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式管理、项目化实施江苏省2024年度12类55件民生实事这样干

扬眼 2024-03-04 22:45:18

新闻发布会现场

扬子晚报网 3月4日讯(记者 姜婧仪)3月4日下午,江苏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民生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和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编制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3年省政府13类55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增进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效。2024年12类55件民生实事中,13件为新提出、42 件为接续实施。

经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后,2024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方案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附件,在今年省“两会”期间受到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一致好评,已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以江苏省“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为框架,按照12类进行编制,包括幼有所育(4件)、学有所教(3件)、 劳有所得(3件)、病有所医(10件)、老有所养(4件)、住有所居(2件)、弱有所扶(3件)、出行便利(4件)、环境改善(6件)、文体服务保障(8件)、公共安全保障(2件)、基层服务保障(6件),合计55件民生实事。其中,13件为新提出、42 件为接续实施。

记者注意到,此次民生实事编排突出全局性,深入贯彻最新要求。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将“组织青年参加就业见习”等继续纳入,新提出“建成‘苏青驿站’200家”项目,让更多的新毕业大学生和年轻人才留在江苏。围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在乡村振兴中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将“治理农村骨干河道、农村生态河道”“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等继续纳入,新提出“新建村内道路、田间道路4000公里”项目。

强化针对性,积极吸纳各方意见。认真研究社会各界和人大政协等各方意见,扎实谋划体现江苏民生实际需求的项目。瞄准江苏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短板,提出“新建13家县级妇幼保健院”等项目。针对交通事故处理周期长、流程繁等反映集中问题,提出“新建75个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实现轻微交通事故“一拍即走”。

注重实效性,把好项目编制质量。继续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实施,形成“1+1+1”的民生实事方案,即:1个总体方案、1个项目汇总表、1个任务分解表。每件民生实事均有量化目标,并逐条明确建设内容、年度投资、财政保障、政策依据、责任部门、设区市任务,做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与实施条件相适应,确保“可感知、可落实、可支撑、可考核”。

为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把民生作为财政支持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预算优先安排。各级财政坚持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倾斜,把2024年度省政府12类55件民生实事作为保障重点予以优先安排。立足“学有所教”,在四年安排16亿元支持省属高校建设学生宿舍的基础上,省财政新增安排8.58亿元支持维修改造600栋高校学生宿舍,进一步改善学生居住环境。持续推动“环境有改善”,继续安排14.05亿元支持新治理400公里农村骨干河道,新建绿美村庄200个、改造提升原绿美村庄100个,创建14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下一步,根据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省各有关部门将民生实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建立完善横到边、纵到底的落实体系,进一步细化明确项目时序进度、资金筹措和要素保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项目实施,用狠抓落实的力度传递民生实事的温度。

附:

省政府2024年度12类55件民生实事

一、幼有所育(4件)。1、新增120家普惠托育机构;2、新建2000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梦想小屋”;3、开设2000个“爱心暑托班”;4、改造提升120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

二、学有所教(3件)。5、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30所;6、建设省属高校学生宿舍40万平方米以上,维修改造省属高校学生宿舍600 栋;7、建设200个左右标准化初中学校心理辅导室。

三、劳有所得(3件)。8、优化提升30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3万名困难群体就业;9、组织5万名青年参加就业见习;10、建成200家“苏青驿站”,服务青年2万人次。

四、病有所医(10 件)。11、新建13 家县级妇幼保健院;12、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13、新增8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级中医馆;14、新设置30个院前急救站(点);15、新增建设50个基层慢病筛防中心;16、持续推进江苏省脑科医院建设;17、持续推进江苏省强制医疗所建设;18、推动65个涉农县(市、区)推广乡村医疗互助试点;19、深化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实现全省所有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全覆盖。

五、老有所养(4件)。21、优化提升30家护理院;22、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50万人次;23、改造提升100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24、改造提升500个城市社区助餐点。

六、住有所居(2件)。25、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60个,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26、实施城中村改造60707户,新开工(筹集)保障性住房6315套,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162447 套。

七、弱有所扶(3件)。27、改造提升100家综合性“残疾人之家”;28、规范提升100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9、打造100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

八、出行便利(4件)。30、新建村内道路、田间道路4000公里;31、新增6.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3万个共享停车泊位;32、新改建农村公路20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400座、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0公里,推进打通“断头路”;33、新建75个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

九、环境改善(6件)。34、新治理400公里农村骨干河道,新建成1200公里农村生态河道;35、新建绿美村庄200个、改造提升原绿美村庄100个;36、创建14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7、新增80处“乐享园林”活力空间;38、完成1000个以上行政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提升行动;39、完成6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十、文体服务保障(8件)。40、新增建设160个智慧广电乡镇(街道);41、新增建设20条森林步道;42、培育优秀群众文化团队200支,辅导培训群众文艺骨干5000人;43、扶持经济薄弱地区“送戏下乡”2508场;44、新建改扩建40个体育公园(广场);45、新建350公里健身步道;46、推动100个公共体育场馆实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47、开展100项次全省性及以上群众品牌赛事活动。

十一、公共安全保障(2件)。48、开展5000台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并推动安全提升工作;49、校园周边技防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十二、基层服务保障(6件)。50、新建改扩建100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51、新增200个远程公证服务点;52、提升50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53、开展1600批次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活动;54、新建656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55、新增2500个公共地下空间4G/5G 信号覆盖。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