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多发来的挑战书,中方已接下,华春莹反击,2问直戳美方要害

大白话瞰世界 2024-03-06 10:25:56

雷蒙多接连向中国发来“挑战书”,中方已经接下,雷蒙多的“挑战书”究竟说了些什么?她这样做的原因又是什么?华春莹发帖反击,2问直戳美方要害,华春莹问的又是什么问题呢?

由于日前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对中国制造的汽车展开调查,在此情况下,近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趁机向我国发难,接连发来了多封“挑战书”,极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雷蒙多甚至将中国制造的汽车与iPhone进行类比,称“现在汽车就像是装上了轮子的iPhone手机,可以记录大量信息,如果这些汽车都是来自中国,可以试想一下,数百万辆中国汽车在美国的道路上行驶,每天每分钟都在收集数百万美国人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传回中国,还可以再试想一下,假如有300万辆中国汽车行驶在美国道路上,而北京可以让它们同时熄火”。显然,雷蒙多上述这番话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汽车存在所谓“数据安全风险”,并且中方可以随时“操纵”远在千里之外的汽车,这些行为都将会影响美国的所谓“国家安全”。说白了,这又是一次美国政客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进行污蔑、抹黑的把戏,而这次的矛头直指中国的汽车产业。

针对雷蒙多的上述不实言论,我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反击,一连问了两个问题直戳美方要害。首先,华春莹反问雷蒙多,“iPhone是美国产品。你是不是在暗示iPhone、特斯拉甚至波音……一直在将机密数据传送回美国,并可能随时被华盛顿关停?”紧接着,华春莹又发布两张对比图片,反问雷蒙多,“到底是谁在全球汽车市场采取‘不公平做法’?”据了解,这两张对比图反映的是中美两国在汽车行业的行为。第一张图片显示,美国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去年访华期间在上海受到热烈欢迎,中国员工同他亲切合影;第二张显示的内容则是,一辆辆中国的电动汽车被美方打上了“被调查”的标签。通过这两张图片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中国在汽车行业的做法是“向全球车企”开放,而美国则是针对中国汽车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当事实真相摆在面前的时候,很显然,华春莹的这两个反问,雷蒙多根本就没办法回答。

不过,这还不是近期雷蒙多首次对华发难,此前,雷蒙多在出席一个活动时还曾公开声称,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美国的朋友”。那为什么雷蒙多要这样三番四次的对华发难呢?难不成她还在对去年访华期间,华为发售mate60系列手机,让她“被迫”担任了mate60手机“代言人”一事耿耿于怀?要知道,自去年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举行会晤后,中美双方紧张的关系已经稍有缓和,两国官员无论是线上会谈,还是线下面对面会晤都在逐步增多。在此情况下,雷蒙多还在极力的渲染所谓“中国威胁”,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一点,其实可以通过中美双边商贸往来看出端倪。实际上,虽然中美关系相对缓和了,但是双边商贸关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扩大,美国想要的一些利益,比如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以及依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等,中国这边都还没有给到。这让作为商务部长的雷蒙多自然有些坐不住了,甚至都已经开始恼羞成怒了,渲染所谓“中国威胁”,更像是雷蒙多为引起中方关注的无奈之举,其目的就是寻求中美商贸关系实质性突破。

而中美商贸关系为什么没有进展,美国想要的,中国又为什么不给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美方没有拿出应有的合作诚意,一边寻求与华合作,一边又打压遏制中国,并在中国内政问题上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比如对台军售,以及拜登政府宣布的对中国汽车开展调查,和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继续扩大对中国的制裁和封锁等等。很明显,美方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行径,不得不让中方对美国的诚意保持怀疑,在此情况下,美国想要的,我们暂时不给也完全在情理之中。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不是带着诚意来与中国谈,那雷蒙多即便向中国发来再多的“挑战书”也没有用,我们在接下的同时也会给予其有力回击。

16 阅读:5515
评论列表
  • 2024-03-06 17:27

    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让美国政客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 2024-03-06 18:50

    雷蒙多来中国两次没捞着好处,滚回美国后,她一直处于气急败坏歇斯底里状态

  • 2024-03-06 20:31

    按照雷蒙多的说法,反向思维一下,这是否代表着,美国向中国输出的芯片都有后门,电脑系统、手机系统都有后门?如果为真,那么分分钟就可以至整个国家的瘫痪,任人宰割!

    天涯木棉 回复:
    全天下都知道美国就是这么干的,不仅对中国,对它的所谓盟友也是这样。

大白话瞰世界

简介:瞰世界,析热点,这里是大白话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