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被软禁后,他手里20来万的东北军,为何一瞬间土崩瓦解?

史新说 2024-02-12 22:21:25

蒋介石在这一方面,那可真是个行家。别说张学良手里20来万部队,就算是200万部队,蒋介石也能轻松解决。

后张作霖时代的东北军,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张学良在接手东北军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东北的局面,但也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随着张学良搞掉了杨宇霆,改弦易帜支持蒋介石,在一时间风头鼎盛,成为了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但这只是个表象而已。

尤其是张学良放弃东北,撤退到关内以后,张学良的东北军成为了无根的浮萍。众所周知,养军队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那是需要钱和武器装备来做支撑才行。

东北军原来强,是因为立足于东三省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肥沃的土地。张作霖苦心经营多年,东北军的吃住装备都可以自给自足,支撑这个庞大的军队开销。

但撤入关内的东北军,便失去了这个依托,只能靠着南京的蒋介石政府来扶持,靠着扶持来过日子,实力已经大打折扣。

到了蒋介石派东北军前去西安剿灭红军时,张学良分分钟便被红军吞掉三个师,而且蒋介石还不想帮张学良重建,反而要撤掉这三个师的番号。

张学良才幡然醒悟,再一门心思的剿灭红军,最终他这点部队就会越打越少,回东北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才逼得张学良想通过兵谏来解决问题。

张学良还是年轻,他只是想到了靠兵谏来停止内战,但是却没有想好如何收场,靠着一腔热血,联合杨虎城说干就干了。

于是,张学良联合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多方斡旋,蒋介石也答应了这件事。

名义上,蒋介石才是最高领导者,需要蒋介石扛大旗来领导建立全面抗日统一战线,此时的张学良,处境就变得相当尴尬。

他安然无恙的留在东北军中,蒋介石难道就不担心张学良故技重施么?万一张学良一个不开心,率领东北军武力反抗如何是好?

再者,其他将领有样学样怎么办?一个不开心就搞个兵谏,这让蒋介石的面子往哪里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就要摆好被制裁的姿态,不再对蒋介石产生任何威胁,让蒋介石将失去的面子找回来。

所以,张学良陪着蒋介石回南京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被软禁或者被杀掉的心理准备了。他在离开之前,便将东北军的指挥权交给于学忠和杨虎城等人。

但是,于学忠等人却为何将东北军带垮了呢?答案便是:祸起萧墙。

东北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以王以哲为首的“新元老派”,以孙铭九为首的“少壮派”彼此之间常常互相争斗。

由于这些人都是张学良一手提拔,张学良在还是有能力来制衡他们,但张学良一离开,于学忠便无法制衡这两股力量。

最终演化成为内部火拼,王以哲被孙铭九枪杀,于学忠面对如此困局也无能为力。软禁了张学良的蒋介石也借着机会开始对东北军整编,压缩编制之后,便被分别调往各地参加抗日战争。

这支规模庞大的东北军便被分化瓦解,在抗日战场上与日寇火拼,为抗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这番操作之后,东北军便分分钟土崩瓦解,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荣光。

失去了东北军之后,张学良就更像是一只没有獠牙的老虎,被蒋介石囚禁了54年之久,最后到了蒋介石、蒋经国两人去世之后,才得以恢复自由。

1 阅读:688
猜你喜欢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