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灭霸”背后,vivo为何要选“最难的路”?

壹观察 2024-05-21 21:18:22

文丨壹观察 宿艺

伴随#vivo影像灭霸歌手现场首秀# 登上热搜,蓝厂“影像灭霸”火爆出圈。

作为vivo手机历史上首个Ultra机型,vivo X100 Ultra是如何在移动影像这一手机行业“最卷赛道”上跳出内卷、完成“跨越式突破”的?

要知道自2023年11月vivo X100系列发布、并在之后半年时间内持续站稳“影像标杆”之后,业界和用户就一直讨论并期待,vivo是如何短时内再次“颠覆自己”并定义“蓝厂Ultra”的?

近期的vivo X系列技术沟通会上,揭开了关于“影像灭霸”的诸多秘密与答案。

选择“难而正确”之路

移动影像发展到今天,不仅“卷死”了卡片相机、影响了单反销量,甚至也将各TOP手机企业“卷到飞起”。

要想在这一赛道上“突出重围”,意味着必须走别人不能走、至少是“不愿意”走的路,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软硬一体化”创新。尽管如今很多新品的发布会上手机企业都在强调这一点,但目前行业中除苹果之外,vivo是如今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手机企业。

原因无他,一是投入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速成,属于“笨投入”;二是技术链较长,对企业自身技术整体实力要求很高。

以vivo X100 Ultra首发搭载的“蓝图影像”为例,就代表了vivo影像在传感器技术、算法、自研影像芯片三大关键技术领域坚持自研与长期积累的最新成果。正如vivo副总裁、影像副总裁于猛所说:“我们始终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一副vivo影像的新蓝图,让vivo的影像走的更健康、更长久,带给用户更为人性化的专业影像。”

相比传统影像,移动影像最大的变革与想象力就是“计算摄影”,而算法可视为计算摄影的“灵魂”所在。经过多年的影像积累与持续,vivo在业界率先实现了“核心算法100%全自研”能力。带来的好处也非常明显:更好地适配硬件,更好地调教空间,以及更灵活地功能创新。以自研蓝图影像算法矩阵为例,除了“超感人像系统”、“苍穹夜景系统”、“风驰视频系统”之外,作为所有系统底层支撑的原像引擎,从超清画质、臻彩还原、算力加速三个子模块,共同构建了vivo领先的底层基础算法能力。

如果说“软件决定上限”,那么硬件就决定了“影像体验下限”。与软件自研相配套的是,vivo X系列影像旗舰几乎从不使用供应链的“公版”元器件。原因也很简单:只有基于自身产品需求定制的核心元器件,才能彻底发挥自研算法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软硬一体化”设计。

比如vivo X100 Ultra搭载了vivo与索尼、三星共同研发的LYT 900与HP9传感器,并且都用到了vivo蓝图影像中独特的VCS仿生光谱技术。相比行业“公版”,VCS仿生光谱技术通过优化硬件结构、改善光谱、提高能效比,不仅大幅提升了手机的色彩和感光能力的同时,也让传感器原始信息更接近人眼的生物感知信息,这对于移动影像场景的准确还原和后期调整幅度都非常重要。

vivo还是目前行业唯一持续研发自研影像芯片的手机厂商,其目标就是:芯片专门为软件定制,软件专门为芯片设计,硬件和软件天生匹配,通过算法调优达到最佳影像效果。vivo X100 Ultra首发的蓝图影像芯片V3+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可以支撑丰富的影像创新功能,还可显著降低功耗,从而显著提升了很多强计算摄影场景中的用户实用体验,其中就包括了4K 120帧这种高品质视频拍摄过程中的稳定输出能力。

如果说,蓝图影像要追求的“理想状态”,就是影像系统的完整软硬一体化设计,那么vivo X100 Ultra就是这种理念的“集大成者”与“代表作品”。

只有自研的算法,才能完全承载vivo对影像效果的追求;只有定制核心硬件,才能与自研算法实现深度匹配;只有自研影像芯片,才能够支撑自研算法对算力的巨大需求。这也是vivo在移动影像领域为何坚持不惜成本、时间与风险,坚定选择“难而正确”之路的重要原因。

双拳合力打破移动影像天花板

移动影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软硬一体化是“好影像”的基础底座,要达到超越“跨越式新突破”,必须聚合产业最优秀的合作伙伴推动联合创新。

vivo X100 Ultra成就“影像灭霸”背后,其实也是蓝厂推动“自主创新”与“联合创新”两大战略支点长期协同作用的最新成果。

以vivo X100 Ultra搭载的这套顶级光学方案为例,其中LYT 900这颗一英寸传感器由vivo与索尼联合开发,并且融入了vivo独家的精度跃迁技术、vivo史上最强的一款蔡司T*镀膜,以及vivo X50系列上首发的“微云台”方案进化版,并由此接连打破了大底大光圈带来的边缘清晰度下降、防鬼影与防发雾难兼得,以及1英寸主摄大体积与防抖难兼容的三大行业影像天花板难题。

一英寸已接近手机端大底堆料的极限,vivo通过自身对移动影像的理解,以及与行业顶级合作伙伴的联合研发与深度定制,带来了“更清、更纯、更稳”的一英寸领先解决方案,甚至“超越大部分一英寸卡片相机”。

专业摄影领域说“三分底七分头”,vivo当然懂。比如另一颗备受好评的“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这颗1/1.4英寸的“行业最大长焦底”由vivo与三星的联合定制,拥有行业最高的2亿像素“直出”优势。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其使用了手机行业首个g镜片(萤石级玻璃镜片FCD100,行业唯一的阿贝数95),这是目前行业最强低色散玻璃材料,此前仅用在索尼的全新G大师镜头当中。

除此之外,vivo还为其再提供了三层Buff:应用全新蔡司T*镀膜、蔡司APO色差控制等vivo与蔡司在移动光学领域合作的最新成果;vivo专门开发蓝图的原像引擎算法,实现长焦端到端的图像复原的最优解;专门定制的一颗高精度马达,具备3.7X-20X超清接力变焦,包括3.4:1的微距放大倍率下的准确解析力、防抖体验和虚化效果。可谓一颗镜头长焦与微距表现皆“拉满”,也被评价为手机行业的“460mm手持巨炮”。

vivo X100 Ultra此次还首发使用了全新黑白色彩风格,其特点是基于RAW域14bit灰阶进行数据处理和后端调试,让一张图片的信息量提升至传统8bit处理的16倍,让摄像师可以通过手机也能捕捉到细腻丰富的灰阶变化。再加上之前vivo面向大众用户、鲜艳明快的“鲜明”色彩,面向专业用户、强调光影的“质感”色彩,以及以真实还原为目的“蔡司自然”色彩, 四种专业色彩风格影调不仅显著丰富了影像创作手段,也提供了一台更接近真实光学体验且灵活便携的“人文街拍相机”。

仅从以上两颗摄像头与四种专业色彩风格,其实就已经清晰地阐述了vivo在打造自研“蓝图影像”同时,又与蔡司签署全新联合研发扩展协议,推动两大影像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的重要原因。

就像于猛所说:有了自研的蓝图影像和共研的影像创新之后,vivo影像创新便具备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创新的结果甚至可以应用在将来更多的设备上,开辟未来影像的新体验。

满足极限场景与体验“更优解”

极限的技术、硬件与算法,最顶的合作伙伴,这些努力最终还是要落地在产品或者是用户体验之上。

概括来说,vivo重点推动了三件事情:

一是坚持用户为中心,兼顾大众用户的“简单”与专业用户的“复杂”需求。

人像照片,是最能表达人物情感与人文创作的拍摄方式。甚至不同焦段,都可以包含不同故事。在人像拍摄领域长期领先的vivo,提出了“人性化专业影像”的创新理念与技术路线。

基于目前行业“最顶”的软硬一体化影像组合,以及vivo自研的“超感人像系统”、“AI多帧高像素算法”、“微米级焕肤塑颜技术”等创新算法与技术共同加持下,vivo X100 Ultra实现了“全焦段人像大师组合”,包括“行业最强50毫米人像”、“行业最强85毫米人像镜皇”,覆盖了用户日常使用的“黄金人像”、人文与长焦等全焦段、全场景的各种复杂人像拍摄需求。

甚至针对大众群体与专业用户的差异化需要,vivo还在人像拍摄界面提供了五个人像焦段与蔡司人像镜头包的组合,并全部进行针对性的组合调优,即使小白用户也可轻松上手拍出自己满意的专业级人像大片。对于专业摄影师而言,vivo人像模式可任意搭配出近400种不同组合,也是所有手机厂商中最丰富、最完整的人像拍摄使用体验。

vivo影像产品总监秦戟对此表示:影像效果上追求专业和极致,体验上同样追求做到最好,全焦段人像大师组合,就是vivo在人像摄影方面做的一次系统全面的设计体验。

也就是说,vivo的人像非常善于“将简单与极致体验留给大众用户,用自身技术创新解决复杂问题,并用人性化满足更强专业需求”。

二是敢于和“最强掰手腕”,并注重用创新思维跳出传统逻辑。

“国产手机拍照超苹果”,早已是行业和用户的普遍共识,但在视频拍摄领域依旧长期未能撼动iPhone地位。原因也很简单,苹果依靠的并非“堆硬件”,而是包括系统、硬件、算法与应用在内“软硬一体化深度协同”。

vivo也同样拥有这一能力,但又通过创新思维与实现方式又跳出了“苹果逻辑”。比如vivo通过与蔡司、索尼、三星等全球最顶级的光学合作伙伴联手,推出了一整套“超越iPhone硬件”的视频光学器件。

在此基础上,vivo充分发挥了“定制硬件”与“核心算法全自研”优势,针对产品定义、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行了重点调优与深度体验创新。比如针对视频防抖需求,定制的LYT-900传感器结合新版微云台方案让其拥有了行业最大的一英寸Sensor防抖角度,结合主动式OIS逐帧回中技术,防抖角度高达2.0°,即使是在夜晚运动中的极限场景拍摄中,也能在不牺牲最大曝光时间和画质的情况下获得显著超越其他旗舰竞品的稳定视频画面。

当然,针对iPhone的“视频强项”,vivo X100 Ultra基于LYT-900主摄和HP9大底长焦优势,把专业视频机的录制规格带到了手机中,实现了多个焦段的4K 120fps升格的能力,并在定制高精度马达与领先算法的共同加持下,实现了多焦段4K 120fps拍摄与变焦过程中良好的白平衡与防“跳变”,以及全焦段2.8K超级防抖、全焦段4K延时摄影、4K电影人像视频等“完全不输iPhone”的安卓视频影像旗舰突破式进化。这相当于进入了iPhone在移动影像领域的“最后一块高地”,也给很多视频创作群体的高端用户提供了一个“iPhone之外,可以使用国产安卓影像旗舰的新选择”。

三是构建“人无我有”、直达“极限场景”的高感知标杆影像功能。

“极限场景”,不仅是用户对“好影像”的最直观体验感知,也代表了一家手机企业对用户需求的洞察理解与综合创新实力。去年底vivo X100系列发布时搭载的“长焦悬日”,已经给业界和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背后是vivo影像在高光阴影交错的长焦极限场景中,克服颜色准确还原、消除色差,白平衡纠正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vivo X100 Ultra 再次颠覆了包括专业摄影用户对于移动影像长焦的传统认知:首发搭载的“长焦舞台”功能充分挖掘了软硬一体化潜力,独家算法重点攻克了20-30倍长焦舞台成片效果,自研蓝图影像芯片V3+也定制优化了演唱会视频拍摄能力,再加上高性能麦克风与算法带来的“录音棚级”录制能力,vivo从拍照、录像、录音全方位入手,克服了复杂的光线、声音与长焦场景挑战,将vivo X100 Ultra打造成了一款“演唱会神器”。并在湖南卫视今年的《歌手》火爆综艺节目中,得到了卫视节目组、歌迷与大众用户的一致“高口碑认可”。

vivo也至此首次在手机行业中集齐了“六大长焦影像”功能,再次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极限场景”感知体验。

《壹观察》评论

从2012年初代vivo X1开始至今,vivo X系列已经连续演进了12年时间,也是国产手机行业中少有的“12年不断更旗舰系列”之一。

可以说,vivo X100 Ultra“影像灭霸”,绝非是一天炼成的,而是自研实力+联合创新+长期主义+用户需求洞察背后的“多维创新方法论”共同推动的结果。也就是vivo一直所强调的“埋头种因,果自水到渠成”。

这个理念看似朴实无华,但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却必须克服巨大的“赚快钱”与诸多“外因诱惑”。比如与vivo同时代的手机企业,从功能机时代穿越至今的少之又少,能够用12年时间在高端市场“坚持磨一舰(旗舰手机)”,并不断刷新影像旗舰天花板的手机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而蓝图影像作为代表了vivo影像在关键场景的认知与积累,更是长期积累、思考创新与专注投入,从量变到质变的“里程碑式”结果。在构建强大的自研影像技术底座之上,vivo与蔡司等全球行业顶级合作伙伴携手联合创新,共同打造了的如今“vivo影像最强护城河”。

可也说,以蓝图影像“为图”,以自研和共研并行为“双擎”,以设计驱动为牵引,vivo不仅正在持续构建移动影像技术的顶级领导力,也正在通过打造“伟大产品”走向“伟大品牌”的进阶之路。

0 阅读:20

壹观察

简介:知名科技新媒体,关注智能手机、智能硬件与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