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睡觉的本钱!一张方子,补阳气,治失眠,尽显中医之妙

小婵养生谈 2024-04-01 10:53:26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阳虚失眠的事儿。

没错。入睡困难,睡得浅,早醒,这些问题的形成,也许不仅仅因为上火、肝郁、痰热等常见因素,还可能因为阳虚。就是说,你阳气不够,所以睡不好。

这样的病例,还真就不少。

我在从前参加一次学术会议的时候,听同行们说过这么一则案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55岁。

大概从35岁开始,这个人的睡眠就不好,动不动就早醒,要么就是入睡难、多梦。总之,能完全睡好、睡舒服的时候不多。

最近这两年,她的失眠问题加重。平均晚上只能睡不到4小时。相对来说,入睡不难,但是容易醒,稍睡即醒,再后来就睡不着了。

白天的时候,这个人性情急躁,大便发干,给人感觉就是火大。她自己也念叨:“我怎么就这么大的火气呢”?

因为失眠,此人多方求医。20年了,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招都用了,效果不好。

最后,在别人的引荐之下,她找到了著名中医临床家,王付教授。王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其学术地位和成就,我就不多说了,您可以自己上网查看。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弱,舌淡苔滑,小便清,手足不温,腰腿酸软乏力。整个人爱出汗,脑袋晕晕沉沉的。

就诊时,患者就问:你看我这个火,怎么才能灭掉?

王师笑道:“谁说你有火啊?我看你是有寒”。

接着,一张方子开了出来,但见——

白头枸杞5克、丰木斛3克、黄芪5克,代茶饮或煎服均可。

结果怎么样?服用15剂后,患者二诊的时候反应睡眠确实有所好转,烦躁、爱出汗的现象改善,大便比以前通畅了。

接着,原方再投12剂。

三诊的时候,患者睡眠平均达到6小时左右,烦躁感消失,手足也暖和起来,头脑清醒。但是,眼睛有些干涩。

此后,王师遵原方,又稍作加减,特别加入菊花等清肝明目之品。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

这则医案故事,就刊载于2010年的《中医药学报》上。

说实话,这个案例,给我的帮助特别大。因为在以前,我遇上类似的患者,无从下手,脑海当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但是,自从得知这个验案以后,我就知道了,患者所谓的火,不过是阳虚所致的虚火而已。患者失眠,源于阳虚。

为啥这么说呢?

你看上文医案中的患者,虽然说,大便干,心情烦躁,爱出汗,夜里睡不好,看似有火。但是你仔细一品,就发现不对。如果真的有内热,此人为啥四肢不温?为啥小便清长?为啥腰腿酸软乏力?为啥脉沉弱而舌淡苔白?这些,都是妥妥的虚寒之象啊!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至少从舌脉来看,患者的问题绝不是有热,而是阳虚有寒。是因为阴寒太重,逼迫体内为数不多的阳热之气上浮,形成了烦躁、失眠、易汗。阳气亏虚,津液没有输布的动力,故而肠道干涩,大便燥结。

这个时候,去火清热是无益的。关键,得补阳气。阳气充足,阴寒减轻,被逼迫上浮的虚热才会降下来,患者才有可能恢复正常。

上文里的患者,不是阳气虚少吗?那好,咱们就用这个方子给他温补一下。

这样一来,患者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我通过这个例子,就是想提醒你一件事儿——失眠、烦躁,有些时候源于阳虚。

可以这么讲,阳气,是睡觉的本钱啊。这个认识,我以前似乎也给读者提起过。你想啊,睡觉,靠的是人体阴气。阴气足不足,要看阳气。因为阴阳互根啊。有阳气,才能化生阴气。有阴气,才能化生阳气。阳虚的人,身体安静、濡养的功能就可能缺失,他就睡不着。所以说,别看阳气主动,但它却是保证人作息正常的基本条件。

也许有人会说了,文老师,你说的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恐怕不多吧?这个,我承认。正因为阳虚所致的失眠不多见,所以一旦出现,大家就都不好辨别、理解和认识,它就带有很大的欺骗性,令患者无法应对。所以说,我要把这个事儿认真地讲出来,让大家知道。

当然了,科学调治的前提,是准确辩证。我前面用了大量笔墨,给你介绍辩证的过程。这说明,中医辨证是需要经验积累的。

1 阅读:107

小婵养生谈

简介: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