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磁弹射系统不止一款?或为076舰准备,与福建舰的差别在哪

海事先锋 2024-03-28 09:27:30

“福建舰”的诞生,打破了美国在电磁弹射型“超级航母”领域的一家独大,体现出中国军工业不容小觑的技术实力。但谁又能想到,国内在电磁弹射领域的深耕程度恐早已超出外界的估计,竟已开始研发第二款电磁弹射器,在令人倍感意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惊喜,值得好好期待一番。

德国媒体转载了相关报道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突破界限”的电磁弹射系统,该系统将可弹射起飞重量更重的飞机,且弹射器需要运行的距离仅有约100米。从相关论文来看,这款新型电磁弹射系统可在2.1秒内,将30吨重的飞机从静止加速到70米/秒。相比之下,“传统”的航母电磁弹射器需要用3秒以上的时间,才能将一架13吨重的飞机加速至66米/秒。很显然,这意味着国内相关团队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吃透了电磁弹射技术,在将成果运用到“福建舰”的身上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性能更强的新型电磁弹射器的研制。

电磁弹射器验证装置

如果新型电磁弹射器确实能实现上述性能,那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仅需100米就能被弹射放飞的舰载机,机内的飞行员能承受住如此猛烈的瞬间加速所带来的过载吗?若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有两种方式:

母舰或可放飞更大更重的舰载无人机

其一,未来使用这款新型弹射器的舰艇,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搭载有人驾驶舰载机的航母,而是以运用舰载无人机为主的无人机航母。既然是无人机,那就无需考虑机内人员的生理承受能力这一要素。而新型弹射器能放飞更大更重的机型,意味着舰载无人机的作战半径、留空时间和携弹量等性能指标都能设定得更高,甚至不排除母舰可用舰载无人机独立遂行制空作战、反舰作战和对陆打击等任务。

现代外骨骼已经十分小巧和轻便

其二,未来的有人驾驶舰载机或将为飞行员配备外骨骼式的抗荷服,以便承受更大的过载。与目前的软质材料抗荷服不同,随着单兵外骨骼技术的发展,很多轻便但坚固的外骨骼可赋予人体更好的抗过载能力。人员抗过载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两点,一是飞行器的机动性能可以进一步提升,二是飞行器可以接受更强的弹射器牵引力。

076型舰的两种构想

以第一种方式来想,这款新型弹射器可能将用于传闻已久的076舰,即在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5~6万吨级中型无人机航母。该舰被认为与搭载有人驾驶舰载机的“福建舰”不同,将以无人舰载机为主要战力。新型电磁弹射系统将可让该舰搭载和放飞多款最大起飞重量不同的无人机,乃至实现舰载无人机的“高低搭配”作战。至于第二种方式,则可能意味着国内将可开发性能更加强劲的新一代有人驾驶舰载机。在新型电磁弹射器和单兵外骨骼式抗荷服的加持下,新一代舰载机有望拥有比现有的五代机所具备的“超级机动”更强的机动性。

中国未来航母预想图

总之,无论是哪种可能性,或都意味着中国正在并行推进多款不同型号电磁弹射航母和舰载机的研发项目。对人民海军来说,如同“在工厂中生产香肠”那样批量建造航母的那一天,恐怕已经不再遥远了。

8 阅读:901
评论列表
  • 2024-03-28 10:09

    加速度并不大,小编怎么会担心驾驶员呢

海事先锋

简介:带您领略一个不一样的海军装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