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人类有没有可能是宇宙唯一的智慧文明?

宇宙时空探索 2023-12-09 17:06:00

从概率上分析,我认为人类确实有可能是宇宙唯一的智慧文明。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嗤之以鼻:你也太狂妄了吧?宇宙这么大,你竟然认为人类是宇宙中的唯一?谁给你的这么大勇气,是梁静茹吗?

作为深度科普,当然不会只说一句话就完事了,那样太不负责任了,那也不是我的风格我想说的还有更多。

其实以目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程度来讲,不管什么样的结论都没有多大说服力,不管你认为人类是不是宇宙唯一智慧文明,都为时尚早,没有什么根据,说白了也只能是猜想和想象。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人类对宇宙的观测范围实在太有限了,而且人类的观测手段相当简陋,造成了我们在观测宇宙太空时,其实处于一种“近似”的状态,看不清更远的太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宇宙太空实在太浩瀚了,哪怕是如今最强大的天文望远镜,也无法看到系外行星(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如今发现的所有系外行星都是通过间接手段观测到的。

不过,人类确实可以看到上亿光年外的星系,比如说强大的天文望远镜能看到130亿光年外的星系,但看到的也只是模糊的影子而已,或者说只是一个微小的亮点。

虽然如此,天文学家们仍旧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比如说光谱红移,超新星标准烛光,引力效应,光谱红移,凌日效应等手段测量出遥远天体和星系的相关参数,比如说质量,体积,转动周期等。

但是,分析出来的数据只是大概数据,有时候误差也会很大,对于我们寻找外星生命基本上没有任何实质帮助。

说白了,对于外星生命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多数时候人类只能去“猜”,运气成分很大。即便是天文学家宣称某颗行星是类地星球,很可能存在生命,但实际上准确率是无法保证的。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观测得出的该行星的各项参数来看,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高,但实际什么样子,谁都无法确定。

也就是说,对于是否存在外星生命,无论你是持肯定还是否定观点,其实都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更多的也只是建立在个人喜好上的主观臆断。

可观测宇宙直径达到930亿光年,银河系直径至少20万光年,我们的太阳系直径也有大约2光年。即便是在渺小的太阳系,人类也不能断定是否存在外星生命,更不要说浩瀚的宇宙了。

理论上分析,外星文明可能有很多很多,但不同的宇宙文明之间遇到彼此的机会却非常渺小。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德雷克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德雷克公式或者德雷克方程,用于计算宇宙智慧文明的数量。主要根据7个参数来计算最终的智慧文明数量,这些参数包括一个星系形成恒星的速率,恒星系统中拥有行星的比例,演化出高级生命的概率等等。

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单单是我们的银河系就存在至少上万个智慧文明。不过,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了,德雷克公式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公式,顶多算是概率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可能与实际结果有很大出入,毕竟公式中的每个参数基本上都是一种概率,这种概率很难准确表达出来。

但即便是智慧文明诞生的概率很低,比如说哪怕一个星系只有一个智慧文明,宇宙中也会存在上千亿个智慧文明,但他们都在哪里呢?

从概率上讲,在这千亿个智慧文明当中,哪怕只有为数不多的智慧文明拥有超过百万年文明发展史,他们文明高度也会超乎我们想象。如此高级的智慧文明按道理讲早就应该统治整个星系乃至全宇宙了,但为何我们始终不见他们的蛛丝马迹呢?

这也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感到费解的地方,他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他们都在哪里?”后来也演绎为著名的“费米悖论”。对于费米悖论,有很多种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第一,智慧文明实在太稀少了!

刚才通过德雷克公式计算,银河系至少拥有上万个智慧文明,这里再增加一百倍,假设银河系拥有一百万个智慧文明,这个数量不少了吧。

但是考虑到银河系至少拥有2000亿颗恒星,也就是说平均20万颗恒星才能出现一个智慧文明,这样的智慧文明分布实际上是相当稀少的。

再来看看如今的人类,仍旧被困在自己的太阳系,在太阳系里“摸爬滚打”,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飞出太阳系。即便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只有4.2光年远,这个距离对于人类来讲也是远在天边,更不要说去探索周围的20万颗恒星了,更是痴人说梦!

科学家们的探测结果表明,在我们的银河系,恒星分别的平均密度约为340立方光年,也就是说在这么大范围内平均只有1颗恒星。

打个比方就知道20万颗恒星中存在一个智慧文明有多恐怖了。就相当于两粒灰尘相距上万公里,假设这两粒灰尘上有智慧文明,他们找到彼此的难度有多大?恐怕比登天还要难!

再打个比方,中国有一群蚂蚁种群,地球另一边的阿根廷也有一群蚂蚁,两个蚂蚁种群发现彼此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我们眼里,它们是不可能发现彼此的。当然,理论上分析,两个蚂蚁种群确实有发现彼此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甚至比人类发现其他智慧文明的可能性还要高,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第二,智慧文明的生命形态很可能是多样性的,形态的巨大差异让彼此之间很难建立联系。

在人类眼里,地球环境是近乎完美的,但假如存在其他生命形态,比如说硅基生命,他们会认为地球环境太“恶劣”了。

放眼宇宙浩瀚太空,不同星球之间的环境差异实在太大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只有地球这种进化完美的环境才能出现生命,但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这种观点实在太“霸道”了,并没有哪条大自然法则规定只有地球环境才能演化出生命。当然这与“天文学家坚持以地球环境为标准寻找外星生命”并不矛盾,完全是两码事。

或许,在冰冷的土卫六上,在零下180度的液态甲烷海洋里,就存在超乎我们想象的生命形态。

而由于生命环境的巨大差别,不同的生命形态演化出智慧文明之后,很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的通讯方式,这就让不同的智慧文明之间更加难以发现彼此。

这就像人类只能用电磁波这种通讯方式,不停地向外太空发射电磁波信号,同时随时准备接收来自外星文明的电磁波信号,但很可能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像是“对牛弹琴”,外星文明完全接收不到人类发射的电磁波。

就像人类不停地朝大猩猩发射电磁波信号,大猩猩怎么可能读取这些信号呢?

第三,宇宙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就因为各种因素灭绝了,很难发展到更高阶段。

实际上这就是“大过滤器”理论,一个宇宙文明在发展的道路上,会遭遇各种不可控因素,而任何一个意外因素都可能导致文明的终结,比如说猛烈的超新星大爆发,小行星撞击事件,太阳爆发,极端天气,恐怖的核战争等。

宇宙文明的发展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稳定,才有可能晋级到更高级的文明阶段。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如果上面所讲的宇宙大事件一旦来临,没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宇宙文明是很难招架的。

即便是相当发达的宇宙文明,也很难应付像超新星爆发这种猛烈的宇宙事件。超新星爆发瞬间会产生超乎想象的能量,在短短几秒内能毁灭周围的一些生命,范围可达上百光年远。这也是为什么有科学家怀疑,正是超新星爆发,把可能存在的宇宙文明都“过滤”掉了。

而那些暂时还没有被“过滤”掉的宇宙文明,比如说人类文明,由于科技水平还很低下,很难走出自己所在的星系。

当然,还有其他猜想,比如说“动物园假说”,说的是外星文明比人类文明发达太多了,他们早就发现了地球和人类,只是人类在他们眼里就如同“蝼蚁”一般渺小,人家根本不愿意搭理人类。

当然还有就是“虚拟世界”理论,认为人们生活在虚拟世界里,我们感知到的一切都是虚幻。

实际上,在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文明的问题上,很多人只会考虑到宇宙这么大,怎么可能没有外星文明?但很多时候我们恰恰忽略了智慧生命的演化出来的概率有多低!

如果你详细了解了人类生命演化史,就会明白,生命的诞生是相当偶然的事件,而人类的出现简直是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安排,在无数次巧合之下,经历了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最终才演化出了人类。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意外的出现,人类都不可能诞生。

如果让地球生命史再重新演化一遍,人类再次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或者说是无限小,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实际上可以认为不可能。人类再次出现的概率甚至比你连续10次中500万大奖的几率还要低很多!

总结

我更倾向于一下两种观点。

第一,在浩瀚宇宙中,不但生命是稀有的,智慧生命的出现更是需要“狗屎运”!

第二,即便智慧生命是稀有的,正如多数人一样,我仍相信宇宙中存在外星文明,但这种存在其实也等于“不存在”。为什么?

因为上面分析了,不同的文明之间会因为各种因素永远发现不了彼此的存在,那么这种“存在”对于双方来讲都是没有意义的。就像宇宙很大很大,甚至可能是无限大,但对人类有意义的只是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外面的一切对于人类来讲都是没有意义的。

简单讲就是“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当然,这里的“看不见”并不仅仅指“用眼睛看”,而是“探测或者感知”。说白了,与人类文明没有任何交集的外星文明,对于人类来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会说“人类很可能是宇宙中唯一智慧文明”的原因所在。

完。

1 阅读:201
评论列表
  • 2023-12-09 17:19

    痴人说梦呢。。。。

宇宙时空探索

简介:用通俗的语言诠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