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之后的地球,能适应恶劣生存环境的物种才有资格活下来

游诺说生活 2023-05-19 22:53:40

6600万年前恐龙统治着地球,是这个星球的绝对王者,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颗小行星击中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使当时的全世界75个物种都灭绝了,其中也包括恐龙。恐龙在中生代时期漫游在地球,中生代大约在2.52亿年前开始,在6600万年前随着这颗小行星的到来而结束。

中生代分为三个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叠纪从大约2.52亿年前持续到2.01亿年前,在此期间,地球上的陆地组合成一个超级大陆,这就是被称为盘古大陆的超大陆,当时的气候普遍温暖干燥。

第一批恐龙出现在三叠纪,也出现了第一批哺乳动物,海龟和鳄鱼在海洋中出现,鱼龙和蛇颈龙等海洋爬行动物占主导地位;侏罗纪时期紧随在三叠纪之后,大约从2.01亿年前持续到1.45亿年前,在这一时期,盘古大陆开始分裂成较小的大陆,气候普遍温暖湿润,侏罗纪以其标志性的恐龙而闻名,例如腕龙和梁龙等大型蜥脚类恐龙以及异特龙等食肉兽脚类恐龙,第一批鸟类开始出现。

侏罗纪之后的白垩纪时期,从1.45亿年前持续到6600万年前,在此期间,气候变得更加温暖和潮湿,海洋中出现了大量的珊瑚礁开始持续的造岛运动,恐龙继续主宰着陆地,三角龙、霸王龙和迅猛龙等物种在地球上游荡,海洋中也出现了新的、多样化的海洋爬行动物物种,如沧龙和翼龙。

这些欣欣向荣的生命景象随着一颗小行星的突然降临而戛然而止,在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直径估计在11至81公里之间,这是根据它在地面上留下的150公里的大坑来判断的,它产生的爆炸威力相当于100 亿颗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当量,巨大的冲击波在整个地球上造成了广泛的、难以想象的破坏。小行星撞击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一个混乱和破坏的时代,爆炸造成了遍布全球的大火,摧毁了森林,消灭了整个生态系统,冲击波造成了大规模的地震和海啸,引发了进一步的破坏和死亡。

小行星的撞击还造成了巨大的尘埃云,这些尘埃云瞬间被抛入大气层,阻挡了太阳的光线,导致全球气温骤降,这引发了持续多年的黑暗和寒冷时期,依赖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开始大面积死亡,从而导致许多食草恐龙的种群灭绝,进一步又导致了许多依赖这些食草恐龙为食的肉食性恐龙的灭绝。

但生命自有其坚韧性,在地球上任何恶劣的生存条件之下总有生命在顽强的存活着,在小行星撞击后的几年里,新的物种开始出现,它们能更好地适应地球上的恶劣生存条件,白垩纪的突然结束创造了一个生态真空,使新的动物群体迅速进化和充满多样化。恐龙灭绝后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古生物时期,持续时间为大约在6600万年前到2300万年前,在这整个过程中,地球继续从撞击中慢慢恢复,阻挡太阳的碎片层开始破裂,允许阳光透过,使地球再次变暖,植物开始重新生长,随之而来的是依赖它们的动物。

在古新世时期,数百万年来一直被置于恐龙阴影下的哺乳动物开始出现,成为地球上的主要生命形式,这些早期哺乳动物是类似鼩鼱的生物,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它们能够在黑暗中觅食和生存;另一类在古新世时期多样化的动物是鸟类,恐龙的灭绝为鸟类的进化和占据新的生态位创造了新的机会,期间许多新的鸟类群体演化出来,包括现代鸟类的祖先,如精灵鸟、鹦鹉和鸣禽;爬行动物在恐龙灭绝后也继续演化和多样化,在古新世时期,一个蓬勃发展的爬行动物群体是蛇,早期的蛇类很小,可能生活在树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演化成多样化的蛇类群体。

这时,恐龙这个曾经统治地球数百万年的强大巨人已经永远消失了,如果没有小行星造成的大灭绝事件,人类或许将永远没有机会在地球上进化和繁衍,事实上今天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在恐龙灭绝后发展起来的,就连昆虫也不例外,许多不同类型的昆虫在此期间得以进化和多样化,包括膜翅目昆虫,该目包括蚂蚁、蜜蜂和黄蜂,膜翅目昆虫在恐龙灭绝后迅速多样化,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物种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另一种快速发展的类型是双翅目昆虫,这类昆虫包括苍蝇和蚊子。

小行星的撞击也对地球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撞击所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使地球突然急剧变暖,最初导致许多海洋物种的灭绝,但后续引发了更多新生命形式的出现。小行星撞击的遗产今天仍然伴随着我们,它虽然造成了大规模的灭绝事件,消灭了当时地球上75%的物种,但同样为新物种的出现和我们所知的生命的进化铺平了道路。小行星撞击还留下了大量的地质证据,包括墨西哥著名的奇克斯鲁布陨石坑,今天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小行星撞击的影响。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