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疯狂扩张:70万名员工,研发投入400亿,新增1566亿债务

DearAuto 2024-03-29 10:10:24

比亚迪,这家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打的企业,在2023年再次用亮眼的数据证明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比亚迪不仅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显著增长,更在员工人数和研发投入上达到了新的高度。然而,负债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对其扩张战略的关注。

01,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业绩表现抢眼

3月26日晚间,新能源龙头比亚迪[002594]发布了2023年财报。

2023年,比亚迪实现营收6023.15亿元,同比增加42.04%;实现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增加80.72%。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仍达284.62亿元,同比增加82.01%。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比亚迪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令人瞩目。

比亚迪的主营业务包括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以及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其中,汽车业务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高达80.27%,收入为4834.53亿元。2023年,比亚迪全年产销量分别为304.5万辆和302.4万辆,同比增长61.84%和67.79%。

这一销量成绩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使得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汽车行业的规模效应在比亚迪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着销量的激增,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也由去年的20.39%上涨至23.02%。相比之下,同样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蔚来毛利率是5.5%,理想是22.20%,小鹏是1.47%,零跑是0.5%。

02,员工超70万,队伍继续壮大

比亚迪在2023年的财报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其员工队伍的壮大。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数量竟然达到70.3万人,新增招聘13.3万人(2022年、2021年分别是57万人、28.8万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新势力中的零跑汽车在职员工数量是0.93万人,小鹏是1.3万人,理想是3.5万人。同样作为国内头部自主车企的年吉利汽车在职员工的数量是6万人(2022年、2021年分别是4.9万人、4.4万人)。

短短三年间,比亚迪在职员工从28.8万人激增至70.3万人。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国内其他车企的员工数量,也反映了比亚迪在扩大规模、提升产能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在员工薪酬福利方面,比亚迪也展现出了大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我根据财报数据计算出了比亚迪员工的平均薪酬,年薪为12.71万元,较2022年的10.47万元有所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应届毕业生和社会研发人才的引进。2023年,公司新招了3.3万名研发人员,使得研发人员总人数达到10.2万人。其中,30岁以下的研发人员占比达到60%。财报中比亚迪也公布了研发人员的薪酬,平均年薪21.2万元。

03,新增1566亿元债务,扩张之路充满挑战

可能有人会好奇,比亚迪为什么要招这么多人?

答案是比亚迪在疯狂扩张。

2023年,比亚迪负债合计5290亿元,相比2022年新增1566亿元债务,资产负债率达到77.86%。这一负债率水平已与房地产公司不相上下。

深入剖析比亚迪的负债结构会发现,比亚迪的负债增长主要集中在流动负债方面,其中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占总负债的67%,新增负债的61%。这反映出比亚迪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地位较高,能够同时实现先收钱后给货和先拿货后给钱的经营模式。

不过,比亚迪在2023年进一步加大了财务杠杆的使用力度,包括增加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以及租赁负债等。这一举措虽然有助于比亚迪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扩张战略,但也可能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和偿债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财报并没有公示比亚迪举债扩张后的产能规划以及现有产能利用率的情况。

据网上信息显示,目前比亚迪在深圳坪山、西安、长沙、常州、合肥等全国九大城市已经建立或正在规划9座整车工厂,规划年产能共582万辆。同时,还计划在泰国、巴西、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等地设立大型生产基地。

2023年比亚迪销量为302.4万辆,与网上显示的规划产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投资者在评估比亚迪的投资价值时,需要警惕这点。如果市场需求增长缓慢或低于预期,那么规划的高产能可能无法完全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和财务压力。

04,典型理工男,投400亿搞研发

不过,比亚迪敢于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并非无的放矢。

多年来,比亚迪一直坚持打造自己独特的体系能力,并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2023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金额达到399.17亿元(2019年研发投入的4.7倍),同比增长97.3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6.63%。

这一巨大的研发投入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高度重视,也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继刀片电池、DM-i超级混沌后、2023年比亚迪发布了“易四方”架构、“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等全球领先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出不仅提升了比亚迪的产品力和品牌力,也为其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技术能力的支撑之下,比亚迪不断出新,品牌也顺势升级。目前,已经形成比亚迪、腾势、方程豹、仰望四大品牌,产品涵盖高中低端价格区间,覆盖各类消费群体需求。

此外,比亚迪敢逆势扩张另一大原因,是它跟国内其他车企水平整合的运作方式不一样,比亚迪认为供应链体系是整个汽车行业运转的最重要支撑之一,故一直以来,比亚迪都很重视对供应链的打造,对核心部件进行垂直整合。

在上游的锂矿等初级材料供应链,中游的电池制造、电机、电控、IGBT,下游的各种生产销售供应链等,比亚迪均有布局。

目前,比亚迪垂直整合水平堪比燃油车领域的丰田。而且,通过对垂直模式的实施,比亚迪实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之余,也最大限度规避“被卡脖子”的风险。

总结与展望:

回顾2023年,比亚迪以骄人的业绩再次证明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营收与净利润的同步增长,不仅体现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也凸显了其在内部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员工队伍的不断壮大与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为比亚迪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展望2024年,比亚迪能否延续其增长势头,无疑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外市场和高端车型将成为其进一步增长的关键所在。去年比亚迪在多个国家的销售增长以及境外业务营收的大幅提升已经为其未来的海外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高端车型的高利润率也将为比亚迪的利润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看到,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对其未来的业绩产生影响。因此,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投资者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谨慎判断风险。(文|李健波)

9 阅读:5642
评论列表
  • 阿甘 36
    2024-03-29 12:51

    努力发展代工业务,取代富士康!!!

    用户92xxx54 回复:
    你确定?
    用户13xxx06 回复: 用户92xxx54
    央视去年点名表态比亚迪校招3万名应届生,还我确定?比亚迪财报研发投入新能源车企第一,就算利润比特斯拉研发低,研发投入依旧吊打特斯拉,这才是真正做科研的企业。富士康什么档次也来碰瓷比亚迪,市值不如比亚迪研发更不用说,员工数量下游产业链更是没的比,这种代工厂是能跟比亚迪相提并论的吗
  • 金鸡 25
    2024-03-29 20:06

    比亚迪品牌是一个产业链,养活了七十万员工,非常了不起[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3-29 17:19

    如果不是中美对抗,这家公司比亚迪早就称霸世界了 超级大企业比亚迪

  • 2024-03-29 16:48

    平均才12万多在深圳这地方是偏低了

    用户15xxx39 回复:
    又不是只有深圳,更多的是全国各地,包括内地西安等不少地方
    用户10xxx00 回复:
    一线员工也就五六万 比亚迪挣钱比亚迪花
  • 2024-03-29 19:09

    负债5仟多亿,这样企业会不会很危险?

    用户13xxx06 回复:
    传统车企里负债率算偏高的,作为新能源车企这个负债率是非常非常低的,因为新势力每年都在亏损啊!比亚迪这利润完全能熬到国内所有新能源车企先倒闭
  • 2024-03-29 16:28

    加油比亚迪 努力发展航空工业

  • 2024-03-29 19:44

    努力把债务超过两万亿[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3-29 20:18

    双刃剑,疯狂扩张到一定时候就是悬崖峭壁

  • 2024-03-29 20:19

    海豹和比亚迪搞一个保时捷车型,并把BYD几个字母加框和底色,类似保时捷和小米的车标。

  • 2024-03-29 23:21

    才1千多亿债务,比许皮带差远了,恒大烧了几百亿都没个车

  • 2024-03-29 22:59

    下一个恒大

  • 2024-03-29 21:43

    规模够大就不怕债多[得瑟]

  • 2024-03-29 21:38

    不疯狂不成活

  • 2024-03-29 23:29

    产能严重过剩。。。。。

  • 2024-03-29 16:47

    [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3-29 18:21

    必死无疑

  • qian 1
    2024-03-29 21:15

    下一个恒大。

  • mars 1
    2024-03-29 21:31

    说句实话,比亚迪干了个中海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