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园案例|解放儿童,真正为其提供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

希园幼儿园设计 2024-03-25 13:55:54

“教育是内外兼修的过程,所谓“内”即是儿童不学而能、不教而知的天生性质;“外”是经过发展、变迁延续下来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唯有把内在的本能和外在的因素在特定的环境中互相融合,相互递进,才能实现教育的最大价值。”

如何保护幼儿的”内“——天性?

提供能满足幼儿活动的环境,保证这个空间赋予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和转换,教师和家长只需扮演支持者和辅助者,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使他们的观察、思考、体验都充满了自主性,从激发幼儿的内在天性,让生命自由发展。

▕ 一层平面示意图

“自由的空间,给予自由的教育”

如何内外兼修,让幼儿自由发展?

对此,需要重新解读陶行知的“六大解放”理论: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使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除此之外,内外兼修则需要依靠一个特定的环境,在幼儿的一切都尚未被禁锢时,空间的特有功能使幼儿的心灵得到舒展,幼儿的天性得以延续和保护。

▕ 活动中心平面图

“空间,包容‘内’‘外’之总和”

于出头处谋自由

/门厅

自由,是一切事物的首要法则,是幼儿幸福成长的重要条件。

交织的纯白与木色,是对呼吁自由的敏感回应,从视觉上摆脱了对幼儿园所定义的桎梏,微妙地结合蓝色,适度地表达了对幼儿天性的尊重。

门厅环境打破原有布局的禁锢和束缚,为幼儿自由玩耍解放更多空间。创意性融入接待、阅读等功能区,避免幼儿对空间形成定式思维。

以流畅活泼的曲线为边界,构建独立又连续的场所,承载多种空间维度的阅读区往往更具有感召力,幼儿的眼睛比身体先行,快速扫描并感知空间。

丰富的空间结构,真正地从不合理的教育中解放幼儿,使他们在满足当前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自主的追求本性和潜能的实现。

成幼儿之长

/艺术体验区

“触觉的器官是处在主动的地位”,陶行知先生如是说。在这个社会对幼儿保护欲上升到极致的时代,解开束缚在幼儿双手上的‘绳索’,将双手和头脑联通起来。

阳光,跃过方圆之间,伴着投向暗处的光影、光彩陆离的造型墙,形与色在此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富含想象的留白空间唤醒幼儿的大脑和双手,放大幼儿的各个感官,从而“将被动的力,转化为自动的力;头脑的力,转化为手脑并用的力”。

“手脑联盟,智慧与想象凝于指尖”

引而不发,跃如也

/趣味活动区

在此,空间一跃成为教育价值的制定者,单项灌输式的教育不复存在,幼儿彻底“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

直观的空间本身便含有启发之意,剔除教育者一手包揽的可能。构筑空间的兴趣点直接落在星罗棋布的宇宙星空中,正如散落星河般随性,探索实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所得在于幼儿的所观、所感、所思、所做。

“科学,亟待幼儿的发现”

“解放幼儿,让幼儿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展他的天才”。在教育中为‘有意思的活动’引入创造力的空间,避开千篇一律的刻板训练,删繁就简,让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在自我探索中成为习惯。

交接相连的几何形态,没有繁杂的形式感,处处昭示着趣味性,外部两侧不对称且镂空的墙体,映衬出内部的空间,透过间隙,仿佛看到幼儿创造的无限可能一一呈现。

“解放儿童,去做有意思的活动”

感受远远大于道理,引经据典地说法,只是飘于云雾之中的无声呐喊,毫无意义, 而切身体会,则是眼到、手到、口到、心到,面面俱到。

方圆之间,虚实交汇,聚合而又独立,生成别样的体验空间,唤起幼儿与人互动交流的欲望,“说话的能力是生成的”,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言论自由不受约束,相应地,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愈趋流利顺畅。

“时间与空间,一场情景的冒险”

一寸光阴不可轻

/艺术活动中心

当幼儿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处于自由的游戏时,幼儿的意志便被释放出牢笼,飞至高空,与艺术相碰撞。

白色与蓝色梦幻的相遇,演绎出一场轻灵的圆舞曲,柔和的线条犹如幼儿起伏的思绪,冲破被定义的框架,显现出以柔克刚的力量感。基于曲线构建的整个场所,内部空间并无分明的界定,在这种形态的作用下,以特殊的艺术感熏陶幼儿身心发展。

开放共享的空间布局,对幼儿来说可以获得‘学习与游戏的基本自由’,跳出各种客观环境的遮掩和制约,幼儿的时间得以从中逃脱,正如陶先生所言,“慢慢地走,然后才能吸收沿途中所接触的事物、所欣赏的风景”,成为真正‘活的小孩’。

“意志,与艺术相融”

使人为完全之人

/国学馆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解放儿童的种种以此为基础,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沃土,汲取优秀文化的养分,培育‘完全之人’。

现代与中式、简约与古典穿过时空的长廊在此相聚,以原木色为基,以仿古式木桌为形,以镂空圆凳为神,造就了一个联系过去、现在、未来的空间媒介。国学馆宛如承载历史的容器,将传统文化精粹汇聚于此,化为点滴雨露滋养幼儿。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真谛的诠释,依托特定的环境得以实现,教育借“外”之因素去发现幼儿的“内”,藉由外在空间重塑教育者对幼儿的认知,避免对幼儿妄下定义。

解放儿童,使其从社会、学校、家庭设定的程序中解脱出来;解放天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予以固定的标准去评判,是对幼儿的最大的尊重;解放环境,满足儿童天性当中对于庇护和安全感的需求,真正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

0 阅读:2

希园幼儿园设计

简介:提供幼儿园整体规划、设计、生产、安装、售后一体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