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大学重磅变化:单科优秀,有破格录取机会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4-05-03 21:00:26

记者 | 沙西雪儿

综合中国青年报、都市快报、扬子晚报

在刚刚过去的4月,备受关注的国内各大高校的“强基计划”也陆续结束报名。

我们注意到,在今年的“强基”计划招录中,数学成绩与录取机会的关系引发了众多热议,其中,话题#数学140分以上就能被知名大学锁定吗#直接冲上了微博热搜,家长群里也在热传:只要数学单科考取高分,就能直接被名校提前锁定。

数学单科为王的时代来了吗?家长们所传的结论是否属实?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人才选拔机制?我们一起来仔细捋一捋。

简单啰嗦几句,科普一下“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始于2020年1月,全国共有39所名校参与试点。旨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选拔人才。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为了选拔和培养人才,特地给了一个“快捷通道”,而且,优惠都是实打实,比如降分录取、破格录取。

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9月,“强基计划”实施三年来共录取新生1.8万人。

今年各大高校的“强基计划”是从4月份开始陆续发布招生简章的,其中有好几个趋势特别值得注意。

首先就是专业。此前, 很多人觉得“强基计划”的可选专业太基础、太宽泛、热门专业少,但今年,各个高校都拿出了更大的诚意——

武汉大学新增了“地球物理学”专业。这是国家“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首批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位点,ESI进入世界前5‰。此外,北京大学新增生物科学类生物医学方向和基础心理方向、化学类材料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加航空航天类飞行器控制信息工程;上海交通大学新增船舶与海洋工程;同济大学新增海洋科学专业等。

另一个引发关注的,就是单个成绩足够优秀,就有破格录取的机会,主要集中在“数理化”。

比如西北工业大学,要求考生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4-5倍之间,即可申请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中南大学要求第一专业志愿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且高考数学单科成绩达到145分的考生,不受名额限制直接入围。

北京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显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且按破格申请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将对其学科特长及综合表现进行审核。

吉林大学在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提到,对于报考该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考生,高考数学成绩达到145分及以上,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但未达到入围标准的,可予以破格入围。

中山大学在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提到,报考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且已确认报考的学生,如单科成绩符合,数学≥140分或物理100分(新高考省份)或理综≥280分(传统高考省份),可破格入围考核。

众多高校“强基计划”允许单科破格的消息一出,网友们顿时炸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以数学为例,大家意见分两派:

有人认为,“早该如此,不拘一格,培养偏才学生。”“看来数学为王的时代要来了。”“数学能考140分以上的,基本也是985的。”

也有人认为,“不太公平,人文教育同样重要”“现在的数学,如果语文阅读理解不够强,可能题都读不懂。”“那还辛辛苦苦的学文科干嘛呢,大家都去卷数学不就好了?”

网上热议不断,线下的家长们也纷纷“坐不住了”,有些开始咨询“奥数培训”,有些表示不得不“卷”娃娃的数理化了。

在这里,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长的是,高分单科成绩或许只是进入名校的“敲门砖”,通过单科 “破格入围”,并不代表直接录取。

对于通过初审的考生,高校还会根据相应的招生办法来进行考核和录取。比如说,通过初审后,有的需要进行笔试加面试,有的则是直接面试,还有学校进行体测等。

事实上,高校“强基计划”允许单科破格,早已有迹可循。

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其中写明,“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对于今年的这一变化,教育业内人士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教育从业者认为,这次单科破格对于中学基础学科教学无疑会有一定的促进。“不仅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相应的教学投入会加大,一线高中教师对于学生解题技能、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也会更加注重。”

“总的来说,今年对于单科成绩的强调,对于一些偏科的学生来说,确实是有利的。但是,强基计划的考核不单单只是单科高分那么简单,很多学校对考生的高考总成绩还是作出了一定要求,而且今年的入围比例整体都在缩减,所以想要通过强基计划,考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依旧十分重要。”一位高三老师表示。

还有一位从教多年的数学老师直言,随着考查内容越来越灵活,数学能考140分乃至145分以上,可以说在哪所学校都是凤毛麟角,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科视野甚至是文科素养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焦虑或者开始‘鸡’数理化,毕竟这是一条不属于大部分学生的小众赛道,还是要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发展路径。”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信号,尤其是总成绩不突出、但是单科优秀的孩子,建议尽早关注。

1 阅读:1031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2:13

    这是对现在应试教育的尝试改变,说明现在教育是真的不适合这个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