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5G+AI智慧高中!上海这六所学校入选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

大树成长营 2024-02-25 00:05:26

2月23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共计184所,几乎均摊到31个省份,每个省份六所,其中,上海的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卢湾高级中学、位育中学、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

初略一看,上述六所入选学校并不是传统的第一梯队学校,那么,这些学校凭什么入选呢。首先来看看这六所学校的特点:第一、分别来自上海6个不同的区,分别是浦东、徐汇、杨浦、黄浦、虹口和嘉定区,其中只有嘉定区属于郊区。

第二,高中、初中和小学阶段各2所学校,其中复旦第二附属学校、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属于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分别是卢湾高级中学、位育中学,不属于“四大名校”“八大金刚”之列,小学也不是人们眼中的传统名校。

第三,有两所学校用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背景,分别是复旦第二附属学校、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则依托国家级的张江科学中心;两所入选的高中卢湾高级中学、位育中学分别位于市中心的黄浦和徐汇,一直十分重视人工智能教育,如连续举办六届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就源起于徐汇。

从上述看,这些人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的学校,确实是优中选优。从评选标准上,主要包括学校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师资配备、实验环境建设等指标,先要经过省级教育部门的严格审核,再推荐到教育部,最后公示。我们来看看其中几所所学校的经验。

2022年5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一批“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实践创新”案例,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的“人工智能助手,让学生在课前动起来”项目受到关注。王倩梦老师利用虚拟角色并循环播放语音来吸引学生课前的注意力,通过生成虚拟人物的动画,并为其配上机器人声音,第一代“王老师的人工智能助手”就诞生了!

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近两年承担全国人工智能课程实施试点校、全国“ai+omo”数字化转型实验校、“全国人工智能联盟校”等10余个重点改革项目。学校通过重构空间,打造“融创城、创空间”等十余个智能开放的物理实景场,为学生提供美的学习环境;通过师生合作开发资源,实施研发多元综合的配套课程群,开发助力学习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实施美的课程内容;通过变革课堂,探索“线上线下交互共融、课内课外衔接融通”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引领美的学习方式。

作为上海市首个5G+AI智慧高中,卢湾高级中学以人工智能、全息技术等为能力底座,以“跨时空学习、元宇宙教学”为主要理念,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建设,探索创新教育的形式和场景,目前形成了基于5G技术、全息技术、VR&AR&MR技术的“跨时空沉浸式学习&元宇宙实验室”的教育模式。

位育中学则携手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藤荟教科,共同搭建生物芯片方向的科创教育项目,强强联手,“芯”动位育,该校也是在上海高中阶段实施芯片教育的第一所中学。

相信接下来将涌现更多的“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学校。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10

大树成长营

简介: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