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出现3个异常,十有八九是肠癌,及时去查一下,切莫拖延

千金芳 2024-01-23 11:39:52

胃肠道是人体进行食物消化以及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其结构比较复杂,若将肠道展开,其表面积可以达到数十平方米,而正是在这“宽广”的空间内,存储着各种消化液及肠道菌落群,并帮助人们对摄取的食材进行深度处理。

不过,现代人的饮食结构相较于古人而言,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而肠道本身却还没来得及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那些长期保持大鱼大肉、辛辣刺激饮食模式的人群,难免会出现肠道不适、消化不良等状况,继而发展为长期便秘、慢性肠炎甚至是结直肠癌等病情。

而大家在“排便”时,身体若是出现了3个异常,那十有八九就是肠癌,最好及时去检查一下,切莫拖延。

1.排便习惯紊乱

医学界广泛认为,每日一次的排便行为是肠道较为健康的表现,并且,肠道充满活力的人群在排便行为上也具有更为明显的节律性,其每天的如厕时间大致相当,而且整个排便过程是顺滑、畅通的。

相反,若大家出现了排便习惯紊乱,每日排便时间不确定,并且呈现出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的情况,那就应当小心自身的肠道安全了。

因为这种现象可能是肠功能失衡所致,当人们的肠道菌落种群发生改变、消化液分泌异常时,排便的顺畅程度也会受到波及,继而表现出上述情况。

总之,排便不畅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也可能成为肠道慢性病的诱因,对此大家需要引起重视。

2.大便形状改变

健康人群排出的粪便,往往是具有一定硬度的长条状形态,并且其颜色偏向金黄、气味相对较小。从形状来看,粪便的状态其实能够直观反馈出肠道的形态,因此健康肠道产出的排遗物才会呈现出规律的条状。

可若大家在平时排便时,发现自己的粪便变成了扁条状或不规则形状,则可能意味着自身肠道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当肠息肉或是肿瘤形成后,就可能挤压到肠道,继而使得大便形态发生变化。

此外,若是大便的气味过重,也可能意味着肠道细菌质量下滑,这同样是病变的写照之一。

3.大便带血

血便是不少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而在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时,大家首先应当排查自身有没有痔疮或臀部伤口,如果肛门位置并没有受伤,血便却再三出现,那就应当小心是肠胃内有出血情况了。

而且,若血便呈现深红色,则代表出血位置在大肠前端或小肠内;若血便颜色偏浅,则代表损伤发生于十二指肠或大肠末端。

总之,肠癌是现代癌症病情中常见的一类,而且具有普发性特点,大家在日常防范中,还需对以上表现予以更多重视。

【本图文由“千金芳”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30 阅读:32416

千金芳

简介:致力于打造女性健康第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