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与糖尿病:为什么中国人比日本人易患糖尿病?怎么吃米饭好?

慧雅堂 2024-02-26 17:08:47

中国与日本都是把米饭作为主食,为什么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容易患糖尿病?日本人的健康秘诀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吃米饭的方式不一样。大家都知道,米饭营养丰富,热量很高,非常滋养人体。米饭中含量大量淀粉,进入人体后会分解成葡萄糖,从而给人体提供能量。日本人和中国人虽然都吃米饭,但在食用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人吃东西,包括吃饭都喜欢“趁热吃”,而日本人却更喜欢吃“冷饭”,比如饭团、寿司等都是冷了之后再吃。不要小看热吃和冷吃的差别,对于人体血糖值的影响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稻米中所含的淀粉,只有熟透的情况下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吃了夹生饭会拉肚子的原因。但是,当米饭冷却之后,其中的淀粉又会变得难以消化,产生与膳食纤维相似的效果。这被称为淀粉的抗性。

相关研究显示:米饭放凉后,其抗性淀粉的含量是新鲜热米饭的2.5倍。因此,相对于中国人的“趁热吃”,日本人的冷寿司、冷饭团更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其次,就是吃饭的量上有区别。日料大多是用小碟小碗来盛装,这样看起来虽然丰富,但是整体上摄入的分量比较少。所以,别看日本人虽然也是每餐都吃米饭,但是分量其实并不多。而我们中国人喜欢用大碗装、大碗吃,特别是来了客人,还会殷勤地添饭添菜,吃少了感觉不礼貌。

还有,在吃饭方式上也不一样。日本人习惯细嚼慢咽,这么做可以让饱腹感来得更快,从而减少淀粉的摄入量。同时,延长进食时间,可以让食物得到更好的消化,缓慢释放血糖,防止血糖的剧烈波动,从而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几率。

还有,日本人在制作寿司或饭团时,会先用醋浸泡米粒,出锅时再淋上寿司醋。醋酸可以抑制淀粉酶的活性,减慢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从而有助于保持血糖的平稳。

那么,糖尿病人该怎么吃才更健康呢?

我们在做白米饭或者面食时,要掺入一定的粗粮,做成粗粮饭或者杂粮饭,这样非常有助于降低血糖。比如,我们可以搭配燕麦麸皮一起吃,对于控制血糖非常有利。

燕麦麸皮是燕麦的外皮部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消化的速度较米饭要慢,对于控制血糖、改善消化和降低体内的胆固醇都有很好的效果。

吃饭时,要多搭配一些蔬菜。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可以选择芹菜,可以帮助降三高。也可以多吃点苦瓜,可以帮助降血糖,此外多吃点洋葱能够保护胰岛细胞,有助于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人不适宜喝稀饭、软饭。因为稀粥经过高温长时间熬煮,已经变得非常容易消化,摄入后会在短时间内升高体内的血糖值。所以,糖尿病人应以吃干饭为主。

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少食多餐也是非常重要的。每餐不要吃得太饱,最多七分饱。然后,可以由三餐变四餐。同时,吃饭时改变吃的顺序,先吃蔬菜,然后吃肉,最后吃米饭。吃的时候,要放慢速度,这样可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注: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40

慧雅堂

简介:健康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