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的勇敢,迎春的软弱,决定了她们命运的不同

如玉公子 2024-04-09 22:44:34

贾府四姐妹,虽然都曾在贾母跟前长大,但她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不同的个性和处事方式也决定了她们后来的命运各不相同。元春贤良淑德入宫当了贵妃,惜春出家为尼,这两个暂且不提。我们来看看迎春和探春。

迎春是个事事不争的性子,平时姐妹们一起作诗,她写得平平,但她也淡然面对这种落于人后的结果。元春猜不出她和贾环的谜语,贾环还有点忿忿的,但迎春平静接受。

说实在的,迎春的性子其实很好,她是一个温柔善良又文静的姑娘,如果生在小户人家,而不是在他们那样的大家族中,估计可以过得很恬静温馨。

可惜她出生在贾府那样的权贵之家,她这样的性子则显得过于软弱了。

她软弱到什么程度呢?书中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中,写到她的累金凤被奶妈王嬷嬷偷偷拿去典当了,她还不敢要回。甚至她的丫头提起这事,王嬷嬷的儿媳妇还推三阻四,也不准她们跟二奶奶王熙凤说,迎春为了省事,干脆说不要了。

她的丫环绣橘和司棋实在看不过眼,一定要王奶奶赎回,大家当着迎春的面闹得不可开交。迎春劝止不住,干脆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

迎春这个性子在主子中真是绝无仅有了,若是探春,铁定给了那个媳妇两巴掌,让她清醒一下好看清自己的身份。

果然,吵闹中探春刚好到来,听清了事情的原委,她一边让那媳妇自己乖乖的去回二奶奶领罪,一边使个眼色与待书,让待书去找平儿来处理。探春这种“驱神召将的符术”真是用得好,可知她是善于用兵的人,难怪黛玉和宝玉都曾说她再精明不过了。

平儿到来,迎春的累金凤事件自然干脆利落的处理好了。若不是探春出马,以迎春的性子,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会处置那些嬷嬷和媳妇们的。

迎春的懦弱和探春的坚决不退,真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种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她们以后不同的命运。若然迎春也能勇敢一点为自己争取,她可能不至于惨死在中山狼的手下。

探春的勇敢和果断,不单这一回,其实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出来。

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赵姨娘因弟弟赵国基的事找探春去闹,说探春踩她。探春赏赵家二十两银子本是按贾府的例来办事,但赵姨娘不谅解,非要闹得大家都没脸。

面对赵姨娘的作践,探春流着泪说:

“依我说,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了,何苦只要操心?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这话表明了探春远大的志向,但也体现了她的无奈。因是女孩儿,且是庶出的身份,她便有再多的雄心,也无处可使。

在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探春也表现出了她不容欺辱的傲气。她说:

“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要搜,只管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可见探春的勇敢和有担当,且她目光深远,有大局思想,能看出家里内部的矛盾和纷争,是家族衰败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没大没小不懂尊卑,竟敢去拉起探春的衣襟,结果话未说完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勃然大怒,凤姐与平儿等都忙着帮探春束裙整袂,劝慰探春。

探春的这份烈性,也为她立下了威严,树立了不容侵犯的形象。后来那些婆子媳妇们,果然无人敢再小瞧于她。

还有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探春提出开源节流的策略,兴利除弊,可以看到探春的过人谋略,还有她管家的手段不输于凤姐。她坚决果断的性格适合于管理家族内部事务,所以哪怕她日后和亲远嫁藩国,以她的能力和脾性,她应该也不会过得很差。

而迎春不争不抢的性格,却为她日后的生活埋下了不幸的种子。贾赦为了五千两银子将她抵给中山狼孙绍祖,迎春没有选择的余地。

面对凶残的孙绍祖,迎春除了哭泣毫无办法,可是碰上这样没有情义的人,她的眼泪能改变什么呢?如果是探春,估计还能豁出去和他好好理论一场,为自己争取到最基础的安全保障,毕竟是贾府的女儿,孙家也不敢罔顾人命。只是迎春不懂如何与人博弈,无法为自己争取,最后只能被虐待而死。

若然换作探春,不至于白白丢了性命。她们不同的命运,固有不可更改的环境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由她们的性格决定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