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外长访华,7次提到“合作”,王毅:希望中韩互利合作

交锋新视野 2024-05-14 15:42:56

中美芯片战正酣,韩国却派外长访华求合作。这是要反水吗?对此,中方的态度又是什么呢?

一、韩国想要的,中国会给吗?

近日,韩国外长赵兑烈到访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这位外长上任后第一次访问中国,还是时隔6年多,韩国外长再次到访北京。

要知道,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作为彼此的重要邻国,韩国外长这么长时间没来北京,显然是不正常的。

其中,固然有疫情等不可抗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韩关系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现在,韩国外长赵兑烈应约而来,无疑显示了韩方的积极态度。

(韩国外长赵兑烈)

当然了,赵兑烈这次来,是有求于中国,希望进一步发展中韩双边合作,特别是经贸合作。

正因如此,在与王毅外长的会谈中,赵兑烈7次提到“合作”一词,强调韩方加强合作的意愿。

不仅如此,韩国外交部公布的会谈内容中,明确提到赵兑烈表示,期待与中方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要知道,虽然韩国从2008年开始就将中韩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后韩国政府也一直使用这一关系定位,但自从尹锡悦政府上台以来,韩方就很少明确提及这一表述。

现在,韩国外长当着中国的面,强调这一关系定位,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

对此,中方也给予了回应。

从外交部发布的照片来看,会面时,王毅外长握住赵兑烈的手,侃侃而谈。

这个小小的动作,也透露出了中方的态度,那就是愿意与韩国改善关系,深化双边合作。

(中韩外长会晤)

王毅外长的发言,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强调,中韩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双方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沟通交往,以便消除误解、增进互信。

中韩经贸合作规模大,且互补性强。双方应深化互利合作,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显然,韩国想要的经贸合作,中国愿意给。

二、中韩经贸关系正转向竞争?

不过,有一点要提醒韩国政府,不要对中韩经贸关系产生误判。

据韩媒报道,赵兑烈与王毅外长会面前,先和在华韩企负责人举行了座谈会。

赵兑烈表示,由于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也从之前的互补性关系,逐渐转变为现在的竞争性关系。而这对于韩国来说,无疑是相当严峻的挑战。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读。

近些年来,中国一些产业发展迅速,优化升级的速度也比较快。这也使得韩国的相对优势不再像之前那么明显。

但这并不是中韩经贸关系出现较大变化的唯一原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因为,韩国一味追随美国,甚至充当美国围堵中国的“帮凶”。

芯片不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吗?

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韩国加强了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阻挠中国获取先进芯片以及与制造先进芯片相关的尖端设备。

而这个错误决定,导致韩国对华芯片出口连续14个月下降。对华贸易也大受影响。

(韩国对华芯片出口大受影响)

这当然不是韩国政府想看到的。毕竟,芯片是韩国的重要出口产品。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件事的主要责任不在中方。韩国外长赵兑烈的说法,只看到了韩国在中韩经贸往来中优势减弱的表象,却没说清导致这一情况的本质。

如果韩方沿着这条错误的思路,处理中韩经贸关系,难免会走上歧途。

三、中韩关系应“排除干扰”

其实,中国已经给韩国指出了一条明路,那就是排除第三方干扰,和中国一起,推动中韩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这里的干扰指的是谁,不用说也知道。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尹锡悦政府将韩美关系摆在韩中关系之前。为了讨好美国,不惜将矛头对准中国。不仅大喊“对华脱钩”的口号,还要插手台海问题。

而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正是中韩关系变得冷淡的直接原因。

事实已经证明,中韩关系转冷,对韩国没有半点好处。

去年,韩国对华贸易出现两国建交30多年来的首次逆差,足以证明这一点。

反过来,不断发展双边关系,加深两国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就拿中韩经贸来说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市场惠及两国经济。只要中韩走对了路,双方就能实现共赢。

而且,中国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无疑会给韩国带来重要机遇。

(与中国合作将给韩国带来更多机会)

其实,韩国政府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次韩国外长访华,就体现了他们改变现状、加强合作的愿望。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怎么说,而是怎么做。

如果韩国真的想改善中韩关系,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来,用实际行动证明韩国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能把增进互信、聚焦合作的承诺落到实处。

我们已经把道理说得很清楚了,现在就看韩国能否听懂中方的好言相劝,做出推动中韩关系走上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之路的正确选择。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