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刘”谁更能打?主席对两人各有评价,部下也有评议

兵说深耕战争史 2024-05-18 06:16:34

作者:相忘于江湖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我军“五虎上将”,指挥作战的水平都是顶级的。

彭、林、刘、徐、粟五大名将中,林总和刘帅的年龄相差悬殊,但指挥作战颇有相同之处:两人都是偏于沉稳,作战讲究深谋远虑、出奇制胜,尤善于小投入、大产出。他们两人谁更能打,也成为军事爱好者喜欢讨论的一个话题。

【1949年10月,二野进军西南途经汉口,与四野领导合影,左起:邓政委、刘伯承、林总、邓子恢、谭政、李雪峰】

刘帅出道更早,但林总很早进入了主席的人才方阵。

当林总出生时,刘帅已经因为家贫辍学,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当林总读私塾时,刘帅已经在川军中开始了军事生涯;当林总进入黄埔四期时,刘帅已经是大杀四方的“川中名将”。

革命不分早晚,两位名将因为南昌起义走到了一起。

此时,林总只是叶挺独立团的一名连长,而刘帅则是参谋团的团长。起义失败后,林总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而刘帅则远赴莫斯科,进入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

两人再次重逢,已经是4年以后的江西苏区。

此时,林总已经成长为23岁的军团长,对主席的游击战思想运用得心应手。而初来乍到的刘帅,起初不太了解红军的实际情况,撰文批评部队不会打正规战。

随着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李德排挤的刘帅对主席的游击战术有了深刻的理解领悟。从此摆脱教条的束缚,大力支持和坚决执行主席的军事思想。

【林总在东北】

林总和刘帅用兵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谋定而后动。

林总的高光时刻,主要集中在红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林总23岁担任军长,25岁担任军团长,打文家,战长沙,下吉安,出赣州,转战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红一军团是红军五次反“围剿”的绝对主力。

抗战时期,三十而立的林总在平型关一战扬名天下。

从此,林总就和“精于运筹、多谋善战”八个字紧紧捆在一起。

解放战争,汇集了天下英豪的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在林总的运筹帷幄下在东北站稳脚跟,决胜辽沈、平津,并在渡江战役后横扫中南地区。

长征途中,刘帅把“当世孙吴”的智谋发挥到了极致。

智取遵义,红军兵不血刃,赢得了开会的时间;四渡赤水,红军神龙见首不见尾;巧渡金沙江,红军一条木船建奇功;通过彝民区,刘帅和小叶丹的结盟传为佳话。

抗战时期,刘帅把山地游击战运用得炉火纯青,八路军129师也成为楔在巍巍太行的一枚钉子,有力拱卫华北敌后根据地。到了解放战争,刘帅把料敌于先、深谋远虑、临战权变、勇往直前的指挥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刘邓首长和张际春、李达】

在老领导、老战友和老部下眼里,林总和刘帅的风格特点大不相同。

主席是两位名将的伯乐和领导,曾经多次评价林总:一是井冈山时期“这个娃娃可堪大任”,二是长征期间质疑四渡赤水“一个娃娃懂什么”,三是1971年“折戟沉沙铁未销”。

主席对刘帅也有几次评价:一是长征期间“一条龙下凡”,二是解放战争“我有刘伯承,蒋某人不可能不失败”,三是1958年批评主持军事学院的刘帅是“教条比较严重”。

搭档聂帅、老部下黄克诚和大多数老战友,对林总的军事才华是基本肯定的(排除1971年之后的批判),评价林总打仗有一套。老部下萧克则说:打仗勇敢,但是不大容人,城府很深。

搭档邓公、老部下陈锡联等人,对刘帅的评价则非常一致:既是129师的师长,又是和蔼的老师。而老乡朱老总则评价刘帅,是兼具“仁信智勇严”的军事将才。

林总好刘帅都是性格内向之人,但是司令部氛围截然不同。

林总沉默寡言,司令部的氛围严肃,手下将领对101都很敬畏,幸好有事还能罗荣桓政委说。二野司令部则相反,刘帅爱讲段子和俚语,当时的邓政委则不苟言笑。

【1946年6月,54岁的刘伯承亲自带领军区旅以上干部打靶,他第一个趴在地上,用唯一的左眼瞄准打了三枪】

林总和刘帅不同的个性,造就了不同的指挥风格。

林总的指挥风格属于“高度集权”型的,通常说是“一竿子插到底”:当师长时他会指挥到连一级,他当军团长时会指挥到团一级,当野战军司令员时会指挥到师一级。

集中指挥的好处,是便于掌握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干大事。

但自古以来“君强则臣弱”,同理,一个强势的主帅往往带出服从的将领,而有棱有角的战将往往担任副职。

刘帅的指挥风格则是“分散指挥”的代表,所谓“分散指挥打野猪,集中指挥打死猪”。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时期,刘帅都是“教练型”,自己“出题”,手下“做题”。

一个开明型的主官,往往更能激发下属的主观能动性。

八路军129师和二野走出来的战将,后来的成就最大。很多人认为是邓政委的提携,殊不知早在主席时期,刘邓大军麾下的战将,已经被陆续提拔到显要位置和前台。

【刘伯承在指挥作战】

在战争年代,林总和刘帅曾经有过多次默契配合。

两位名将第一次合作,还是江西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

主席归隐后,刘帅作为红军的总参谋长,负责制定作战计划。而林总、彭总和红一、三军团等,则是反“围剿”作战落地实施的主要责任人。林、刘的合作,赢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两位名将的第二次合作,是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林总、陈光和红4团的长途奔袭,是飞夺泸定桥的关键。但是,如果没有刘帅、聂帅和左路军的支援,刘文辉的守桥部队也不会放弃泸定桥草草撤兵。

林总和刘帅第三次合作,是抗日战争的广阳伏击战。

平型关大捷以后,林总指挥115师343旅和129师386旅一部,在广阳设伏,歼敌1000余人,战果之大堪称第二个平型关战役。而刘帅让129师也借题发挥,连续设伏打击日军。

两位名将的第四次合作,已经是解放战争的后期。

南线大追歼,林总和刘帅共同导演了一出“疑兵计”,二野陈赓兵团归林总指挥解放中南地区,四野47军、50军和42军1个师,跟随刘邓大军一起进军大西南。

【1962年3月,八大元帅和罗瑞卿、陶铸在广州合影】

林总和刘帅不同的性格脾性,也导致不同的人生结局。

1950年6月,粟裕建议:对台作战请刘或林来主持。

这也可见在粟裕的心中,刘、林都是地位极高、水平极高的统帅人物。

1955年9月大授衔,七位开国元帅齐聚北京,而林总和刘帅因为在青岛养病,都缺席了授衔仪式。两位开国元帅的标准照,是摄影师到青岛补拍的。

1962年对印反击战,防长林总没有过多参与,自谦是“编外参谋”的刘帅则高屋建瓴,用智慧指导部队取得大胜。

此战过后,年迈的刘帅由于身体原因,逐渐退隐。

林总后来则大起大落,结束了复杂的一生。

参考资料:

1、《林彪的这一生 》,少华,游胡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2、《刘伯承元帅》,赵建国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

8 阅读:3484
评论列表
  • 2024-05-19 22:31

    我偏向一代奇才林帅[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01 回复:
    刘帅最厉害,千里挺进大别山
  • 2024-05-19 21:22

    经典好文[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5-19 21:40

    [点赞][点赞][点赞]

兵说深耕战争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