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7月,他在狱中和邓恩铭等成功领导越狱行动,6人最终脱险

晚上回忆这百年 2024-05-23 09:52:33

纪子瑞

纪子瑞,又名纪济民、纪玉夫,1895出生,山东省胶县里岔村人。

纪子的父亲和伯父是当地有名的木匠,大哥纪子祯、二哥纪子祥都有一手好木匠活,虽然如此,家境依然贫寒。1909年,纪子瑞年仅14岁,便随兄长纪子祯到青岛四方机车厂四厂做木工。年少而又饱尝辛酸的纪子瑞,目睹青岛遭德、日蹂躏景况,萌发出强烈反抗意识。

1923年1月,机厂工人自发成立行会性质的工人组织——圣诞会,纪子瑞是该会的骨干力量之一。2月,圣诞会发动四方机厂工人为声援京汉铁路工人的正义斗争而进行罢工、怠工。

4月,中共党员王荷波与圣诞会会长郭恒祥等谈话,使圣诞会成为要“为工人着想,替工人办事,团结工人与统治者抗争”的工人组织,并加入五路工会联合会。

8月23日,纪子瑞参加了四方机车厂工人要求恢复4名工人名誉和工作的罢工。是年秋,纪子瑞的大哥纪子祯干活时中风而死。郭恒祥、纪子瑞等“圣诞会”领导和骨干向厂方、路局要求棺殓,厂方和路局慑于“圣诞会”的威力,被迫发给棺材并加挂一个车皮,在会友们的帮助下把灵柩运回胶县殡葬。

翌年1月28日,胶济路局停发年终双薪,郭恒祥、纪子瑞等人组织“圣诞会”会友发动四方机车厂工人进行怠工斗争。斗争的胜利使纪子瑞认识到,工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有力量获得本阶级自身的利益。

1923年8月,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在青岛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青岛组,任书记。1924年10月,邓恩铭在青岛四方机车厂建立了党小组。经邓恩铭介绍,纪子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的青岛党组织仅有纪子瑞、傅书堂、孙秀峰等7名党员。党小组在四方区租了3间房子,以“三义学校”的名义开展党的活动。

1925年2月,胶济铁路管理局上层发生派系斗争,导致胶济铁路员工大罢工。8日晚12时,铁路工人用枕木、铁轨封锁路轨,火车司机熄灭炉火,沿线各站、各段员工停止工作,沿线客、货车就地停车,胶济铁路全线瘫痪。中共青岛支部分析了形势,决定抓住有利时机,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开展工人运动。

支部委派纪子瑞、傅书堂、丁子明为四方机车厂工人代表,向铁路局和厂方提出五项要求:一、凡关系工人的事件,厂方今后必须同工会交涉。二、立即恢复以前因办工会而被开除工友的工作。三、不分领班、工匠、小工,一律增加工资3元,并改日计为月计。四、每年发给两次来回免费联运通票。五、速发年终应得奖金。

结果谈判破裂。纪子瑞等工人代表向中共青岛支部书记邓恩铭和在青岛视察工作的山东济南地委书记王尽美作了汇报。王尽美说:“我们和他们合作本来只是一种手段,谈判破裂也很好,这正表明我们工人自己有充分的力量。”于是,四方机车厂工人在同一天举行了大罢工。

工人罢工斗争的声势与规模在青岛地区空前未有,震惊中外。

9日,四方机车厂工会成立,丁菊畦任委员长。同时成立罢工委员会和纠察队、宣传队,纪子瑞任纠察队长,带领纠察队员日夜巡逻警戒,维护罢工秩序。

罢工斗争持续至2月17日(第9天),厂方不得不答应恢复被开除的4名工人的工作和照发年终奖金等条件。2月18日,全厂1500余名工人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庆祝罢工胜利,并合影留念。

与此同时,在中共青岛支部的领导下,胶济铁路总工会在青岛成立,推选丁菊畦、李俊泽为正副委员长,纪子瑞为执行委员,分工组织工作。胶济铁路总工会下设青岛、胶(县)高(密)、坊子、张店、济南和四方机车厂6个分会。纪子瑞带领工友在青岛四方机车厂公开挂出“胶济铁路总工会四方机车厂分会”的大牌子。

3月,大康纱厂、内外纱厂等单位相继成立了工会。为了加强对工运工作的统一领导,中共青岛支部以胶济铁路局总工会为主,成立了地方性的四方工人联合会。

4月19日,在四方工人联合会的领导下,大康纱厂5000余名工人罢工,后逐步发展成为内外纱厂、隆兴纱厂、钟渊纱厂、富士纱厂、宝来纱厂和铃木丝厂等日商纱厂工人第一次同盟罢工,罢工人数达1.8万人。

纪子瑞身为胶济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率先组织成立了青岛纱厂工人罢工后援会,募集粮食和款项,派人去济南、上海等地联络,争取各地、各界后援会派代表来青慰问和捐赠粮款。5月9日,大罢工已坚持22天,日厂主迫于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与工人代表签定九项复工条件。日商纱厂工人第一次同盟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

5月中旬,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刘少奇来青岛视察,听取了中共青岛四方支部书记李慰农的工作汇报并亲切接见了纪子瑞、傅书堂等工运骨干,指出:工会是工人的台柱子,要把工人团结起来,要把混入工会的工贼清除出去,要注意斗争策略,工作要果断灵活。

第一次同盟罢工虽然胜利,但日厂主不但不兑现罢工复工条件,反而更肆无忌惮地迫害工人。5月25日,第二次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爆发。奉系军阀张宗昌于29日调军队2000余人武装镇压罢工运动,制造了震惊全国的“青岛惨案”。

当日下午,纪子瑞等人冒着生命危险,组织人员分赴各大中学、机关团体,披露“青岛惨案”的真相。呼吁各界支援罢工工人的正义斗争。

6月初,胶济铁路总工会成立了沪青粤汉惨案后援会。14日,在纪子瑞等工人运动领袖的带领下,机车厂1700余名工人佩带黑纱举行游行示威,沿途高呼:“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英日租界!”“坚决为被害的同胞雪耻!”等口号。青岛的学生、市民纷纷加入声势浩大的游行行列。在青岛各界的强大压力下,当局被迫于7月1日释放在押的纱厂工人代表。

1925年5月上旬,被迫离开青岛的邓恩铭返回青岛,与李慰农、纪子瑞等以胶济铁路总工会为主体,联合港政局、水道局工人俱乐部等正式成立了青岛工界联合会,统率全市各业工人大罢工。

为反抗日本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统治和压迫,7月23日,青岛万余名纱厂工人举行了第三次同盟大罢工。张宗昌接受日厂主的贿赂,窜至青岛镇压工人运动,封闭了胶济铁路总工会和沪青粤汉惨案后援会,砸毁四方机车厂和各纱厂工会机关,逮捕了李慰农、丁子明和赵石恪等14人,下令通缉邓恩铭、纪子瑞等60余名工运骨干。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安排纪子瑞等人到全国铁路总工会工作。离青后,纪子瑞先后到开封、洛阳、上海、沈阳和济南等地开展过工人运动。

1926年春,纪子瑞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到枣庄煤矿开展工运和建党工作。

他一到煤矿,便和工人们一起食宿,一起下煤井掘煤,很快同工人打成一片,工人们都拥护他,信任他。纪子瑞联系矿工的悲惨生活讲解革命道理,启发矿工们的觉悟,号召工人们组织团结起来,加入自己的工会组织。纪子瑞还在晚上组织积极分子学习革命理论,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为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的组织做准备。

26年夏,纪子瑞发展了蒋福义、张福林等19名党员,成立了枣庄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此后,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枣庄矿区工会迅速建立起来,并秘密发展会员50余名。

1926年6月,北伐革命军进军鲁南,纪子瑞组织工人到处张贴标语,宣传北伐革命战争的意义。在26日召开的欢迎北伐革命军大会上,纪子瑞号召工人们组织起来,同资本家抗争。当晚,纪子瑞秘密组织召开30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的会议,筹备公开“枣庄矿工劳工会”,并于深夜分工串联。

翌日召开了2000余名矿工参加的控诉大会。台上,张福林、梁棠等人进行了血与泪的控诉;台下,怒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资方代理人、厂方副经理胡希林被迫接受了矿工们提出的16条要求。昔日沉睡的矿区如同火山爆发。不久,全矿12000名矿工有9000余人加入了工会。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同共产党决裂。大革命遭受重大失败。此时,北伐军回师南撤,国民党政府与军阀勾结,枣庄矿区的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纪子瑞根据省委指示离开了枣庄。10月,中共山东省委在龙山车站附近召开扩大会议,纪子瑞被选为省委委员。

1928年春,纪子瑞从上海辗转抵青。时青岛白色恐怖严重,党组织连遭破坏,纪子瑞受到敌人通缉,返回胶县里岔村,从事胶县、诸城、日照一带的农民运动。

冬,纪子瑞受命回青岛四方机车厂开展党的地下活动。1929年6月,由于混进工会的中统特务陶恩光的告密,纪子瑞被捕,随即押往济南,关押在山东省高等法院第一监狱。

纪子瑞在狱中秘密地和同狱关押的前省委书记邓恩铭组成狱中党支部,开始酝酿越狱计划。1929年7月,邓恩铭与纪子瑞等人组成5人越狱领导小组,将狱中人员分为3个小分队,在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于21日下午开始了越狱行动。在邓恩铭与纪子瑞的指挥下,经短暂的搏斗,冲出了监狱,并迅速分路疏散。

最后6名同志脱险,邓恩铭、纪子瑞、朱霄等10余人又被捕回,投入死牢。纪子瑞在狱中经受了种种酷刑,坚贞不屈,充分表现出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当他放风突然发现在枣庄矿区两个党员张福林、蒋福义也被关入监狱时,就主动地说:“也是人命官司进来的?”暗示战友无论怎样困难,也不能暴露自己的政治身份。

1931年4月5日凌晨,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以所谓“供认加入共匪,意图颠覆国民党政府,阴谋暴动”的罪名,在济南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将纪子瑞与邓恩铭、刘谦初等22名党的重要干部杀害。22人临刑前高唱国际歌,连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纪子瑞等工运先驱英勇牺牲的第二天下午,济南市10余名党团员化装到刑场进行吊唁。中共山东省委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上给予他们高度评价:“他们不仅慷慨就义,而且以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进行斗争……,这种光荣的牺牲,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0 阅读:0

晚上回忆这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