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扛不住了,全球新一轮大放水要来了!

曼殊湖上 2024-05-06 21:30:05

昨天晚上,美国劳工部公布了4月就业数据,新增就业人口17.5万,相比市场预期的23.8万低不少,属于大幅不及预期。

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加3.9%,相比于此前市场预期的4%低不少,比3月的4.1%就更低了,属于是大大低于市场预期。

从数据来看,无论是就业还是工资,都是大大低于此前的预期,说明美国经济没那么强,而且是已经出现了降温的迹象。

因此,在4月就业数据发布后,市场又重新交易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认为首次降息的时间会提前到9月,降息次数也会提高到2次。

这对市场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

首先,美股重新大涨。

昨晚美股又迎来暴力反弹,三大指数也是蹭蹭的往上涨,道琼斯指数大涨1.16%,纳斯达克大涨2%,目前又重新突破了60日均线,重新奔着创新高去了。

不得不说,美股是真的强。

其次,美元走弱。

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提前,降息幅度也加大了,不仅美债收益率下降,而且美元也是大幅走弱,盘中的跌幅更是一度超过0.7%,只是后面又拉回来了。

美元的走弱,刺激人民币走强,昨夜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破7.19,创出3月份以来最强水平,已连续3日上涨。

实际上,不止是美国经济出现回落,由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全球其他经济体也都扛不住了,经济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制造业衰退、失业率上升。

比如说,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最近这两年日子就不怎么好国,经济出现了言中国的下滑,从2022年7月以来,制造业PMI已经连续22个月低于荣枯线,制造业大幅衰退。

最近这两年,英国的情况,与德国非常的类似,经济也不怎么景气,制造业也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从2022年8月以来,制造业PMI也是持续低于50的荣枯线。

因此,虽然美联储目前还没有降息,而且在降与不降间摇摆,但很多国家其实已经坐不住了,准备提前动手降息。

比如说,在今年3月份,瑞士央行就已经提前行动了,将关键政策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从1.75%降至1.5%,而且6月和9月可能还会进一步降息。

此外,因为高利率抑制经济,加拿大也要扛不住了,就在前几天,加拿大央行行长就表示,未来加拿大央行将很快会开始降息。

从最近的新闻报道来看,欧洲央行也会提前降息。就在前不久,欧洲央行副行长表示,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欧洲央行将在6月利率会议上降息。

很明显,从种种迹象来看,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很多国家会再次开动印钞机,前两年全球紧缩的周期结束了,下半年将会进入新一轮的宽松周期。

那么,配置的重点,肯定是权益类资产。

因为,从历史行情来看,当全球进入宽松周期之后,相对于其他大类资产来说,权益类资产的表现会更好,因为上冲的弹性更大,能博取更高的收益。。

比如说,以2020年疫情为例,当时也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全球央行都是开足马力大放水,此后全球股市也是大涨,无论是美股、欧股,还是A股,涨幅都非常的大。

今年下半年,如果全球顺利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那么股市也是值得期待的,但个人会将重点放在A股和港股,这个是重点配置的方向。

首先,是因为估值要更低。

很明显,对比美国、欧洲等市场,前两年A股、港股的表现很差,基本就是连续跌了3年,目前还在历史低位,估值要低的多,可以说是历史低位了。

因此,相对来说,A股的估值优势明显,向上的赔率更高。同时,从A股过去的尿性来看,一旦有大行情,市场的弹性比较大,短期内上冲的动力会很足。

其次,国内也会跟着放水。

最近这两年,经济并不好,但是央行还是很克制,没有大幅度的降息、降准,就是因为中美利差在历史高位,有着很大的外汇压力,所以不敢轻易的大放水,否则资金都跑出去了。

但如果全球都放水的话,中美利差会下降,那么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就没之前大了,国内进一步降准、降息都是有可能的。

五一假期,就有小作文传,接下来央行会降息、降准。

目前看,这种概率是比较高的。

这对于股市来说,是大利好。一方面,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放出来的水,也是会流入股市,推高股市的估值。

群里一直说,熊市差不多结束了,目前是底部震荡阶段,只要熬过这一段时间,后面就是春暖花开,新一轮大牛市是会重新来的。

乐观的话,2024年下半年;

正常的话,2025年上半年。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个人是比较乐观的,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会进入新一轮的大涨周期,明后两年的表现,很可能会超出绝大部分人的预期。

所以,现在就是长线布局的时候。

配置方向,首选成长,以及高弹性的港股。

一是港股。毕竟前面跌的实在太惨了,已经连续跌了4年,目前的估值非常低,恒生指数市净率低于1倍,处于破净状态。

如果,全球开启新一轮宽松浪潮的话,外资应该会首选港股,因为估值低、进出方便,很多中概股又会是选择的重点,所以直接投资中概互联网、恒生科技这种,弹性大。

二是A股大蓝筹。比如说消费、新能源、医药等,这些是前几年跌的最惨的行业,但也确实外资最喜欢的,毕竟基本面非常的稳定,最近业绩增速也是还可以。

如果外资重新回归A股的话,蓝筹板块会成为外资的首选,节前市场的表现就是一种预演,有不少外资加仓行业龙头,所以上证50、沪深300明显更强。

简单一点的话,直接就是中证A50ETF、上证50ETF、沪深300ETF,成份股基本都是行业龙头,也是外资的重仓股。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阅读:0

曼殊湖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