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一季度毛利环比翻倍!还带来AI司机?完全自动驾驶指日可待?

电动车公社 2024-05-22 10:12:20

要说车圈开发布会谁最喜欢“押日子”?我想非小鹏莫属。

每年一次的“1024”程序猿日,已经被小鹏安排4年了;今年元旦1月1号又顶着假期开小鹏X9发布会。这次小鹏AI Day也押着了“520”,玩了个谐音梗。

(起初我没太意识到这点,就喊了公社一位小伙伴去参加。结果小鹏AI Day连发布会带后续采访到晚上9点才结束,导致他没办法陪女朋友,险些“酿成大祸”)

以后再遇到这种比较特殊的日子,看来还是得安排单身同事。

实际上,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小鹏AI Day这次掏出了什么东西——一个超大的OTA版本更新。更具体一些来说,这次OTA更新涉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主动安全等,新增了1000多个功能,做了5000多项体验优化,光是官方的升级说明就多达1.3万字。会上小鹏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主表示,“这可能是目前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一次OTA,升级完成后几乎相当于换了辆新车。”

那么,这真有小鹏说的这么厉害吗?这就得从实现这次OTA的底层核心技术说起了,也就是“端到端AI大模型”上车。相信大模型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算太陌生了,2022年11月ChatGPT因为大批量帮大学生写论文而火遍全网,后来大模型这个概念开始逐渐渗透进汽车行业,不少品牌都提及了大模型上车这件事,但目前基本都没真正落地。不过这次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将成为行业里第一家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的品牌,将率先进入AI智驾时代。

这时可能有人又会问,小鹏智驾不已经是第一梯队顶尖水平了吗?把AI大模型掺和进智驾里到底有什么用?公社其实有一台小鹏G6,我想这一点我们还是有发言权的。现阶段,小鹏智驾系统确实在行业里是第一梯队,但离我们所想象的智能驾驶的“终极形态”还有一定距离。虽然从今年2月份开始,小鹏陆续向车主推送了“无限NGP”功能,更新之后的小鹏NGP可以做到全国所有城市都能开了。但在我实地体验过之后发现,目前小鹏“全国都能开”是狭义上的,把车开到城市主干道上确实是可以开启NGP。要是把车开到胡同之类的窄路会发现,NGP还是处于无法开启的状态。目前的NGP的适用范围仍然有局限性。而这次更新为智驾系统引入的AI大模型,恰恰就是为了解决那些原本NGP去不了的路段。何小鹏立下Flag,“到今年三季度,小鹏NGP不仅全国都能开,而且全国每条路都能开”。

除此之外,在智驾体验方面,引入AI大模型之后系统执行逻辑也会更加流畅。目前小鹏智驾采用的是高精地图和无图混合使用的智驾方案,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地方优先用高精地图,没高精地图的地方用无图。这就导致一个现象是,有高精地图覆盖的路段,系统变道、转向、超车之类的动作会相对流畅,但到了无图路段,系统反应就没那么果断了。就有点像智驾系统内有多个感知硬件议员们在讨论、博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当前遇到的状况。而这次引入的AI大模型恰恰就是为了充当“一锤定音”这个角色,让整套系统的执行力变得更强。对ChatGPT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清楚,它在很多逻辑推理方面跟人很像,所以让大模型来当司机,执行逻辑也会跟人类司机比较相似。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小鹏NGP将彻底摆脱高精地图的依赖,实现全面无图量产上车,同时NGP无论在高速还是城市,表现一样好。

同时,在智能驾驶训练仿真系统引入大模型之后,小鹏智驾的进化速度也将更快。按照何小鹏所估算的智驾进化速度,18个月的时间里,小鹏的智驾能力就能提升30倍。

至于智驾能力提升“30倍”后具体表现如何,何小鹏在会后的专访环节表示:“这意味着更接近人类的智驾体验,更低的接管频率,更低的事故率,让智驾开的比人驾更安全。”何小鹏承诺,到2025年,小鹏希望在中国实现“类L4级”智驾体验,同时小鹏的智驾技术开始走向全球。

我们知道,现在市面上所有带智能驾驶功能的车都停留在L2级辅助驾驶阶段。而L4级就已经可以被称为自动驾驶了,理论上来说从A点到B点完全不需要人类驾驶。不过,细心的朋友应该关注到了,小鹏在L4前面加了个“类”字。意思大概就是说,虽然小鹏拥有L4级从A点到B点的自动驾驶能力,但出了事依然是人需要担责的。什么时候车企敢说出一句“出了事我来扛”,真正意义上的L4完全自动驾驶才真正叫落地。不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相信小鹏必定会朝着那个终极目标努力的。除了NGP以外,小鹏在智驾方面还全球首发一个实用功能——AI代驾。

AI代驾是区别于NPG的一套独立的智驾功能,用户可以在通勤过程中“让车将路记住”,以后车就可以按照预先学习的路线自己开了,这其实就是友商口中经常提及的“通勤模式”。从能力上来说,AI代驾能做到限宽石墩、极窄路段、复杂环岛都能开。

从A点到B点最多记录10条路线,每条路线长度可记录100公里。

AI代驾功能除了能做到“记路”以外,还能将你的驾驶习惯记录下来,无论超车变道激进还是保守,踩加速踏板迅猛还是温和,都取决于用户自己,相当于用户复制了一个和自己相似度很高的AI司机,做到“千人千面”。在“老本行”自动泊车方面,小鹏这次也融入了AI大模型,可以做到极窄车位下离车泊车/出库了。

同样的,小鹏的智能座舱也融入了大模型之中。最明显的改变就是,车载语音助手小P可以通过智能驾驶摄像头,感知并判断车周围的事物是什么了,具有像人一样的逻辑推理能力。你可以直接问小P,“前面的车是什么车”、“左边的树是什么树”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向小P传达“我冷了”、“我睡20分钟记得叫醒我”等等较为模糊的指令,小P也可以正确理解人的意图了,而不是机械式的回复“这个问题我还不会”。当然,让小P帮忙写个故事、画个画之类ChatGPT能做到的事,理论上AI小P也能做到。值得一提的是,小P的默认唤醒词也有所更改,把原先的“你好小P”改成了“小P”,把“你好”俩字去掉了。小鹏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表示,“直接呼唤小P更像是在跟朋友对话,会显得更亲切一些。”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以外,这次OTA还会在哨兵模式、AEB、主动安全提醒、车机系统流畅度、车机分屏等等方面进行大范围的升级,受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更绝的是,这还没完。何小鹏再再再次立下Flag,称以后小鹏将大幅提高OTA频率,以月为单位进行更新,要让用户每个月都有新的惊喜,让用户持续获得新鲜感。

写在最后

最近几个月在各种场合见到何小鹏,都会发现,他的状态尤其好。

如果要问何小鹏的自信从哪里来?我想,刚刚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给了我们答案。今年一季度,小鹏营收达到了65.5亿元,同比增长62.3%,而投资人最最看中的毛利率,已经成功由负转正,提升到了12.9%,这在小鹏10年经营史上已经算非常亮眼的成绩了。同时,手握的现金流增长到了414亿元。更重要的是,和大众的合作开始有了技术输出,企业的造血能力也就意味着变强了。可以说,在小鹏G9上市受挫之后,历时2年人员架构大幅调整,运营模式优化,终于在今天初见成效。对于面向未来的致胜法宝,何小鹏自然比我们任何人都更清楚,那就是智能驾驶。

因为何小鹏判断,随着智驾逐步迈向深水区,友商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小鹏会坚定的投入到智能驾驶的研发中,“今年在智驾上至少要投35个亿,新招智能化人才4000人,每年在算力上至少投7个亿。”最终,小鹏将在智能驾驶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壁垒,进而走向世界。同时,对于友商可能会小鹏挖走智驾人才这件事,何小鹏在AI Day上也开了个玩笑:“虽然我们是智驾黄埔军校,但也请友商们高抬贵手。”小鹏汽车制胜未来的唯一出路已逐渐明朗——成为智能驾驶的破风者。

1 阅读:54

电动车公社

简介:重新思考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