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一个五十岁的女人开始搞钱了

森坡维 2024-03-30 14:38:09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我妈一个五十岁开始搞钱的女人。文章来自网络,我妈赚到钱了。上周我妈的手机增加了四百块钱,不是孩子,也不是老公打款。是一笔完完全全她自己赚到的钱。我妈一个半辈子除了打零工没上过班的家庭主妇。在年到五十岁的时候,有了副业,靠着自己优秀的业务能力,开拓的副业,并赚到了钱。事情是这样的。同幼儿园的小伙伴,家里带娃的老人回老家了。娃的妈妈本打算打钟点工,后来听闻我家有位每天放学必须带娃运动两小时才回家的育儿大神。

我妈就绕过我,想请我妈代为接孩子,从四点到六点两小时,定价为每天八十到一百元。对我们当妈的来说,能找一份按时上下班,能接娃放学的工作实在太难了。这位小伙伴的妈妈也说,等这阶段过渡完自己只能辞职了。

在这一周的晚托里,在我妈每天负责两小只娃娃的这两小时里,不仅带两小只去运动,还带回家做了一顿饭,把孩子喂的饱饱的送回家。周五的时候,对方妈加了我妈的微信转账给他,跟他说,阿姨,谢谢你,我不用辞职了,我妈问我这钱能收吗?

我说当然可以,你的劳动所得呀,我妈开心的点了收款系统唰的一声。我妈笑了,我决定来好好说说我妈的故事。今年年初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要拍十个小视频。

第一个就想以我妈大龄建城的故事开始。第一个主题是我妈非常非常胆小的中年妇女学摩托车的故事视频只拍到她颤颤巍巍坐在车上,双脚不敢离地的一个小片段,到现在都没有新的素材,更新了。我的十个小视频的flag也在这个十二月最后的十几天里宣布告终了,在这个一事无成,只有工作填满的。

二零二三年。我想再说说我妈这个中年女人的其他事,我和我妈的关系算不上好。因为童年各种暴力沟通,让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决定离家越远越好。记得她刚来上海帮我带娃的时候,我们甚至互相对骂过。本应该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两个人说出了最难听的话,他气得想离家出走,我也毫不示弱,跟所有人说,我决定和我妈断绝关系。

如今我们朝夕相处超过四年了,我比童年里的每一天都和他相处的最多,似乎那个缺席了我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的妈又在这几年里补上来了,我也在每一天的相处中,越来越感觉到我妈给我带来的那种扎扎实实的安全感。我妈身上最大的一个标签是抠门儿农村妇女里抠门的人很多很多,但我还未曾见过。

第二个,比她更抠门的人,老家的锅都是烧到穿孔了才换,以至于他不能理解我,为什么没有了一点涂层的,不粘锅就要扔掉。他曾偷偷把我扔掉的锅捡回来,再塞进行李箱带回老家。老家有一床被子,是在我三四岁之前买的,一直用到现在上面的猫咪图案,从我记事起,就一直是那个样子,现在还在我家柜子里,时不时作为备用的被子,这个抠门的人来到了上海,在负责我家一家四口的日常饮食之后,在今年家里经济状况不好,负债累累的情况下,着实帮我们省下了几万块,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他从不用手机支付,他手机里的钱只进不出,永远揣着现金去菜市场,一块钱一块钱的花。我每个月给他两千块钱的买菜钱,最后通常能用两个月。

第二,他在吃上绝对不花一分冤枉钱,他永远记得哪里的菜最新鲜又最便宜。楼下杂货店和街上杂货店的豆芽相差三毛钱,批发市场的光明鲜奶。二十八块钱叮咚外卖的是三十二块钱,除非外面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它不允许我叮咚下单鲜奶。

记得我们还住在上海西郊的时候,每周六早上他都会在天刚亮的时候拉着推车去最大的农贸市场,拉一堆肉回来,那里的牛腩比小区门口超市的能有十块钱以上的差价,他为自己的战果非常满意。那个农贸市场是菜市场的批发市场,他和批发菜的人一起去批发。

第三,他不喜欢网购,但是在抖音里买过一块钱,十提的卫生纸,我怎么也用不完?他喜欢衣服,总是在市场上瞅准了,等到商场都倒闭,拆迁了才去买,差不多二折,拿下他身上的。第二个特点是怂妈妈没读过书,不识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在来上海之前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跟着我爸打工到过隔壁县,这辈子算是没上过班,胆小怕事,是个自我评价很低的人,但离开了老家之后,他变了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学会了用挫折代替困难。这样的词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从前他的生活里没有任何需要普通话的地方,要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和生活风俗迥异的地方。

它第一不排斥。第二,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不适应。上个月我们一起带娃去打疫苗排队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说泉州口音的老乡,他已经能自己上去跟对方套近乎加微信,这听对方小区名字,家里几口人有几个娃娃,这种设牛体质,我都自愧不如他在这一方异乡土地上展示出了自己极大的学习热情。

虽然他并不自知儿子六个月添加辅食之后,我给他买了摩飞绞肉机和辅食搭配的书,在我每天要求十五种不同食材的要求下,他成了半个育儿专家。我跟他说,每天两小时,大户外对孩子的身体和眼睛都有很大的好处,他就更来劲儿了。

每天带到公园里,小区里冲冲冲我的娃,因此长成了不到天黑不回家的娃。后来我从事了育儿工作,偶尔我会讲起养育孩子的一些体会会讲起,为什么小孩子会讨厌大人?为什么我们小时候会拼了命的?想离开家?记得有几次妈妈偷偷转过头去抹眼泪。

她开始明白,最难听的话,说,给最亲近的人是多伤人的事。他开始把从我这儿学到的一切都渗透给他远在老家的闺蜜们。他总是说我女儿说,我女儿说帮他们化解矛盾,教他们学会辅食营养,搭配科学断奶戒尿不湿,亲子阅读磨鸡朵,他也开始劝他的老朋友们,别再给儿媳妇喂鸡汤,只给他们的孙子做稀饭,要多吃优质蛋白质,最让我吃惊的一点是我妈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思考,如何给自己养老,自从她一手带大的外孙上了幼儿园,她每天多出了七八个小时的空余时间。

最后发现不仅不存在这样的人,还要连同对方的生活一起扛起来。最后希望我和我妈永不失业吧。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