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统、武统都不太可能?台军事专家:大陆已找到第三种统一方法

华太师 2024-03-20 10:27:50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的台湾也出现了新的转折。祖国人民盼望的台湾拥抱大陆又因为什么原因看起来更加急迫呢?台湾态度依旧顽固,大陆又将如何应对?

一、台湾地区大选发表狂论

今年以来,台湾发生的事件挑战大陆人民的包容程度。先是台湾地区大选,民进党又一次走上台前,这一事件很难不影响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整个党派乃至此次当选的候选人都表达了对大陆的不友好态度。

不仅台湾政界小动作频出,这种不睦的氛围还影响到了其他地方, “2.14”恶性撞船事件,就是这种由台湾当局制造紧张氛围下的产物。

两条无辜的生命就这么消失,台湾方面既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急救,甚至推卸责任,判定大陆渔民的航行不符合台湾的规定,这种说法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近些年来台湾的小动作一直没有停过,岛内流传出的“大陆人吃不起榨菜”更是将台湾的形象“滑稽化”。

这显示出台湾当局只顾着眼前的利益,目光不够长远。与大陆一起发展,才是对台湾的群众绝对百利而无一害的。但可惜的是,如同美国大选,群众投出来的当权者未必代表最广泛的声音。

对于台湾的种种不友好的行为,大陆自然必须表明坚定的立场,向外界展现出大国风范,同时也震慑介入台湾的外籍势力。

针对2024年的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带来的外界质疑,大陆也表达了明确的立场,既是一个地区选举干扰不了统一的历史车轮。

二、台湾不统一的背后,都有什么原因

台湾迟迟不拥抱大陆也不只是单方面的政党渲染紧张气氛,其中还拥有其他原因。

第一个原因当然就是来自外国势力的军事干扰,其中以美国的军事介入最为人所知。

美国的军事介入还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起,那时候中国刚成立不满一周年,美国堂而皇之地将其舰队开进台湾区。

美军非法驻军台湾长达二十九年之久,结束驻军还是由于中美建交了,但美方貌似没有多大的诚意,在中美联合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留下了个“后门”。

这份公报确实约定了美国尊重中国政府的合法主权,还为了中美的“友谊”,书面承诺美军会从台湾撤军。但美国可没有说不提供武器,因此他们认为没写就是没有。

就售卖军事武器这件事,双方谈判了许久,最终美国只是答应不售卖最先进的武器给台湾地区。

正是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如今的台湾地区竟然拥有接近七千枚防空导弹,美国的心思一目了然。

原因二,还是岛上错综复杂的政治、文化问题。台湾地区的电影《血观音》就很好地讲述了台湾地区的多种不同势力是如何倾轧,如何掌握台湾地区实权的。

台湾这个地方,被日本侵占过,岛上也有亲日派,而那些抗日的有志之士大部分都死在那个年代。就因为这样岛内的一些政治家与日本走得很近,前日本首相的葬礼都有人出席。台湾当然也有本地人,不过占整体人数比较少,更多的还是蒋介石所带去大陆国民党的后代。

台湾地区的势力错综复杂,到了近代,亲美的势力也慢慢出现。这些势力背后都有许多暗潮汹涌的斗争,不敢统一也是由于各方势力的干涉。

三、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手段优先

台湾始终要回到大陆的怀抱,这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那么我们需要使用何种路线来解决问题?

专家首先就想到了和平统一这一条道路,和平统一是有历史根据的,它是由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

和平统一的主要内容是立足于台湾现实,两岸主要通过接触和谈判来达成祖国统一的共识。邓小平在1987年就表明,大陆会尊重其台湾外国的经济,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邓小平还强调,大陆做出放弃武力推进和平统一的承诺,这一承诺就是至今以来两岸交流的唯一后盾。

和平统一是最为温和的路线,只不过如今正是一个机遇期,美国正在被自己开辟的多方“多方”战场搞得焦头烂额,能否运用一些巧思来更加快速拥抱台湾呢?

四、和平统一过于温和,激进的武装统一能否成为新希望?

自然而然,民间转而讨论起立即“见效”的猛药——“武统”。

但是这个路线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台湾地区保有武器装备。不仅有防空导弹,还有其他的武器,武力统一会使得双方在大陆与台湾间“热战”起来。无论是大陆经济和安全,还是台湾地区的经济和安全都会受到挑战。

其次,美国常年在国际上渲染“中国威胁”。如果大陆与台湾热战起来,保不齐,美国会带上他的“同盟”进入战场搅局。

美国又常年在背后支援台湾政界人士,怎么会放过利用台湾地区“抹黑”中国的机会。这会导致中国一直以来所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受损,还会将那些原本观望着的盟友推远。

岛内的人心本就不齐,战争带来的经济损失肯定会让他们对大陆的好感下降,为推行改革增加阻力。

五、“北平模式新思路”

2023年4月12日,就在解放军东部战区完成军演任务的后两天,中国台湾网的一篇文章引起了两岸专家的广泛关注,其中肯定了大家预想的“北平模式”。

“北平模式”是解放战争时期产生的,当时是通过解放军前期猛烈的攻势来辅助谈判,最后达成共识接管北平。最终,避免了一场大战,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保护了北平这个历史古城。

最早提出这个设想的是原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他受到历史与兵法的借鉴,想出了“以战促和”的方法,进而联想到“北平模式”在台湾问题的可行性。

王在希酝酿许久后在2017年接受《环球时报》的采访过程中,娓娓道来他的想法。过了三年,王在希又将“北平模式”的观点进一步优化,在一次主旨演讲中讲出来。

王在希认为,在政治上,台湾不能一直由民进党把握,不能将“和统”和“武统”看成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思路,统一还需一个好时机。

中国台湾网的新闻正是佐证了解放军有了“北平模式”的战力基础,“北平模式”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帮助大陆完成统一台湾的心愿。

结语

台湾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从文化还是经济方面,它都不该再对外国势力抱有侥幸的心态,左右逢源、既要又要的态度不再适用于两岸关系。

参考资料:

《两岸七十年》刘贵军

《回归现实:台湾1970年代的战后世代与文化政治变迁》萧阿勤

《美国对台湾政策的趋向分析》贾中海,吴友军

0 阅读:199

华太师

简介:激流文化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