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帅80大寿,首长们齐聚只有粟裕迟到了,邓公:别让他进来!

阿粥看历史 2024-04-23 07:49:37
认识但不熟悉

在革命年代、抗日年代、解放年代,说起叶帅和粟大将,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交集。

首先两人相差了10年,当叶帅已经投身革命时,粟大将还在求学阶段。

第二,两人负责不同的工作和战线,叶帅是四野的,他负责的工作非常广泛,除了要带兵打仗以外,他还要担任我军总参、情报、政务、军务、人才培养、后勤等工作。而粟大将是三野的,主要负责前线作战任务,因此两人在战争年代几乎不怎么碰面,最多也只能在全体会议上“擦肩而过”。

虽然如此,两人也都曾听说过对方的名字,叶帅作为一军统帅,粟大将自然是耳闻,然而叶帅也很关注粟大将,毕竟当年的粟大将确实英姿飒爽,后生可畏。

尤其是在解放时期,他的表现可以称得上出类拔萃,就连伟人也经常提到他,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叶帅十分佩服粟大将的勇敢与智慧,并且称粟大将是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

成为同事

叶帅与粟大将开始产生交集是在建国以后。建国之初,两人的工作也毫不相干,此时叶帅主要在华南地区主持工作,而粟大将则在华东工作,本打算为进攻台海做准备,结果抗美援朝爆发,攻台被迫中止,加上身体不适,于是粟大将就去了苏联养病。

粟裕

直到1954年,两人都被调到北京工作,不过此时两人负责的工作方向也不一样,平常也鲜少见面。

到了1958年,此时叶帅担任军科院院长,统筹军科院的所有事务,军科院的工作简单说就是为我军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为我军的现代化发展服务,当时在我国算是一个新兴的项目。

此时军科院非常需要有能力的人,于是中央就把粟大将给派来当副院长,这时候两人才算有了交集,成为了同事和上下属关系。

好领导叶帅

粟大将刚到军科院工作时很不习惯,人生地不熟,身边几乎没有一个熟人。除此以外,粟大将之前一直都活跃在前线,他也表示自己是个“传统的军人”,擅长冲锋陷阵,如今被派来坐在办公室里搞科研和教育,多少有点坐不住。

此外,粟大将之前是在总参部工作,突然被调到了军科院,在众人眼里,总参部的工作职能和待遇肯定要比军科院好很多,于是许多人认为粟大将“落魄”了,这就免不了遭到众人的议论和冷眼。

幸好还有叶帅在,叶帅当然不会与常人一般见识,他一直以来都非常欣赏粟大将,他也明白中央为何让粟大将来协助自己,对于粟大将能来到军科院,叶帅是非常高兴和满意的。

为了能够让粟大将更好地开展工作,叶帅可谓是“鼎力相助”。就在欢迎会上,叶帅开口就是一句“粟总”把众人都震惊了。既没有称同志,也没有称副院长,这下大家都以为叶帅与粟大将的关系非常好。紧接着叶帅隆重介绍了粟大将,要求大家要好好配合粟大将的工作,并表示粟大将的话就是我的话。

成为知己

当年粟大将也因为陈毅元帅的支持才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如今他又得到了叶帅的支持,有了叶帅的这番话,大家都立马改变了态度,积极配合工作。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都在一起工作,并且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军科院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随着两人共事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的友谊也在不断加深。平日里大家都能看到叶帅与粟大将并肩而行,相谈甚欢的场景,就像两位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样。

在生活上,两人也经常相互关怀。例如粟大将由于战争时多次负伤,留下了后遗症,随着年龄渐长,身体也时常出现些毛病,叶帅得知情况后,会亲自上门问候还会嘱托医生前来查看病情。

叶帅在平日里散步时,粟大将也会陪在身边,两人边走边聊天,除了谈论时政热点,军队建设以外,他们也会博古论今,又或者谈谈日常琐事,从这里不难看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80大寿

1977年5月某天,这是叶帅的80岁大寿。许多人都认为要热烈庆祝一番,不过一向低调朴素的叶帅并不想大张旗鼓,只是想简单吃顿家常饭便好。

然而到了他生日的那天,整个北京城似乎都沉浸在一片欢腾喜悦中,尤其是叶帅的家门口,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各地首长亲自上门祝寿,中央领导们也接踵而至,像这种隆重的场面,平日里也极难看到。

看着这么多老战友、老同志、老部下聚在一起,叶帅难掩心中的愉悦,当邓公和聂帅出现在他面前时,叶帅还开玩笑说道:“两位大驾光临,一定是有什么紧要的事发生。”邓公和聂帅相互笑了笑,说道:“这当然是件大事,这可是你的80大寿!”

原本打算搞一桌家常菜,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顿时就变成了大排筵席,不过看着众人高兴,叶帅也高兴。

此时叶帅家里挤满了人,要是普通人看到这满堂的开国将帅云集,一定会惊掉下巴。就在宴会刚开始不久,因工作而迟到的粟大将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

邓公开玩笑道:“别让他进来,坐不下了。”这番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粟大将机智地回道:“我比较瘦,不占地方。”众人听罢又顿时笑出声来。

6 阅读:2284

阿粥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