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领风骚,吟诵千年古韵之美

如沐春枫的心灵空间 2024-05-06 19:45:05

《诗经》,凝聚着千年韵律的诗歌总集,穿过时间的尘埃,走进了我们如今国泰民安的生活;《诗经》,激荡着先人们对生活期待的华美诗篇,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我们的记忆。

人生与《诗经》相遇,古老的诗歌碰撞在我们的心扉,在阅读中开出绚烂的花朵。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诗经》是这么说的:

“《诗经》像一位清扬婉兮的女子,披着时光的霓裳,从西周初年缓缓走来,不张扬,但摄人心魄。喜欢上读《诗经》的日子,静谧,遥远。喜欢与《诗经》慢慢聊,邶风静女,臻首娥眉,媲美孟姜……”

不知从何时起,《诗经》里的诗句已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连续剧里引用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人们对爱情的追求;

借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描绘女子的美丽;参考《诗经》里的诗句取名,如琼瑶、屠呦呦、林徽因;金庸先生写小说时也从中找灵感……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这部诗歌总集中,收录了305篇诗歌,按照不同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

其内容包含了经济、文化、民俗等生活,是真实而广阔的,也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古人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风貌。

自从接触《诗经》开始,除了听到和看到不少赞美《诗经》的文章外,虽然自己阅读的《诗经》章节不多,也的的确确是感受到《诗经》由内而外散发的美。但是《诗经》之美,美在哪呢?

在翻阅了不少关于《诗经》的文章后,发现关于《诗经》的起源、语言、意象、修辞手法等,都是大家研究和鉴赏的内容。而提到《诗经》的美,美在以下几点:

01爱情之美

在文学作品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在《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婚姻爱情诗。既有描写追求爱情、男女相思相爱的,又有描写婚姻和夫妻生活的,也有描写不幸婚姻给女性带来伤害的。

可以说,在这些婚姻爱情诗中,几乎包含了爱情与婚姻的方方面面。如追求爱情的《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又如恋人间思念的《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再如男女间约会的《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在《诗经》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女子在风雨之夜思念在外丈夫的《郑风·风雨》,看到忠于爱情、永不变心的《郑风·柏舟》,看到爱情专一之美中谈当真纯情操的《鄘风·出其东门》。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诗经》中的爱情诗,让我们体会到人物的真情实意,其风姿之美让我们感触颇深。

02生命之美

跨越千年,翻开《诗经》,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描写自然与生命之美的诗。细品这些诗,给人以如沐春风、徜徉在无尽的美好之中。

自然与生命是美的,如描写水边蒹葭与草木上白露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表达了爱情的向往;如通过鲜明对比表达对和平生活向往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虽然历经千年,每座城的一草一木都发生着变化,但是代表着城市文化的自然景物,即便是换了意象,但是其所寄托着的情感却是不变的。

看,“哟哟鹿鸣,食野之苹”、“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经》中不少诗篇开场通过展示动物的生命和动态,寄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这些动物与历史建筑、与草木等意象,都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及生命之美。

03生活之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但是其中又隐含着离别的悲伤。

自古以来,“离别”都是少不了的话题,长大外出与父母的离别,便有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不管何时何地,人们对生命的追求,都是岁月静好。在《诗经》中也有不少篇章描写了战争与徭役所带来的苦难,但是当时的人们,却始终勤劳勇敢、努力奋进,始终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如描写祥和安宁劳作场景的“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又如面对剥削压迫,憧憬着美好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对于人们来说,美好幸福的生活,从古至今都是充满着期待与向往的,不管身处何地、遇到什么困难,都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这便是《诗经》告诉我们的生活之美。

004家国情怀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不得不说,最高层次的精神归属,当属于家国情怀。

就如歌里唱的“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在《诗经》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充满着强烈情感的家国情怀。如面对敌人入侵,战士们同仇敌忾和大无畏精神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又如虽思念丈夫,却也仍然默默支持丈夫保家卫国的“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通过《诗经》,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家国安宁的重要性: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有国才有家”,不管在什么时候,有战争,就会有无数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英雄。

《诗经》通过那一首首诗篇,向我们生动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理念!

写在最后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在《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诗篇,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是真实情感的直接抒发。它向我们述说着人间烟火、表达对爱情的追求、描写生命的多种形态等。

通过品读《诗经》,我们可以“触摸”到两千多年前的地域与山河。怪不得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通过“读”领风骚的《诗经》,我们皆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与精神故里,更是通过那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画面的古韵之美,让我们可以从纷繁、快节奏的环境中得以逃离,去感受《诗经》那“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境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