,没有大幅降价刚需还是买不起。

  • 2023-11-11 16:23

    小便是想急于套现苦没接盘侠[笑着哭]

  • 2023-11-13 04:13

    房子是住的,但也是财富的象征,不论什么东西,进入市场才能激发活力,穷与富没得比,以前困难年代也照样过,你钱多可买多多的东西,几十年前一件衣服可穿几年,现在有的试穿就扔了,什么都讲潮流,房子也是一样,款色造型不行推倒重建,只要理性和时代同步,市场才能激活

  • 2023-11-11 06:49

    以前房价都是炒的,真正刚需有几个?试问有几个真没房子住的?

  • 2023-11-11 09:04

    买卖两样心!

  • 2023-11-11 21:40

    在犯罪

  • 2023-11-12 06:28

    一群牛逼专家

  • 2023-11-11 11:26

    房子也不是消耗品,已经都过剩了怎么还能刺激起来。

  • 2023-11-12 16:49

    要建立起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此百姓才敢消费,经济活起来!专家狗屁不通!

  • 2023-11-12 03:55

    涨价可以解决问题的!!!

  • 2023-11-11 09:19

    独生子女好政府来养老!建议给予60后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补助安家费200万来养老吧。

  • 2023-11-11 09:21

    立此存证,就看你这乌鸦嘴了。

  • 2023-11-11 15:25

    楼市回暖在近期绝无可能,千万别信小便忽悠,经济形势没有明显的回暖,就业形势没有明显的回暖,楼市回暖就是个伪命题,是骗人的假话。

  • 2023-11-11 17:57

    怎么不提如何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呢?

  • 2023-11-11 12:16

    房价不降,天理难容

  • 2023-11-15 19:33

    炒房的还敢炒吗?看看现在炒家手头房子让谁接手?

  • 2023-11-11 04:44

    没一句有用有借签的废话!

  • 2023-11-11 13:27

    14亿人7亿栋楼房,2个人住一栋楼,供大于求,还能卖出去?你满嘴的跑火车。

  • 2023-11-11 05:49

    机会是跌出来的[点赞]

  • 2023-11-11 03:22

    现在物价在悄然上涨,通货膨胀下房价变数如何

  • 2023-11-12 13:12

    满嘴的洋粪蛋,还是研究如何平稳收场吧!

  • 2023-11-11 00:09

    每人发20万,就有钱消费了,

  • 2023-11-15 18:46

    房产不买,股票不买,怎么回事?

专聊房君

简介:现任职知名房地产集团投资总,专注买房研究,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