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心跳”已持续60年,每26秒震动一次,地球是沉睡的生物?

姗姗说脑洞科普 2024-05-08 10:32:17

收集大家好奇的脑洞知识,整理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供一直奔波在学习路上的友友们参考借鉴

对于这一说法,你可能会大为吃惊,但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我们已探索到的不过是宇宙的一角。

我们站在“鸡蛋壳”上

心脏位于人体的内部,地球亦是如此,想了解地球心跳的奥秘,就必须要击穿地球。目前为止,击穿地球最好的数据是前苏联打下的12,262米深的科拉超深钻孔,此后人类对脚下的地球探索可以说是从未止步,但是深度却没有进展。

今天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半径大约有6371km,也就是说人类脚下看似坚实的大地,其实是漂浮在岩浆之海上的“鸡蛋壳”,咱们离地球的心脏远远超过了十万八千里。

既然打穿地球实现不了,那就只能换一个方式探索地球的内部了,而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利用地震波。

通过地震波测检测到26秒的“地球心跳”

地震波是一种机械运动的传播,产生于地球介质的弹性,它的性质和声波很接近,因此又被称为地声波。

由于地球是一颗岩石行星,因此在地球上某些地区发生地震的时候,地震波就会在地球内部传播,我们就可以大量的通过监测和记录地震波来了解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然后再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推算出地球内部的情况。

研究人员分别在北美,欧洲和非洲监测到的“地球心跳”

虽然地震现象偶有发生,但是在普通人的感知里,地球在绝大时间内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可它的内在真的安静吗?

1889年美国工程师特斯拉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了地球的共振频率接近八赫兹;

1952年德国科学家舒曼将其确定到了7.83赫兹;

1996年美国地质学家奥利弗探测到了一个周期为26秒的微型地震。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升,人类对地震波的测试灵敏度也越来越高,从已知的地震波数据表明,26秒地震是全球性的,在各个观测站都能接收到,而震源就位于南大西洋。

“地球心跳”产生之谜

有人认为“地球心跳”是由海浪引起的,通俗来说就是大海在冲击海岸线以及大陆架巨大的水压裹挟着海水周期性排期大陆架进而引起了能被全球都检测到的地震脉冲,然而“波浪理论”最终并没有受到科学界的普遍接受。

有人认为“地球心跳”是由地质运动引起的,确切来说是由几内亚湾附近的火山运动所引起的,但是由于目前的技术限制,人类对火山内部状况知道的并不多,火山活动引发周期性微型地震这一想法,也需要得到最后的实证才行。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为止发现“地球心跳”已经有60多年了,然而我们依然没有揭开这个谜团。

这是否能印证传说中,地球是活的生命体的说法,而人类只是这个生命体上的“病毒”?

又或许,地球真的是一只沉睡的生物,只是还在沉睡而已。

▲我是姗姗,目标40岁退休的江南女子。关注我,就是在增长自己的知识点,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愿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遇见纯粹的你,坚持梦想的你,持续充电的你,共观这大千世界里的无限美景!

0 阅读:122

姗姗说脑洞科普

简介:创业达人/科普各个领域的脑洞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