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以降尿酸为主,还是以消炎为主?痛风专家黄川云带你了解!

痛风黄川云 2024-03-27 18:10:31

痛风,如今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痛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疑惑,是应该以降尿酸为主,还是以消炎为主?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痛风的基本认识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尿酸(嘌呤代谢的终产品)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和软组织中沉积,形成痛风石,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因此,痛风的治疗既要降低血尿酸水平,也要控制炎症反应。

降尿酸治疗的重要性

尿酸是痛风发病的根源,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导致痛风石的形成,加重关节损伤,甚至导致关节畸形。因此,降低血尿酸水平是痛风治疗的基础,有助于防止痛风石的形成和痛风发作。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这些药物能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降尿酸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消炎治疗的作用

痛风发作时,关节和软组织的炎症反应是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消炎治疗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常用的消炎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然而,消炎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痛风,只是一种对症治疗。长期依赖消炎药物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综合治疗方案

痛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发病患者症状的治疗方案。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应以消炎止痛为主,同时也要开始降尿酸治疗。

在痛风稳定期,应主要进行降尿酸治疗,以防止痛风石的形成和痛风复发。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高嘌呤食物,减少尿酸的生成。

调节代谢,根源上消除尿酸沉积问题

武汉同普痛风专科采用古代中医和现代高科技研发的专治痛风疾病的特色体系,该体系是通过平衡尿酸“合成酶”和“抑制酶”。达到血尿酸迅速降低、尿酸结晶物的沉积不断减少、关节代谢得到良好的改善的效果,最终实现痛风疾病完全康复。

0 阅读:32

痛风黄川云

简介:分享痛风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