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那些谐音梗,背后大有玄机,读对是真相,读错是笑话

君笺雅侃红楼 2024-04-22 20:18:47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里有很多“谐音”,藏着作者对故事线索的伏笔和隐喻。正确理解“谐音”梗,读书人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但是,谐音梗的套用需要谨慎,并不是什么都适用。如果凡事都用谐音解释,不但不能更好的读书,还会造成误读。

本文就讲几个正确和不正确的“谐音”,一己之言,是与不是见仁见智。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哪些是正确的谐音梗?是那些非常明确,且能够佐证的例子。

一,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真愚蠢。

甄士隐谐音“真事隐”,贾雨村谐音“真愚蠢”,是绝对不错的。

甄士隐的兴亡故事,影射了贾家败亡的真相。

所谓“真事隐”,作者通过甄士隐隐藏了《红楼梦》四个核心关键的兴亡线索。

第一,甄士隐对名利的不舍,导致他接连遭遇灾祸。

甄士隐是乡宦,就是致仕还乡的前任官员。关于他是“辞职”还乡,还是贾雨村那样被“罢官”,不得而知。这里不展开。

但甄士隐回乡后。却住在天下一等繁华,又最热闹的姑苏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的葫芦庙旁边,便注定他对繁华和权力还有留恋。

十里街,谐音势利。

仁清巷,谐音人情,认清。

葫芦庙,可作糊涂解读。

既然致仕还乡,还官场势利藕断丝连,终究难免受到灾祸牵连。甄家败亡早有伏笔。

甄士隐对势利不撒手,不甘心,就是认不清的糊涂。

甄士隐如此,从葫芦庙里走出来的贾雨村也如此,几代豪门老臣的贾家也是如此。

第二,甄士隐元宵节丢了女儿后,家破人亡

同样,林如海元宵节后送走女儿林黛玉后,家破人亡。

贾府在“三春去后诸芳尽”,也迎来败亡。

三春指迎春、探春和惜春,三姐妹有结果时,便是贾家败亡时。

三春还是探春,探春在清明左右远嫁后,贾府便败亡。

第三,甄士隐投奔岳父封肃,为其所害。

要严重注意“岳父”和“舅舅”的害处。

甄士隐的经历,预示贾府最终为王家所害。

更预示贾宝玉要小心岳母薛姨妈日后的对待。

第四,甄士隐出家而去,影射贾宝玉日后出家。

贾府抄家后,贾宝玉、薛宝钗夫妇,就如甄士隐夫妇一样结果。

至于贾雨村,被脂砚斋说成是“假语村言”,并不完全准确。

他从葫芦庙走出来,奔向十里街而去,追逐名利和繁华,所谓禄蠹就是“糊涂”,结果必然竹篮打水一场空。

葫芦庙,来自湖州的糊涂者,愚蠢也,雨村也。

贾雨村,真愚蠢也。

贾雨村罢官后汲汲营营谋求复职,更是愚蠢行为,将要一步步走向覆亡之路。

他路遇智通寺,智通就是聪明。智不通,就是愚蠢、糊涂。

看不懂“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提醒,更是愚蠢至极。

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兴亡往复,都暗示贾府沉迷权力,恋栈不去,最终导致败亡结果。

二,焦大,骄狂自大

焦大的骄狂自大,体现在他在宁国府的嚣张跋扈。

他不但骂管家赖二,更骂贾蓉和贾珍,追着贾蓉威胁“红刀子进白刀子出”。恃功骄狂,以下犯上。

焦大更是仗势欺人,动辄焦大太爷眼睛里有谁,抬抬脚比你们头还高呢。

他年轻时,多少人受他的欺压和霸凌?

焦大者,骄狂自大!

而焦大七老八十还赖在岗位上不退休,不给后来人机会。每天吃酒骂人,宁国府能一直忍耐他,已经是宽恩。遇到个“王熙凤”早都收拾他了。

焦大影射贾府老臣尸位素餐、昏庸自大,更是赖着贪权自重,不忠不顺。

贾府最终就遇到个“王熙凤”一般的皇帝,将他们抄了家结果。

三,蒋玉菡,将玉含

戏子蒋玉菡,谐音将玉含,影射“衔玉而生”的贾宝玉。

他背弃忠顺亲王投奔北静王,便预示贾府背弃皇帝,与北静王等四王八公结党,图谋不轨。

皇帝抄了贾家,是对四王八公老臣们行削藩夺爵,彻底消灭这群不忠不顺,拥兵挟权自重的老臣威胁。

贾宝玉送蒋玉菡的玉玦扇坠,换得北静王的茜香罗汗巾,更是个重要伏笔。

玉玦是古人重要的信物,代表“决断”之意。

汗巾是捆绑之物,暗示结党。

联系蒋玉菡背弃忠顺王,投奔北静王。预示贾府决定与北静王结党营私,彻底背弃皇帝。

以上都是正确的“谐音梗”,了解“谐音”的妙处,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伏笔和对故事的铺垫。

但除了正确的谐音,有一些谐音如果被乱用就是错误,也举几个例子。

一,贾政,假正经

贾政绝不是假正经。

贾政字存周,他与王夫人房中放着一个文王鼎,说明他以二房继承并当家主政荣国府,是像周武王以次子身份继承周文王一样合法、合规。

当然,就像周武王取代哥哥伯邑考成为继承人,历史在“合法”之上打了引号一样,贾政的主政荣国府,背后肯定有问题故事。是否兄弟阋墙,王家插手帮助女婿都不好说。

但贾政当家荣国府,得到皇帝的认可和旨意,是绝对不错。否则贾府任何人也不敢私下分配和安排荣国府当家人。

贾政当家尽管力有不逮,但也是本本分分。比较贾敬、贾赦和贾珍之流,还是要正经。

且荣国府二房,最终也成为贾家破而后立的担当。宁荣二公嫡长房,都难堪大任败亡了。

贾政一妻二妾,也是贾府中最少。更没做出欺男霸女、贪财好色、违法犯纪之倒行逆施之事。对贾宝玉犯错更不姑息。

尽管难免迂腐,说其假正经断然不对。

二,青埂峰,情根

脂砚斋认为“青埂峰”是情根,就像他认为贾雨村是“假语村言”一样,不完全正确。起码不主要正确,只能算作一个侧面解释。

不要过度迷信脂砚斋,他首先是个读者。其次脂批出现的太晚,有争议。最后脂批未必都是一人。不同人不同认识,容易被混淆误导。

青埂峰,要对应大荒山无稽崖来看。

就像黄山顶上的飞来石旁,就是万丈悬崖。而山顶之上还有更高的莲花峰和天都峰。

《红楼梦》故事看似以“情”为主,实际讲的是兴亡和以史为鉴。

情,建立在兴亡的基础上,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就要以贾家兴亡作为解释。

宁荣二公军功起家,位极人臣,就如权力登顶,位在山巅。

权力与危机并存,贾府等于立在悬崖之侧。有了万劫不复的危机和隐忧。

“何以解忧”?杜康肯定不行。

孟子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比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三代而亡。

贾家正是富贵传家,想要避免“三代而亡”,就要走诗书传家,耕读传家之路。

“青埂峰”,“埂”为田间小路,青代表禾苗,就是耕读传家之意。

预示贾府的出路是放弃权力,耕读传家。

将“青埂”理解为情根,便失去耕读传家的意味。也与贾府兴亡伏笔割裂,更与大荒山无稽崖的权力与危机无关,不符合贾家的兴亡教训。

所以,如此谐音便不太可取。

至于大荒山,谐音大谎。无稽崖,形容无忌之类,大可不必。

三,坠儿,赘儿

坠儿这个小丫头贪财。替贾芸和小红传递时,便张口闭口要好处。

她在芦雪广(yǎn)偷了平儿的虾须镯,一点都不奇怪。

但坠儿肯定不是“赘儿”,说她累赘也根本不通。

何为坠儿?扇坠为坠儿,吊坠为坠儿。

坠儿是贾宝玉房中小丫头。

第一回茫茫大士将女娲补天石变化成一块雀卵大小的美玉,就是扇坠形象。

所以,坠儿的“坠”,预示的是通灵宝玉。

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是偷了平儿的“财”。要如何理解?

坠儿是贾宝玉房中丫头。贾宝玉是荣国府当家人贾政的继承人。

平儿是贾琏的通房丫头。贾琏是荣国公世袭将军贾赦的继承人。

原本荣国公第三代世袭,全由贾赦一人继承,未来传给贾琏。

谁想出了“意外”,导致贾赦只袭爵,也只能传爵给儿子贾琏。

贾政分去爵产荣国府,成为第三代当家人,并传位给儿子贾宝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上面写道贾政字存周时,就提到贾政尽管像周武王继承周文王一样合理合法。但“继承”背后有没有问题不好说。

贾赦字恩侯,预示他因犯错,让贾政获得继承权。贾赦袭爵还是皇帝开恩赦免的结果。

但贾赦为什么会犯错,犯了什么错?有没有人背后下手设计陷害?

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就给出了答案。

“二房‘坠儿’贾宝玉”偷了“长房贾琏”的富贵,不就暗示贾府第三代继承,是二房贾政“偷了”长房贾赦的荣国府和继承权么?

后文中秋夜,贾赦被石头绊了一跤,失足崴了脚,石头与坠儿不都是通过贾宝玉影射贾政暗算了贾赦么?

为什么贾宝玉会衔玉而生?

刨除神话说法,不就是故意设计的套路宣传贾政二房掌权天命所归么?

后来王家女儿又故技重施,弄出来金锁、冷香丸,宣传金玉良姻,更暗示贾宝玉含玉而生背后是王家搞鬼!

所以,坠儿哪里是赘儿,她影射的就是通灵宝玉那个“坠儿”。赘儿哪有这般意思呢!

另外,像“薛宝钗,雪抱财”,“蘅芜苑,恨无缘”的,也是很难说有特别隐喻,并不需要强行“谐音”。

还是那句话,谐音梗确实很有用,但不是万物皆谐音。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247
评论列表
  • 2024-04-23 13:50

    基本都错,你也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