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59岁老妇在阁楼藏情夫24年,2011年才被发现,她这是为何?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05-22 20:21:23
前言

2011年,云南59岁的五保户夏志玲意外摔断了右腿,在医院得到救治后,面对民警将其送往养老院的建议,夏志玲却始终不同意。

在民警持之以恒地劝告下,夏志玲终于说出了一个藏了24年的秘密:“不瞒你们说,我在家里一直藏着养着一个男人……”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意外揭开的秘密

如果不是2011年的那场意外,已经消失24年之久的毕占先可能还会继续隐藏身份,藏在夏志玲家那间阁楼里等待着未知的未来。

当天下午,59岁的夏志玲不慎从堤岸上跌落导致右脚的脚踝骨折,被闻讯赶到的社区民警送到了威信县人民医院。

在当地人的印象里,这个五保户老人自从搬到这间老木屋以后就一直一个人生活。因此,为了帮她筹措治疗费用,民警还动员了社区居委会的干部一起组织捐款,保证了夏志玲的治疗费用。

为了防止夏志玲无人照顾,社区民警肖吉芬还通过有关部门协调,为她申请了每月300多元的补贴,并找到一家愿意收留她的养老院。

然而,夏志玲却死活不肯松口,还坚持表示想要回老木屋独自养伤。虽然十分疑惑夏志玲的行为,但是肖吉芬还是为老人忙前忙后地处理了不少事情,甚至还亲切地称呼她为“妈妈”。

终于,在接到捐款的当天晚上,自觉良心不安的夏志玲将肖吉芬拉到身边,说出了这个藏了24年的秘密,“不瞒你们说,我在家里一直藏着养着一个男人,他叫毕占先……”

当肖吉芬打开房门登上阁楼时,果然见到一个面色惨白、已经有些驼背的光头老人。夏志玲的老木屋已经相当简陋破旧,而这间位于二楼的阁楼更是拮据,不但面积狭小,还没有窗户,见不到阳光。

金屋藏“汉”的由来

“我们想在一起,又怕别人说闲话,还怕犯重婚罪被公安局抓了,就商量了这么一个办法。”

这是夏志玲和毕占先对于这位消失了24年的老人藏身阁楼的解释。

而这一切要从三十年前,还没有结婚的夏志玲在一次赶场中认识了毕占先,他是威信县旧城镇供销社的职工,在当时是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不过已经在几十里外的老家麟凤镇结婚,并有了四个孩子。

1981年,国家正式下发通知,对个体经营的政策放开了一个口子,而本就经常偷偷收购米面、鸡蛋之类农产品在镇上售卖的夏志玲也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米店。

因为收米总是要去乡下,同样住在威信县旧城镇的夏志玲就和在供销社卖生产资料的毕占先频繁交往,两个人的感情不断升温,夏志玲也就喜欢上了这个“有妇之夫”。

不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们虽然偷偷交往,但却不敢让人知道,在接连几年的暗中交往后,准备离开供销社自己创业的毕占先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私奔。

于是他们决定一起偷偷从旧城镇搬到扎西镇,在河坝街租了门面继续做卖米的生意。不过,毕占先毕竟已经结婚,要与夏志玲公开生活在一起,就不得不面临重婚罪的问题。

后来,夏志玲在河坝街的房子被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补偿中有一个选择是在龙井上街一处有上百年历史的老木屋。而看着这间老木屋的构造,夏志玲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

夏志玲回忆道,在当时农历二月的一个晚上,已经在外面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的毕占先偷偷溜进她家,住到木屋2楼的阁楼上,而这一住,就是与世隔绝的24年。

这间木屋只有十几平方米,前面既是小厅,也当厨房,放着电视机和做饭的锅灶,后面的小屋子里放了一张床,而床前的楼梯就是通向上面阁楼的唯一通道。

阁楼里昏暗狭小,只有一个临街的小窗,用报纸糊得死死的,不敢透出半点光亮,而整个阁楼几乎只能摆下一张小床,床头则是一摞摞的报纸和杂志。

每天白天,夏志玲出去收米贩米赚钱养家,而毕占先就一个人孤零零地等着她回来,在昏暗的环境里看一看旧书、旧报纸,就是他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唯一的消遣。

而晚上夏志玲回来后,毕占先就下楼做饭,两个人吃完饭还能一起看一会电视。就这样,毕占先就在这不足10平方米的阁楼上孤独地生活了24年。

如愿以偿

夏志玲家还藏了个男人的消息在龙井上街传开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很多邻居都表示夏志玲平时里从来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只是个每天做着米面的小生意,喜欢和人聊天的老太太。

不过,也有些邻居早就发现了端倪。一位街坊就表示,前两年就有小孩子跟大人们说过偶然看到过夏志玲家的阁楼上面有个秃顶的老头,但是大人们都觉得孩子只是胡闹或者眼花看错了。

还有街坊表示,如果突然去夏志玲串门,就要在门口等半天才开门,有一次她还听到夏志玲大声喊“先把猫关起来”,但是夏志玲家的猫却正好在外面玩耍。

不过虽然疑点颇多,但是这些邻居们只是心知肚明但没有点破,因为夏志玲虽然是个孤老,为人却很不错,大家都很照顾她,直到她这次摔断了腿,这件事的真相才终于浮出水面。

由于在24年前就不告而别地离开工作单位,和家里也没有取得任何联系,毕占先的户口早就被当做失踪人口注销,他的身份已经成为了“黑户”。

因此,扎西镇派出所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帮他补办相关的户籍材料,直到2012年才给他送来了户口本。

至于重婚罪的问题,由于当时的时代原因,毕占先和前妻属于事实婚姻,并没有领取结婚证,而在1994年的政策调整后,虽然对于之前的事实婚姻依旧认定为合法,但也要求相关人士补办结婚证。

因此,直到2003年新政策实施后,依旧没有补办结婚证的毕占先的事实婚姻已经被解除,而两人在此期间同居的重婚罪也已经过了追诉期。因此,法律允许他们申请登记结婚。

虽然毕占先不喜欢拍照,但在听说结婚证上必须有结婚照后,毕占先在和夏志玲相恋多年后,第一次有了一张合照,而在2012年8月,他们也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渴求多年的结婚证。

并不值得学习的“渣男”

不过,就在夏志玲和毕占先多年夙愿如愿以偿的时候,有一个人的内心却变得有些五味杂陈,这个人就是毕占先曾经的妻子王丽霞,

王丽霞是在毕占先退伍后经人介绍和他认识的,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勤劳能干,很受毕占先的父母喜欢,而毕占先看着父母的态度也便点头答应了。

由于当时毕占先工作的供销社在旧城镇,距离他们的家麟凤镇足足有60公里,每周只能回来一次,这种长期的分居两地导致两个人的关系十分冷淡,而作为文化人的毕占先对这个“粗人”老婆也越发厌恶。

虽然两个人在婚后生了四个孩子,但是毕占先在对妻子的嫌弃和厌烦下,还是不断地减少回家的次数,甚至到了几个月才回家一次的地步。

当毕占先从工作岗位上不辞而别、神秘失踪后,王丽霞只觉得天都塌了,当时她的大女儿不过几岁,而小儿子更是还在襁褓之中,家里的顶梁柱没了,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

王丽霞带着小儿子来到毕占先曾经工作过的旧城镇,四处打听他的下落可却一无所获,而四处张贴的寻人启事更是耗尽了家里最后的一点积蓄。

为了把四个孩子拉扯长大,王丽霞拼命工作,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憔悴地像个老人,可她还是咬牙坚持。如今四个孩子先后成家立业,日子好过不少,但多年的习惯下,王丽霞还是停不下工作的双手。

至于毕占先,王丽霞一直心存执念,虽然不识字,却还是坚持托人到镇上买报纸,请村子里识字的人念给她听,而一旦听说哪里出现无名男尸,也会去认领看看是不是毕占先。

家里的旧报纸越堆越多,可失望也越积越多。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因为当时已经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四个孩子还是得到了读书识字的机会,可以在家里帮她念报纸。

她觉得,无论丈夫是生是死,总归得有个说法。在十多年的等待之后,王丽霞终于选择了放弃,她在子女的陪伴下去派出所注销了毕占先的户口,在家乡为他立了衣冠冢。

随着漫长的时光流逝,一家五口已经习惯没有毕占先的生活,可万万没想到,在24年之后,竟然能听到毕占先还活着的消息。

王丽霞表示,整整24年,毕占先什么消息都没留下,也没有报过平安,在为他立衣冠冢的那一刻,家里就已经当他死了,而子女们也纷纷表示不肯原谅他这些年的缺席,不会承认他是自己的父亲。

为了躲避闲言碎语,王丽霞还和儿女们彻底搬离了麟凤县,与这片承载了他们并不算美好记忆的土地告别,去拥抱了全新的生活。

结语

这种为爱奋不顾身的爱情是值得羡慕的,然而,毕占先这样抛妻弃子的行为却同样值得鄙夷。

他们明明有过离婚等正规渠道走到一起的机会,却为了所谓的脸面而选择藏匿24年,对毕占先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参考文献

中国新闻网——《女子将已婚情夫藏身阁楼14年 相恋30年方领证结婚》2012-08-02

https://www.chinanews.com/sh/2012/08-02/4077876.shtml

胶东在线——《云南59岁老妇阁楼藏情妇24年 情夫从未出门》2012-07-29

http://www.jiaodong.net/ytzfw/system/2012/07/29/011606041.shtml

7 阅读:4247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1:52

    渣男

  • 2024-05-22 23:15

    确定是真爱!但不点赞

  • 2024-05-24 12:42

    真的假的?感觉在看知音或者故事会啊[呲牙笑]

  • 2024-05-23 07:36

    虽然说她们这样做不对,有违道德理伦和公序良俗!但在她们追求幸福的同时还是做的比较好!至少没有破坏双方的家庭

    用户10xxx21 回复:
    他们严重破坏了男方原来的家庭。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