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千亿,黯然退市!一代“资本教父”,为何落得黯然离场?

北向财经 2024-02-05 11:10:13

泛海控股终于还是倒在了龙年的门槛上。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消息,*ST泛海被深交所强制退市,将于近日摘牌。

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近30年后,泛海控股迎来了一个让人叹息的结局。

2021年,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曾面对媒体向投资人道歉,自称经商已经30余年,但是对泛海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

但卢志强没想到的是,当时泛海遇到的困难只是一个开始,仅仅2年多之后,一个曾经千亿级别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地。

而曾经被视为内地“资本教父”的卢志强,似乎已经无能为力。

放弃铁饭碗,从地产赚到第一桶金

1952年出生的卢志强是山东威海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是当时少有的高材生。

1985年,卢志强放弃了潍坊市技术开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的“铁饭碗”,选择下海经商。

据公开报道,辞职后他涉足了教育和培训,赚到了一些钱。但卢志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源自进军房地产。

1993年,他在潍坊市主导开发完成潍坊泛海大酒店、泛海城市花园等项目,完成了在地产行业的积累。

放弃铁饭碗下海的卢志强,并不甘心的只窝在山东,在北上和南下之间卢志强选择了前者,进军北京。

1995年,泛海与联想、四通等公司联合创设了光彩事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998年改名为光彩事业投资集团并借壳登录A股。

其后公司的证券名称换成了泛海控股,而上市仿佛是给卢志强打开了新的大门,他的兴趣也逐渐转向了资本市场。

2000年民生银行即将上市,卢志强花1.6亿元拿下了1.3亿股,成为民生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民生银行充裕的现金流,让卢志强在资本市场开始“呼风唤雨”。

3000亿的“泛海系”金融商业帝国

2002年,卢志强收购了黄河证券后更名为民生证券,迈出了进军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

凭借金融的巨大力量,卢志强的身价一路水涨船高。

2007年卢志强以民生银行、范海控股合计2609亿的市值,成为A股第一人。

卢志强的个人财富也达到了850亿元,成为山东首富,并且力压当年的许家印,成为和李嘉诚、王健林并肩的顶尖富豪。

2015年保险中介牌照开始批设,嗅觉灵敏的卢志强立刻行动,泛海马上收购了民安保险,之后更名为亚太保险。

随后卢志强又收购了港股企业时富金融、参与设立亚太再保险、亚太互联网人寿等。

2016年卢志强设立民生金服,然后又通过持股的方式开设了民生保险经纪、民生国际投资,加上此前的民生期货,“泛海系”成为国内少有的全金融牌照的民营资本系族。

与此同时卢志强也在资本市场上开始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

据统计,巅峰时期泛海系参股几十家上市公司,深入地产产、能源、金融、科技以及境外投资等多个领域,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

其中在2018年,泛海控股的总资产约2121亿元,是历史最高峰,但当年的负债也达到了1837亿,资产负债率高达87%。

不管怎么说,一个庞大金融商业帝国已然建了起来,而疯狂撒钱的卢志强,江湖地位也扶摇直上,他与柳传志是好哥们,被引荐进入“泰山会”成为核心成员,孙宏斌、史玉柱、王健林等人都尊称他为大哥。

无数的创业者找他融资,卢志强由此成为国内资本界“教父”级别的人物。

疯狂扩张,频频踩雷,千亿帝国轰然倒塌

拥有全金融牌照的卢志强,似乎从来不知道缺钱是啥滋味儿。

除了上面说在金融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之外,卢志强还大举进军地产和海外项目。

2014年泛海收购泛海收购美国旧金山 First & Mission 项目,计划在旧金山建起第二高的地标性建筑。

2015年,泛海的触角又延伸到纽约、夏威夷等,收购印尼电厂项目。

2017年泛海又联合熊晓鸽,花费12亿美元完成了对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的收购。

在地产业务方面,泛海先后为武汉公司增资上百亿,仅2016年就增资了87亿元,巅峰时期武汉公司资产高达 1583亿元。

根据媒体的报道,泛海的投资在2016年达到“疯狂”的程度,全年投资累计高达468亿元。

然而,疯狂扩张后的苦果也没有让泛海等待太久。

2020年民生信托踩雷“假黄金大案”,成为引爆泛海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事情是这样的,从2015年开始武汉金凰的老板贾志宏不断通过“黄金抵押+保单增信”方式融资。

简单说就是既用黄金做抵押物,又出具人保财险的鉴定和保单,给借款打上“双保险”,凭借这种模式贾志宏从金融机构借了160多亿。

2020年5月民生信托作为金融机构之一,在例行检查武汉金凰抵押的黄金时发现不对,送去检测后竟然发现黄金是假的,是铜合金,并且这假黄金一共有80多吨。

消息一出金融机构都傻眼了,合着对方用铜换了160多亿?那此前的保单和鉴定书呢?随后涉事几方陷入了漫长的官司中。

但是民生信托的雷却踩得结结实实,因为给武汉金凰借钱的金融机构中,民生信托借的最多,借了41个亿。

41个小目标打了水漂让泛海控股元气大伤,2020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近25.2亿元,吃掉了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一大半。

而除了假黄金大案之外,民生信托把2020年知名大雷都踩了一遍,新华联逾期债券、汉能集团、凯迪生态等等。

为啥泛海频频踩雷呢,仅仅是运气不好?当然不是,如同上面所说这些就是泛海疯狂扩张的苦果。

有钱的时候闭着眼一顿输出,完全不计后果,近两年随着资本退潮、地产降温,泛海的窟窿也越来越大。

截止2023年第3季度,泛海控股的总资产仅剩906.7元,总负债为981.2亿元,已然资不抵债。

现在这个窟窿已经彻底补不上了,泛海也就要迎来最终的结局了。

4 阅读:2950
评论列表
  • 2024-02-06 00:15

    靠骗能走得长?

  • 2024-02-06 07:32

    股票是炒的,不是拿来投资的!哪怕他亏损10亿,关股民什么事!

  • 2024-02-06 01:02

    贫僧曾闻:“使你不再是你的,取决于你所选的人生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当选择正确的方向,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北向财经

简介:经济|金融 陪你提升商业思维,赚认知以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