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男人的不老药——锁阳

中医申涛大夫 2024-04-19 17:30:26

锁阳,是补肾助阳的名药。顾名思义,锁,有锁住之意,阳,可以理解为阳气。所以锁阳多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阳痿、遗精、不育等男科疾病。

01

锁阳的由来

中药锁阳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也称黄骨狼、锈铁棒、不老药,生长于干燥多沙地带。主要分布于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被人们比喻为“沙漠人参”。

锁阳分布地域较为广泛,故历史记载中存在许多极具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名称。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元代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引用了陶宗仪《辍耕录》对锁阳的描述:“生鞑靼田地,野马或与蚊龙,遗精入地。久之,发起如笋,上丰下检,鳞甲栉比,筋脉连络,绝类男阳,即肉苁蓉之类。或谓里之淫妇者,就而合之。一得阴气,勃然怒长。土人掘取洗涤,去皮,薄切晒干,以充药货,功力百倍于从蓉也。”

02

锁阳的故事

据说唐代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一路顺利,可打到苦峪城后中了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在城中。唐军虽然多次冲锋,仍然冲不出重围,只能困守城内。一天天过去了,城中粮草快要断绝,老将程咬金杀出一条血路,去长安搬兵。薛仁贵号召将士节衣缩食,并亲自带人挖草根、削树皮充饥,以待援兵。有一天,薛仁贵发现城周围田地里生长的一种植物,和小红萝卜一样,常常在地面上露出半截毛茸茸的根茎,也没有一点叶子,经向当地群众打听,原来名叫锁阳,可以食用,便命将士挖来充饥。将士们边挖边吃,一直坚持到救兵到来。之后为纪念这种植物解救全军性命之恩,苦峪城改名为锁阳城:在甘肃玉门关内外一带流传着锁阳的歌谣:

“锁阳、锁阳,既是药,又是粮,病时采治病,饿时充饥肠。”

03

锁阳的功效

牟鸿彝在《国药的药理学》中记载,锁阳取名源于其“锁住阳气,长盛不衰”的药用功效,故又被称为“不老药”。

锁阳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固精,润肠通便之效。锁阳能补阴扶阳,男女通用,因其疗效神奇,故为历代名医所珍重。《本草纲目》云:“补肾阳、益精血、润燥养筋治痿弱。”临床常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阳痿、遗精、痿弱、腰膝无力、不孕不育以及阴血不足、津枯肠燥之便秘。

04

锁阳的使用

1. 锁阳固精丸

临床上常见的中成药,由锁阳、肉苁蓉、巴戟天、熟地、山茱萸等药物组成,功能温肾固精,主要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等症状。

2. 锁阳粥

赵瑾叔《本草诗》云:“锁阳根向肃州移,绝类男阳亦甚奇。龙马精遗何足信,妇人淫合更堪疑。劳伤好把真阴补,燥结能将大便滋。功比苁蓉加百倍,取来煮粥最相宜。”

材料:锁阳15克、核桃仁15克(研末)、粳米100克

做法:将锁阳洗净,适量加水煮,沸后再煮10分钟,去药渣。药汁与粳米、核桃粉共同煮粥,至粥熟。

功效:润肠通便,固精养血。适用于脾肾阳虚导致的面色萎黄、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大便不畅等症状。

3. 锁阳茶

材料:干锁阳15克

做法:锁阳加水适量煎煮,沸后再煮10分钟,去药渣,加红糖适量,代茶饮用。

功效:温补肾阳,润肠通便。适用于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导致的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眩晕耳鸣、呕吐清涎、脘闷、腹胀、腹痛、肠鸣、畏寒喜温、手足逆冷、腰膝酸软、阳痿精冷、小便清长或不利。最好在冬季当茶水频频饮用。

(注:以上中成药、药膳、代茶饮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05

锁阳的使用禁忌

由于锁阳性温,可助阳,故凡属外感热病、实热内炽、阴虚火旺等证者,不宜单味药长期服用。实热便秘者,也应忌服单味锁阳。由于锁阳质润,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故大便滑泻者不宜服用;因属温热之品,故孕妇也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因锁阳有促进性成熟的作用,故性功能亢进者不宜服用,婴幼儿也不宜服用;因其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故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此外,脾胃虚弱致大便溏泻、消瘦、乏力、不思饮食者忌用。

0 阅读:3

中医申涛大夫

简介:中医男科50年,有问题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