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坑右骗:农民下地先交钱;量子科技帮种田

暖阅一刻 2024-04-23 22:18:35
01农民下地先交钱

内蒙开鲁县多位种植户反映:此前他们已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但仍有干部阻止他们下田耕种,种地要交钱。

“110来又能咋地,上边让我敛钱我就敛钱。”

“别找我,我不懂法!”

这是人说的话吗?法海可以不懂爱,你能不懂法?

让人家有这底气的,当然是要职在身。别小瞧这些村镇干部,手握小权若是打着坏主意,那可了不得。

记得去年回村里碰到一个牌场上,村文书只带了200元,没几局就全输给了外村的人。然后就张口跟本村的一个年轻人借钱,年轻人没有他就命令去借,威胁说要不给我借来1000块,明年有啥事别找他办!最后年轻人只能乖乖找来钱双手奉上。

所以,“你跟我说有些村干部是为人民服务我都想笑”是存在且挺不好笑的。

按人家干部的说法,想种地就交“增补承包费”,要么解除承包合同。

据最新通报:“增补承包费”,是开鲁县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工作采取的处置方式之一,即由村集体对新增耕地收取的有偿使用费。实施试点工作过程中,一部分新增耕地大户不愿交纳费用,导致已交费用的农户产生攀比心理,由此产生了阻碍翻地行为。

现在,当地镇党委副书记已被免职,看来事情确实有点严重。当然,我宁愿相信这是孤例,也不宁愿相信到处都一样,只是曝光后才感到惊愕。

02量子科技帮种田

有人仗着身份专坑种田人,有人打着科技的幌子专骗农户。

现在AI为写字间里的打工族赋能,还有人受到启发,把手伸到农田里,打着科技的名义,为种田赋能。

商家宣称他们的机器能实现增产增收:这些给农作物赋能的量子技术不仅能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增加产量,还能让农作物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

然而有农户发现,普通小麦比自家赋过能的小麦长势更好。这商家不就是不看疗效只发广告么?完全是打着科技的名号,与科学种植背道而驰。

这种所谓的科技种田打法利润可不小:为一亩小麦种子“赋能”收取100元,一台设备一年“赋能”5000亩,就是50万元。

这东西又不能后付费,效果好不好不重要,反正钱已经收了。这不由让人想到好多公司和当地搞农业“赋能”,背后的真实目的却是套补贴,反正最后有没有帮农民卖出去多少农产品不重要,过程就是成果。

对先进事物保持克制的农户试着接受一下科技和新鲜事物,谁料被骗了,这不是被打脸了么?

更让人不解的是,那些公然“炒概念、骗人”的企业,何以能够一杆子到底?

有的农田旁醒目地写着“量子能量波赋能增产试验田”,这样的荒谬信息难道没有被基层相关部门觉察?之前不是说农户在田边装个牌子、在路边装个灯都不行么?

平时对小商户、小商贩严加管束的部门,为什么就不帮农人核查、干预一下?

难道是担心将这种为农业赋能的“创新”扼杀在摇篮里,或者是不用种地,没有发言权?

一亩三分地的收成,天气耽误一点,再让那些居心不良的搜刮一点,最后到农户手上的还有多少?对,有多少算多少,都是命中注定,怨不了谁!

那句广为流传的话不是都说了么: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

除了种地,挣点辛苦钱的何尝又不是如此,都逃不过镰刀,只能寄希望于割的时候,下手轻点……

好了,这时候又嫌人少了;那有没有问过人们有没有嫌扯淡的事太多。

2 阅读:109

暖阅一刻

简介:追热点,讲故事,用自己的想法观世事,愿能够给人点慰藉!