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文物:镶蓝红宝石金冠,见证沐英家族曾经的繁华

晨方侃历史 2022-05-28 07:49:04

图中这顶“镶蓝红宝石金冠”惊艳夺目,整个冠面镶有红、蓝各色宝石50多粒,现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为国宝级文物!其出土于云南呈贡王家营,墓主来自明朝的一个显赫家族,这个家族的祖先名叫沐英。

沐英,出身贫苦,八岁便成了孤儿开始四处流浪,十二岁时被朱元璋夫妇收为义子,开始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在这段艰苦的革命岁月里,马皇后非常喜爱这个苦命的孩子,所以对待沐英和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而沐英与朱元璋这对“父子”所建立起来的革命感情,也丝毫不亚于亲生父子。

沐英本人也是作战勇猛,能知上进,他十六岁时即能亲自带兵打仗,一直担任帅府卫队的统领,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

明朝建立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沐英被授予镇国大将军一职,次年又被任命为大都督府同知,天下兵马皆可调度。

后来,沐英以副帅之职与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

沐英的显赫地位以及备受圣宠,使得沐氏家族迅速崛起,一举成了大明朝的世家大族。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沐英、傅友德、蓝玉奉命进军云南,云南平定后,朱元璋考虑到云贵僻远,元朝余部和一些少数民族不时反抗,于是就留下沐英在云南统兵镇守。

沐英智勇双全,在他的统辖下,云贵局势日益稳定,连为人猜忌、寡恩的朱元璋,都曾向群臣大发慨言:“使我高枕无南顾之忧者,就是沐英你啊!”

可以说,沐英虽然偏安一隅,但始终是朱元璋最为信任的心腹之人!如此一来,沐家也渐渐成了明王朝最为显赫的顶级豪门家族!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沐英听闻义母马皇后病逝,竟因悲伤过度而咯血。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沐英听闻他的好兄弟太子朱标去世,经此打击,一病不起。两个月后,沐英在云南病逝,年仅四十八岁,朱元璋闻之悲痛万分,特令其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

沐英死后,其子沐春袭爵,之后世袭罔替代代相传,到明朝灭亡时,与明朝相始终的沐国公已传到了第十二代。

但沐家人的家族墓地,却有两个地方。原来沐英去世前,曾留下家族遗训,后代子孙世袭黔国公者,死后方能归葬南京将军山,其余后人则葬于云南。

如此,云南呈贡王家营也有了沐家后人的墓葬群,这里埋葬的也是沐氏家族的要人,但官职比黔国公的官职要低一些。

即便如此,这些沐家墓群中的随葬品也相当丰厚,几百年后,它们以另外一种方式与世人相见。

考古队曾在1955年、1963年和2006年对云南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进行清理发掘,共

发掘了9座石墓和18座土坑墓,出土金银器物、陶瓷玉石600余件。

其中属1963年从沐崧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这件“镶红蓝宝石金冠”最为引人瞩目。

沐崧是沐英的第六代后人,其墓中陪葬的这件“镶红蓝宝石金冠”一经出土,立刻惊艳了世人,人们纷纷惊叹:世间竟有如此绚丽奢华之物!

这顶金冠高11.5厘米、底径11厘米,重320克,造型呈半球状,冠面由形似莲花瓣的薄金片内外四层垒叠而成,冠顶插有一如意嵌宝石簪。

黄灿的金冠上镶嵌着红、蓝等各色宝石,使得整个金冠显得高贵而华美。值得一提的是

红宝石原产于印度、缅甸、巴基斯坦、泰国等地,以艳红如血,光彩夺目而珍贵。而蓝宝石则以颜色为名,被视为吉祥之物。

除了这件“镶红蓝宝石金冠”,南京将军山沐家葬群和云南呈贡王家营沐家葬群中出土的其他文物,同样也是惊煞世人。

比如上图这套“嵌宝石金质头面饰”,出土于南京将军山南麓“沐英家族墓群”黔国公沐斌(沐英之孙)继室梅氏夫人的墓葬。

此套头面饰包括挑心一件、顶簪一件、分心一件、掩鬓两件、钗簪两件和耳坠两件,共计八件,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明代头面饰中最为完整的一套。现藏南京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上图为琥珀杯,出土于南京将军山沐英家族墓之沐启元(沐英十世孙)墓,现藏于南京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上图为云纹莲花金冠,出土于云南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沐详(沐英五世孙)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上图为嵌宝石金手镯,出土于南京将军山沐英家族墓之梅氏夫人墓,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上图为佛像纹金盒,出土于南京将军山沐英家族墓之沐昂(沐英三子)墓,现藏南京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如今,几百多年过去了,这些融合着宝石和黄金的文物,依旧奢靡华贵,独领风骚,仿佛仍在诉说着沐氏家族曾经的富贵和绝世风华!

0 阅读:84

晨方侃历史

简介:分享与点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